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疗法埘12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I型和Ⅱ型、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FLu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75例,阳性率61.98%。肠道病毒阳性35例,居第1位,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Ⅱ型,共17例。肠道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6个月~3岁),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见于学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多见于夏秋季,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见于冬备季,EB病毒、腺痫毒及流感病毒各季节散发。结论肠道病毒是本地区儿童病毒性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晒脊液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町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近年来由于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的应用,使该病的死亡率从70%降至20%。早期使用疗效更佳。因而HSE的早期确诊显得尤为重要,是临床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之目的。疱疹病毒(HV)组中有4种病毒能侵害中枢神经系统(CNS)。即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MV)。4者之间无共同的抗原成分,能在细胞核内复制,引起缩主持续性或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AVE)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确诊为AVE住院患者[随访时间最短150 d,最长18月,失访13例(5.9%);≤14岁179例(81.36%),≥15岁41例(18.64%)]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CSF)均检测出相关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依次为单纯疱疹病毒-1(HSV-1)146例(66.36%),腮腺炎病毒(PXV)21例(9.55%),柯萨奇病毒-A/B(CSV-A/B)19例(8.64%),带状疱疹病毒(VZV)12例(5.45%),巨细胞病毒(CMV)10例(4.55%),乙型脑炎病毒(JEV)7例(3.18%),EB病毒5例(2.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6%,病死率为9.55%。结论血清和CSF检测有助于明确AVE病原学,及时早期应用有效抗病毒药物,可明显改善AVE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蘋  毕建忠 《山东医药》2004,44(22):35-36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外,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亦极其重要。本文就2000~2003年我院收治的4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脑脊液有关指标及细胞学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与疾病的预后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比较140例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细胞学与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的检查结果。结果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为77.14%,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的早期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2.86%,37.14%;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与脑脊液常规或生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脊液常规与生化的早期异常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脑炎早期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改变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85.19%)。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提示价值,临床常规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不仅损害肝脏和血液,而且会破坏神经细胞,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近来HCV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报道较多,但由于脑脊液(CSF)细胞总RNA含量较低,易降解,应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纯荧光定量PCR检测CSF中HCV RNA较困难。为了探讨HCV RNA在神经精神疾病患者CSF中的表达,我们结合CSF细胞学提取CSF单个核细胞总RNA,并自行设计,合成了检测HCV的引物和探针,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脑脊液变化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自2 0 0 0年6月~2 0 0 2年8月,我们观察了34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脑脊液中的β2 微球蛋白(β2 M )的浓度及变化,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病毒性脑炎组34例中男2 3例,女11例。年龄9个月~11岁。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脑地型图检查及血清病毒抗体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1] 。2 .对照组34例同期非颅内感染的34例小儿,男2 0例,女14例。年龄与病毒性脑炎组具有可比性。二、方法1.标本采集病毒性脑炎组患儿和对…  相似文献   

8.
冯雅凡  王璇  李世娜 《山东医药》2004,44(19):36-37
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对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其在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与脑脊液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率的差异,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同期进行了血清与脑脊液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IgM的89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资料,统计抗体阳性率,比较:(1)两种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2)一种标本检测与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血清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53.93%,脑脊液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34.8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5)。(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71.91%,与任何一种标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结论(1)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可获得较脑脊液高的阳性率;(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是一种提高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 ,脑损伤后的神经生化标志物 ,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 10 0蛋白 (S 10 0 )、髓鞘碱性蛋白 (MBP)在脑损害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1 3 ] 。我们对 2 0 0 2年 3月至 10月在我院住院的病毒性脑炎 (病脑 )患儿血清和脑脊液 (CSF)中NSE、S 10 0 β蛋白和MBP含量同时进行了测定 ,并将其对脑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估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受检对象(一 )病脑组  78例 ,男 4 5例 ,女 33例 ;年龄 5个月至13岁 ,平均 4 .5岁。平均病程 2 .6d(1~ 5d)。均符合《临床神经病学》…  相似文献   

12.
13.
2000年5月至2002年9月,我们对30例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在做脑脊液常规检测的同时行气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病毒性脑炎(VE)患者近期与远期预后,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105例VE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将出院时患者分为近期预后良好组(78例),近期预后不良组(27例),对105例研究对象排除失访后进行远期随访,分为远期预后良好组(69例)与远期预后不良组(16例),选取1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近期预后良好组有8例(12%)评为远期预后不良组,近期预后不良组有11例(58%)评为远期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与开始阿昔洛韦治疗时间差、脑电图、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癫痫及血清钠浓度与VE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8分(OR=46.431,P=0.003;OR=20.896,P=0.026)与血钠浓度〈135mmol/L(OR=8.842,P=0.004;OR=4.39,P=0.091)两个因素均为近期、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3次癫痫发作(OR=12.712,P=0.001)。结论VE的预后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且出院时近期预后危险因素不能完全预测远期预后。GCS评分≤8分与血钠浓度〈135mmol/L是同时影响近期与远期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钙、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2例VE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水平,与106例非VE儿童相对照;同时比较VE轻型组(72例)和重型组(40例)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水平。结果V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钙、镁及血清镁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型VE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钙、镁与轻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VE患儿急性期脑脊液钙、镁及其血清镁的水平均明显降低;病情越重其脑脊液及其血清钙、镁的水平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吴世英病毒性脑炎为自限性疾病,确诊后若能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及对症治疗,多数患者能康复。其治疗措施为:1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常用以下几种:①无环鸟苷:可阻止病毒DNA合成,...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少年居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且本病发病急,易导致后遗症的发生,早期诊治对保护脑功能、减少后遗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现对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46例病例诊治及转归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1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15例病毒脑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11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发病在5-7月份,经脑脊液标本常规、生化及病毒分离等检查,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其中30例为Ⅵ型埃可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巴氏征阳性。经住院抗病毒、降颅压、减轻脑细胞水肿及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为8.7天。经1-3月随访,所有患儿均智力正常,无明显后遗症。结论该组病例发病具有一定季节性、流行性,临床症状较典型,按常规病毒性脑炎治疗,愈后良好,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2例HFMD合并VE、30例单纯HFMD和2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NSE进行测定,比较各组NSE水平及惊厥/抽搐组与无惊厥/抽搐组、嗜睡/昏睡组与无意识障碍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MD合并VE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HFMD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HFMD合并VE患儿惊厥/抽搐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高于无惊厥/抽搐组,意识障碍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高于无意识障碍组(P均〈0.01);患儿脑脊液和血清NSE含量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HFMD合并VE患儿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检测HFMD患儿脑脊液及血清NSE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