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6510例进行手术的综合外科患者,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感染部位分布,比较不同特征的感染率,筛选影响综合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510例综合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47%,多发生于呼吸系统、手术切口、泌尿系统;影响综合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2.930)、合并基础疾病(OR=2.609)、术前侵入性操作(OR=4.618)、切口等级(OR=5.714)、使用呼吸机(OR=5.38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3.550)及住院时间(OR=3.089)等。结论:综合外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且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较多,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其住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9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股骨颈骨折18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1例)。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60例)和非谵妄组(232例)。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存病、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术前PaO_2、并存病、待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11,95%CI(0.857~0.968)]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心脑血管事件、术后低蛋白血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年龄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放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7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6/67),58%(39/67)和33%(22/67),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95%CI(22.428,27.5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例分级、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发作、手术方式、分级级别与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癫痫发作(OR=4.215)、手术方式(OR=7.145)、术前KPS评分(OR=4.323)、病理分级(OR=5.99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癫痫发作、手术全切、KPS评分、年龄、病理分级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术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2月—2014年11月在医院胸外科及中医科就诊的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332例进行随访观察3年。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肿瘤复发转移有影响的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年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在肿瘤分化程度(χ~2=6.946,P=0.031)、肿瘤浸润深度(χ~2=12.089,P=0.007)、淋巴结转移(χ~2=11.634,P=0.003)及中药治疗(χ~2=5.322,P=0.021)均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OR=3.756,95%CI(1.213-11.629),P=0.022]、肿瘤浸润深度[OR=2.041,95%CI(1.088-3.827),P=0.026]、淋巴结转移[OR=4.135,95%CI(1.721-9.934),P=0.002]和中药治疗[OR=0.047,95%CI (0.019-0.117),P=0.000]是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中药治疗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后切口感染(SSI)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38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然后对SSI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2个潜在相关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BMI、肿瘤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手术方式。(2)把12个潜在相关因素代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肿瘤大小、术前白蛋白、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入路与手术时间为影响因素。性别、年龄、ASA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方式非影响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 24.9 kg·m-2、合并糖尿病、开腹手术为结直肠癌手术后SSI的危险因素。结论:BMI 24.9 kg·m-2、合并糖尿病、开腹手术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相应因素的患者,应高度预防术后出现SSI,为今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SSI的其他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预测和降低SSI发生率,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和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7 599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统计感染率分布,筛选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 599例精神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5.99%(455/7 59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OR=3.171)、精神分裂症(OR R=4.358)、多种抗菌药物(OR=3.438)、药物不良反应(OR=5.382)、不良生活习惯(OR R=3.271)及住院时间长(OR=2.529)。结论:精神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引起科室管理人员的重视;针对其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早期采取预防对策,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EGC)及其癌前病变患者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出血发生情况,并分 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7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66 例行 EMR 的 EGC 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出血组 9 例和未出血组 157 例,采用 logistic 回归 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出血的因素。结果:166 例患者中有 9 例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 5.42 %;出血组患者主要病变 部位、病变直径、病变数目、浸润深度和主刀医生年资与未出血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肿瘤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阿司匹林服药 史、氯吡格雷服药史、二甲双胍长期服药史、病理类型、水平切缘、垂直切缘及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主要病变部位位于贲门 – 胃底部〔OR = 8.240,95 % CI (2.871,23.653)〕、病变数目≥ 2 个〔OR = 1.692,95 % CI(2.252,13.093)〕、病变直径≥ 2 cm〔OR = 6.713, 95 % CI(2.667,16.897)〕、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OR = 4.067,95 % CI(1.671,9.903)〕及主刀医生年资< 5 年 〔OR = 3.908,95 % CI(2.031,9.521)〕均为导致 EMR 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主要病变部位位于贲 门 – 胃底部、病变数目≥ 2 个、病变直径≥ 2 cm、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和主刀医生年资< 5 年是导致 EGC 及其癌前 病变患者 EMR 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具备这类影响因素的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以 降低患者出血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结直肠腺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方法:收集 2015 年 5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取术后出血的 10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出血的 1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临床中观察到的潜在出血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手术部位、腺瘤大小、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结直肠腺瘤术后出血 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多因素 logistc 回归显示, 年龄(OR = 0.436,P = 0.021)、性别(OR = 0.283,P = 0.002)、手术部位(OR = 4.993,P = 0.003)、手术方式 (OR = 8.632,P = 0.000)、腺瘤大小(OR = 6.163,P = 0.011)均为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预测 模型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815,P < 0.001,95 % CI(0.775,0.874),最佳临界点为 0.515,灵敏度为 0.72, 特异度为 0.79。 结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腺瘤大小、手术方式均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 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出术后出血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腹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应对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所接收并治疗的行腹部肿瘤手术患者1022例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针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予以单因素及非条件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然后进一步明确造成腹部肿瘤手术后患者引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22例患者有400例在接受手术之后出现肺部感染问题,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9.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是否有过放化疗、术前并发症情况、介入性导管是否留置、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实际年龄等几方面原因在感染和未感染患者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实际年龄、术前相关并发症、术前放化疗情况、有无介入性导管留置以及手术时间是引发腹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能够引发腹部肿瘤患者在术后期间出现肺部感染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具体包括术前放化疗、术前并发症、介入性导管留置、手术时间、年龄等几方面原因,故相关医护人员应对容易造成腹部肿瘤患者术后产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性的严格防范,进一步控制和降低腹部肿瘤患者在术后期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ICU医院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寻求预防对策,旨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1120例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医院ICU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运用χ2检验,综合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用Stepwise法筛选模型,研究分析影响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340例,感染发生率为30.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基础病、侵入性操作、高龄(60岁)、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险系数最大的为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OR5),其他依次为合并基础病(OR=4.716)、高龄(OR=4.335)、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OR=3.687)、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OR=3.660)、住院时间久(OR=2.198)。结论:导致ICU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及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先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学历、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肿瘤史、中医症状、中医证型与OLGA、OLGIM风险分期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史、家族肿瘤史、中医证型与OLGA分期相关(P=0.013,P=0.010,P=0.006);Hp感染史与OLGIM分期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史(OR=2.365,95%CI:1.055~5.302,P=0.037)及胃络瘀血证(OR=9.972,95%CI:1.637~60.743,P=0.013)可影响OLGA分期;Hp感染史可影响OLGIM分期(OR=3.017,95%CI:1.541~5.909,P=0.001)。结论 Hp感染史、中医证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其中胃络瘀血证癌变风险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治疗结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7年7月确诊为NTM–PD的24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症状、影像学改变、药敏试验、治疗随访情况资料,按治疗结局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高,总体治愈率为58.7 %,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OR=3.067,95 % CI(1.223,7.688)〕、乙胺丁醇(EMB)耐药〔OR=2.741,95 % CI(1.448,5.191)〕、支气管扩张〔OR=2.781,95 % CI(1.469,5.263)〕及未规律治疗〔OR=3.700,95 % CI(1.859,7.364)〕是影响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发热、EMB耐药可能增加治疗难度;NTM–PD治愈率低,与支气管扩张、未规律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进行Meta分析,评价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2014年11月中国维普、万方、知网、Cochrane图书馆等中国期刊网关于包皮过长或包茎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后将其纳入本次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9篇包皮过长或包茎治疗的文献,Meta结果显示: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时间较短〔WMD=5.63,87%CI(6.97,4.18)P0.01〕、术中出血量较少〔WMD=3.41,95%CI(3.19,2.98),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RR=0.51,95%CI(0.24,0.78),P0.01〕、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较高〔RR=13.41,95%CI(1.29,126.49),P0.05〕,对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也能有效缓解〔WMD=3.18,95%CI(3.46,3.09),P0.01〕。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发病72小时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与中医虚实证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的病例121例作为死亡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与死亡组同等数量,同时期年龄、性别、诊断相匹配的非死亡脑卒中病例作为对照组。搜集两组间死亡影响因素30个,并将分析中在两组间存在差异的临床指标纳入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影响生存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1.06;95%CI:1.01~1.11)、并发症(OR=122.36;95%CI:17.55~853.08)、外周血白细胞(OR=1.41;95%CI:1.13~1.76)是引起脑卒中发病72小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OR=0.54;95%CI:0.45~0.65)是死亡的保护因素。其中外周血白细胞在中医虚实证分型中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并发症、外周血白细胞、GCS评分是脑卒中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白细胞与中医分型存在联系。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和干预这些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妇科肿瘤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139例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治疗方式、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是否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结果:共计26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治疗方式、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是否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均为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检出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检出23株,占69.70%,革兰阳性菌共检出9株,占27.27%。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以及头孢哌酮耐药性均≥50.00%,对美罗培南耐药性均≤20.00%,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性均≥50.00%,对利奈唑胺耐药性均≤20.00%。结论:革兰阴性菌为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必须根据实际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2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及非DVT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 Studio构建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4.635,95%CI为1.272~16.898)、卧床时间(OR=1.313,95%CI为1.144~1.507)、D-D(OR=1.317,95%CI为1.118~1.550)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检验,ROC曲线图显示该评估模型AUC为0.920(95%CI为0.869~0.971);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χ~2=6.933,P=0.544)。结论:糖尿病、卧床时间、D-D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及准确度,可为临床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形成风险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65岁以上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按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无术后谵妄组,根据脑MRI评价2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谵妄组44例,无术后谵妄组76例。术后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脑白质疏松评分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无术后谵妄组(P0.05),有吸烟史、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患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无术后谵妄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17,P=0.000)、中度脑白质疏松(OR=0.688,P=0.010)、重度脑白质疏松(OR=0.712,P=0.005)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分级与术后谵妄评分呈正相关(r=0.193,P=0.000)。结论年龄、中度脑白质疏松、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重,术后谵妄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315例外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体内肿瘤、伤后心力衰竭、发热、使用激素情况,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经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3.409)、吸烟(OR=2.896)、肥胖(OR=2.857)、体内肿瘤(OR=4.914)、伤后心力衰竭(OR=2.712)、伤后发热(OR=2.410)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218)是保护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外伤患者应针对不同个体予以及早预防,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地:探讨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管理对策,为医院防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金华市第五医院住院的98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史、住院时间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等,与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30例,感染率30.6%,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延长是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AF)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48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44例)和验证组(104例)。依据术后是否形成深静脉血栓分为深静脉血栓组和非深静脉血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绘制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列线图模型,并进一步对模型验证。结果:348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6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年龄、D-二聚体(D-D)、高能量损伤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1.106,95%CI=1.045~1.171)、受伤机制(OR=10.212,95%CI=3.290~31.700)、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OR=4.805,95%CI=1.649~14.002)、D-二聚体(OR=13.007,95%CI=5.574~30.353)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