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有效的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严密监视患者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变化,可为后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7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33例,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PIH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H患者血液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四项及D–D可作为判断PIH发生及病情的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与凝血四项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54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辉县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将其列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凝血四项及血浆D–D水平的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D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凝血四项指标方面,观察组APTT、TT、PT均长于对照组,血浆D–D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是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血浆D–D与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够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预测,对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等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凝血三项对产前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DIC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A和40例健康未孕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B。三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检测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DI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对照组A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对照组A的PT、APTT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各指标诊断DIC的曲线下面积(AUC)由高至低分别为联合检测(0.918)、APTT(0.780)、D–D(0.778)、FIB(0.765)、PT(0.677)。结论:D–D联合凝血三项检测对产前孕妇DIC的诊断效能较高,对孕妇产前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生产的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早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不显著;中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显著;晚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差异显著.结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对预防产妇意外、血栓形成和防止DIC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抽查同期住院分娩的54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分析两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APTT、FIB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LT、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GDM血栓前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265例待产妇女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并与185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育龄妇女进行对照。结果待产妇女的PT、APTT、TT均较正常非妊娠期育龄妇女明显缩短(P均<0.01),FIB水平较非妊娠妇女明显增高(P<0.01)。结论待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伤复原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骨折端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元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骨伤复原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骨折愈合情况(桡骨短缩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FIB、D–二聚体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桡骨短缩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伤复原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促进骨折端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指标的动态监测意义。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至我院门诊进行定期产检的健康孕妇200例分为妊娠早期组31例,妊娠中期组75例,妊娠晚期组94例;再将这200例孕妇按照年龄分为≤30岁组143例,>30岁组57例;另选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早、中、晚期组及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早期组的PT及妊娠中、晚期组APTT显著缩短,FIB水平显著升高;与妊娠早期组比较,妊娠中、晚期组PT、APTT均显著缩短,妊娠中、晚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FIB水平则随妊娠期的延长而显著升高。>30岁组妊娠晚期孕妇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30岁组。结论妊娠期间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的异常,可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的迹象,对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孕妇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 D– 二聚体(D–D)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检测价值。 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COPD 患者及同期 120 例体检健康者,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 D–D、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检验,分析 D–D、凝血功能指标对 COPD 患者的检测价值。 结果:COPD 患者的 APTT、PT、TT 水平较体检健康者低,D–D、FIB 水平较体检健康者高;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 APTT、PT、TT 水平较稳定期 COPD 患者、健康者低,D–D、FIB 水平较稳定期 COPD 患者、健康者高,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中,Ⅱ 级、Ⅲ 级、Ⅳ 级患者 APTT、PT 水平逐渐下降,D–D、 FIB 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T 水平在 Ⅱ 级、Ⅲ 级、Ⅳ 级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COPD 患者具有 D–D、FIB 水平升高,APTT、PT、TT 水平下降特点,且在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中,随肺功能分级增加,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可将其用于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建立清远市人民医院健康足月产妇凝血功能及D–Ⅱ聚体检测项目的参考区间。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到本院进行生产的健康足月产妇480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非孕妇女250例作为对照组。在sysmex CA7000上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液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Ⅱ聚体等项目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PT、TT和IN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FBG及D–Ⅱ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本地区人群特点及本院实验室的特性,建立足月产妇凝血功能及D–Ⅱ聚体的参考区间,有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宋秋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7-11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肝病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组TT、PT、APTT、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的TT、PT、APTT、FIB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的检测可用于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辅助监测肝病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体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晚期妇女100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100名,作为对照组。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在STA-R-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分析样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分娩前需要动态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抢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高涛 《新中医》2020,52(9):97-100
目的:探讨养血活血安胎法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孕妇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养血活血安胎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凝血指标、纤溶指标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值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79.1%(P0.05)。治疗前,2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TT较治疗前降低,APTT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纤溶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D-D、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左侧RI值、右侧RI值以及双侧S/D之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侧RI值、右侧RI值以及双侧S/D之和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左侧RI值、右侧RI值以及双侧S/D之和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治疗,采用养血活血安胎法可以有效改善孕妇凝血、纤溶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凝血四项、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联合检测在产前检测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妊娠症状及孕周时间分为正常妊娠组(163例)、产科意外组(21例)、合并症组(16例),另取正常未怀孕妇女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作凝血四项、DD、PLT计数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孕妇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检测水平不断上升,产科意外组和合并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与正常妊娠组各阶段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妊娠组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水平在妊娠早期到妊娠晚期随着时间推移,检测水平不断下降,产科意外组和合并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正常妊娠组各阶段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在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凝血四项、DD、PLT联合检测有助于医生提早掌握孕产妇的凝血状况,有效预防分娩时及产后大出血,确保产妇及胎儿平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被蝮蛇咬伤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被蝮毒蛇咬伤患者,在被毒蛇咬伤后就诊未治疗前,采集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DD)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并与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蝮蛇咬伤组PT、APTT、TT、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及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被蝮蛇咬伤后,检测患者DD及常规凝血指标,可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晚期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四项检查结果并做相应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晚期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妊娠的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妇女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妇女的PT、APTT和FIB这三项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PT和APTT明显要比对照组妇女的PT和APTT时间要短,而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的FIB水平.而凝血酶时间(TT)则两组妇女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了解晚期妊娠妇女血液中的凝血功能情况,预防生产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产期准备和预防措施降低产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董明安 《新中医》2020,52(17):32-3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清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T均较治疗前延长,TT均较治疗前缩短,FIB、D-D、CytC、Caspase-3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PT长于对照组,TT短于对照组,FIB、D-D、CytC、Caspase-3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T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9.
哮喘血瘀证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哮喘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40例哮喘病人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病人的APT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IB、P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TT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孕妇在妊娠晚期特殊生理条件下凝血指标(PLT、PT、APTT、TT、FIB、D-二聚体)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分娩前后发生凝血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妊娠晚期孕妇83例,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50例进行凝血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晚期孕妇PT、APTT检测结果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O.05),PLT、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LT、PT、APTT、FIB、D-二聚体五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产前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后DIC,降低临床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