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8年绵阳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按<18月龄、18月龄~、3岁~、5岁~、7岁~、15岁~、≥20岁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健康人群,调查免疫史,检测血清流腮IgG 抗体。运用χ2 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阳性率为64.88%。7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在13.11%~83.28%之间(χ2=556.000,P<0.05), <1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3.10%,最高是3岁~组,为83.28%。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χ2=59.825,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4,P>0.05)。有1剂次及以上免疫史人群抗体阳转率是76.81%,不同接种剂次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05)。 结论 绵阳市健康人群尚未形成预防流腮的有效免疫屏障,须尽早实行2剂次流腮疫苗的免疫程序,加强预防接种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5年哈尔滨市大学新生风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哈尔滨市风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香坊区和呼兰区3个区开展监测工作,每个区抽取3所高校、共计9所高校作为本次调查的监测点。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在9所高校随机抽取1 089名大学新生的血清风疹IgG抗体进行检测,将不同年龄、性别、生源地、免疫史学生的风疹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1 089名大学新生中,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3.01%;男性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2.60%,女性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有风疹疫苗免疫史的调查对象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5.27%,无疫苗免疫史的调查对象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P=0.001);各年龄组间以23~25岁大学新生风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45%(χ2=29.37,P<0.001)。不同生源地本省风疹抗体阳性率低于外省(χ2=5.10,P=0.024)。不同民族、学校、既往是否患风疹其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5年哈尔滨市大学新生风疹抗体阳性率整体较高,但大年龄人群仍具罹患风疹的风险;应开展针对大年龄人群,特别是育龄期女性的风疹疫苗的补充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制鞋业胶粘剂主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为开展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产品类型从25家制鞋企业收集了72份胶粘剂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性化学组分检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黄胶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最多,PU胶危害因素种类最少,4种胶粘剂中均检出酯类、酮类和烷烃类物;72份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率超过10%的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共13种,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丁酮69.4%(50/72),最低是乙酸丁酯12.5%(9/72);胶粘剂中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丁酮(χ2=32.293,P<0.05)、乙酸乙酯(χ2=18.879,P<0.05)、丙酮(χ2=19.763,P<0.05)、乙酸甲酯(χ2=12.653,P<0.05)、正庚烷(χ2=25.665,P<0.05)、正己烷(χ2=34.549,P<0.05)、甲基丙烯酸甲酯(χ2=13.350,P<0.05)、辛烷(χ2=12.809,P<0.05)、二氯甲烷(χ2=8.243,P<0.05)、戊烷(χ2=19.405,P<0.05)和乙酸丁酯(χ2=9.678,P<0.05)。 结论 所检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毒性以及差异性等都对监测工作危害因素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针对胶粘剂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仍然要引起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年房山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慢病中心统一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以主动监测的方式收集房山区4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相关信息。用SPSS 18.0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Fisher检验。 结果 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男性少于女性(χ2=5.179,P=0.023),且平均年龄男性小于女性(t=-4.921,P<0.05)。夏季(1 159例,37.46%)、8—10点(774例,25.02%)和16—18点(584例,18.88%)为伤害高发季节与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2 005例,64.80%)。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为主,男性机动车车祸(χ2=12.780,P<0.05)、钝器伤(χ2=12.893,P<0.05)、刀/锐器伤(χ2=32.143,P<0.05)多于女性;女性跌倒/坠落多于男性(χ2=62.748,P<0.05)。伤害发生性质男性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高于女性(χ2=62.152,P<0.05),骨折(χ2=46.959,P<0.05)、扭伤拉伤(χ2=14.458,P<0.05)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女性伤害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2,P<0.05),男性以“头部”最多,女性以“下肢”最多。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在男性与女性间呈现不同的特点,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为主,应制定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群体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吴昀  陈强  冷红英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58-1461
目的 通过检测江苏省健康儿童脑膜炎奈瑟菌A、C、W135、Y群抗体水平,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 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淮安、盐城两市14岁以下健康儿童517名,采用间接ELISA测定脑膜炎奈瑟菌A、C、W135、Y群多糖抗体IgG。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A、C、W135、Y群抗体达到2 μg/ml保护性水平的健康儿童比例分别为:76.02%、65.38% 、29.21%、45.26%;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4.59、2.90、1.06、1.55 μg/ml。不同年龄组之间Nm A、C群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8、32.008,P<0.05);抗体浓度≥2 μg/ml的受试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45、41.354,P<0.05);抗体 GMC和达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最高的皆为6~岁年龄组。各年龄组NmW135、Y抗体浓度差异以及抗体浓度≥2 μg/ml儿童的百分比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F=2.558, F=0.611; χ2=0.800, χ2=1.896;P>0.05)。不同免疫史组别,Nm A、C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1、22.421,P<0.05),抗体浓度≥2 μg/ml的儿童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8、46.300,P<0.05);均随着免疫次数递增而增加。 结论 现行我国脑膜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的针对A、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保护,但免疫应答强度及免疫持久性仍存在不足。建议继续提高脑膜炎球菌疫苗免疫效力及扩大型别覆盖范围,同时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阻止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吉林省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为制定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0-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监测点抽取吉林省暗娼不少于400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梅毒、HIV和HCV检测。 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调查暗娼35 830人。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4.4%,并且从2010年的93.0%上升到2015年的95.3%(χ2趋势=43.756,P<0.001);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4.5%,并且从2010年的92.6%上升到2015年的95.8%(χ2趋势=246.304,P<0.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4.2%,并且从2010年的78.6%上升到2015年的87.9%(χ2趋势=247.433,P<0.001)。HIV抗体总的阳性率为0.01%,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8,P=0.421);梅毒抗体总的阳性率为1.7%,并且从2010年的1.4%上升到2015年的2.6%(χ2趋势=66.071,P<0.001)。 结论 吉林省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较低,但梅毒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加强针对暗娼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进一步提高该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并促进其定期检测HIV和梅毒。  相似文献   

7.
徐银  骆莺  符和英  章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2-1165
目的 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46, P<0.001);注射毒品(χ2趋势=15.89, 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趋势=8.26, 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趋势=0.49, P=0.783;χ2趋势=1.40, 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 P<0.001;χ2=12.49, P=0.002;χ2=45.11, 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趋势=4.51, 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趋势=1.11, 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陆寒  董聪聪  李艳玲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231-1233
目的 了解开封市14岁以下百日咳(pertussis,PT)疑似患者抗体分布情况,探讨百日咳疑似患者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开封市哨点医院2014-2016年186例14岁以下百日咳疑似患者静脉血,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抗PT-IgG进行检测;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对CT值进行检测。分析抗体分布情况和两种检测方法在百日咳诊断中的差异。 结果 186例百日咳疑似患者中,百日咳抗体阳性率30.11%,抗体浓度≥80 U/ml占比11.83%(22/186)。ELISA法确诊百日咳患者26例,Q-PCR法确诊33例。男(25.44%)、女(34.7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8459,P=0.174);年龄分布中,7~1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5.45%;职业分布中学生抗体浓度≥80 U/ml占阳性比率( 81.82%)最高,与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8,P=0.004);186名疑似患者中有免疫史150名,其中免疫史3剂次疑似患者阳性率最高,阳性率为47.17%,免疫史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6,P=0.002);采样时间对抗体的影响研究显示随着病程的延长,抗体确诊率逐渐升高(χ2趋势=4.303,P=0.038),Q-PCR确诊率有下降趋势(χ2趋势=13.107,P<0.001)。 结论 7~14岁学生是百日咳防控重点人群;对不同病程的百日咳疑似患者的诊断可采用血清学和Q-PCR两种方法相辅进行,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四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通州区某哨点医院采集符合要求的粪便标本,并记录患儿信息。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818份粪便样本,病毒总阳性率为37.4%,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 vs. 36.2%,χ2=0.360,P=0.58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9%、13.8%、6.7%、4.5%。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4.3%,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最高占48.6%,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0.1%。不同月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9,P<0.001),11~<16月龄阳性率(50.0%)最高。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633,P<0.001),11月至次年4月是病毒性腹泻检出高峰月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不同月龄儿童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3.180,P=0.022;χ2=14.031,P=0.01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445,P=0.505;χ2=0.013,P=0.909)。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月龄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790,P=0.374;χ2=4.919,P=0.426;χ2=0.091,P=0.762;χ2=6.761,P=0.239)。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分析,GⅡ型79份,占96.3%,GⅠ型3份,占3.7%。结论 2014-2016年通州区5岁以下患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阳性率高峰月份在11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龄的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及住院共1 691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血清中的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共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季节情况下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1 691份标本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标本共399份,阳性率为23.60%;病原体IgM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P(13.78%)、IFB(4.26%)、LP(4.26%)、COX(4.02%)、IFA(1.12%)、CP(0.71%)、PIVS(0.53%)、ADV(0.41%)、RSV(0.41%);男性阳性率为20.25%,女性阳性率为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1);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不同,其中1~<15岁组患儿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为43.75%(χ2=35.48,P<0.01);夏秋季阳性率高于冬春季(χ2=20.03,P<0.01);支气管炎患者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阳性率更高(χ2=30.59,P<0.01)。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疾病有关。肺炎支原体是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夏秋季流行,主要侵害1~<15岁青少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风疹抗体水平情况,为制定风疹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该区2~15岁儿童少年采集全血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风疹IgG抗体。 结果 共检测3 230人,风疹抗体阳性为2 867人,阳性率为88.76%,其中东南西北中5个监测点分别为94.63%、89.47%、77.95%、93.77%、88.11%,不同监测点间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48,P<0.05);城区、乡镇为90.91%、87.3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2,P<0.05);2~5岁、6~10岁、11~15岁分别为91.25%、87.74%、87.38%,不同年龄层间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2,P<0.05);男性、女性为89.21%、88.29%,不同性别间风疹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6,P>0.05)。 结论 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含风疹病毒成分疫苗接种成功或体内风疹病毒IgG抗体量高于最低保护滴度达到88.76%,该区儿童少年保持较高的风疹抗体水平,但仍应该加强儿童少年的查漏补种工作,推广儿童少年含风疹病毒成分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同时应进一步提高乡镇预防接种率,以提高较薄弱地区风疹抗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常德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0年1月22日—2月25日,对常德市发热门诊报告的疑似病例以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开展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发热门诊报告的413例疑似病例中,76例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18.4%,不同县市区疑似病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P<0.001);2 130名密切接触者中,21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率0.99%,不同县市区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05);不同性别感染者的年龄分布无差异(χ2=1.79,P>0.05);截至2月25日,97例感染者中82例发展为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41例;年龄分布22~81岁,主要为15~44岁的青年(36/82,43.9%)和45~64岁的中年(38/82,46.3%);重症病例10例,男女比9∶1,男女病例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1);轻症患者平均年龄(45.4±12.8)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57.7±14.5)岁, 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聚集性病例43例、平均年龄(50.7±13.8)岁,散发病例39例、平均年龄(42.7±12.3)岁,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1);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的患者重症率12.2%(6/48),无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患者重症率11.8%(4/34),两者重症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结论 常德市重点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确诊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随年龄增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低档场所嫖客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与艾滋病(AIDS)相关行为的改变状况,为指导本市在嫖客人群中开展防治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 每年4-7月在广西南宁市某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出入低档场所的嫖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2013-2015年,连续3年共调查1 174名低档场所嫖客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嫖客有逐年增加的趋势(χ2=51.681, P<0.01),文化程度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χ2=33.688, P<0.01)。3年间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05);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5);答对6条以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出现波动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0,P<0.01)。最近1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49.706,P<0.01),本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为:影响快感和认为双方都是健康。最近1年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出现波动现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52, P<0.01)。最近1次和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96.468,P<0.01;χ2=73.632,P<0.01),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为:认为双方都是健康和双方无避孕需要。 结论 2013-2015年广西南宁市某县低档场所嫖客以中老年人为主,历年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梅毒感染率较高, 存在着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HIV的风险,且感染HIV的风险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仍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低档场所嫖客人群的高质量的综合干预工作, 提高其安全套使用率, 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MTB/HIV双向筛查和治疗情况,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南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对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证。艾滋病防治机构对当年存活并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后,转介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4个县的双向筛查及双重感染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7.16%,不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8,P<0.001),且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32.647,P<0.001);HIV感染率为0.68%,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 HIV/AIDS患者中TB检查率(χ2=248.244,P<0.01)和TB检出率(χ2=78.027,P<0.001)均出现波动现象,均为2016年最高(96.95%和3.50%)。MSH县发现的MTB/HIV双重感染病例数最多。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率为54.25%,2015—2017年逐年上升(χ2=26.241,P<0.001);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 39.16%。 结论 2014—2017年南宁市的MTB/HIV双向筛查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 但个别地区的双重感染疫情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与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以提高患者诊治的可及性、治疗率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的控制MTB/HIV双重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内江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 92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83/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7.32,P<0.05);报告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有2个发病高峰,夏季高峰为6—8月,冬季高峰为12月至次年2月;5县(市、区)间报告发病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982.89,P<0.05),城区显著高于郊县,3个县(市、区)(占60.00%)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20∶1,男女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4,P<0.05);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人群为主,各年龄段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8 967.71,P<0.05);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居首位,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1.09%。结论 2015—2020年内江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需在夏季和冬季落实好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湖南省1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共收集到7 50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生物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9.75%,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68.17%),进食场所86.61%为家庭,18岁以下人群沙门菌检出率(占58.41%)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χ2=126.700,P<0.001); 发热、脱水病例的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热(χ2=309.088, P<0.001)、未脱水病例(χ2=28.291, P<0.001);食用水果及其制品(χ2=19.798,P<0.001)、婴幼儿食品(χ2=14.344,P=0.038)、混合食品(χ2=5.125,P<0.001)、蔬菜及其制品(χ2=4.316,P<0.001)、豆及豆制品(χ2=11.146,P=0.001)的病例检出率高于未食用病例;不同季度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二、三季度较一、四季度检出率高(χ2=88.926,P<0.001)。 结论 家庭是湖南省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场所,沙门菌确诊病例的暴露食品主要为乳与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提示应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提高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