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临床资料1 146例,分析引起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6例,发病率为5.76%,住院(15.9±4.8)d时发生真菌感染.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给予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是否母亲有合并症、患儿窒息、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早产儿真菌感染发生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是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发生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早产儿窒息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窒息与足月儿窒息发生率,分析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窒息发生率,总结窒息复苏中注意事项.结果:早产儿窒息发生率较足月儿高(P<0.01);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窒息发生率越高(P<0.01) ,90例窒息早产儿复苏均获成功,无气胸和颅内出血发生;仅1例出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由于解剖和生理学特点以及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作用,早产儿发生窒息概率较足月儿大,且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窒息发生率越高.对早产儿实施窒息复苏的同时要避免对早产儿造成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72例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72例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部位、感染的细菌分类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共送检标本616份,检出阳性标本223份,其中大肠埃希菌50例、葡萄球菌61例、肺炎克雷伯菌34例、肺炎链球菌28例等;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98例,其次为消化道感染72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胎龄、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留置胃管、出生时发生窒息、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5),其中体重、胎龄、留置胃管是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入住PICU、出生时发生窒息、机械通气是危险因素。结论:建议临床工作者对早产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尽早恢复肠道营养,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07年1-12月发生的早产儿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12.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及出生时窒息、有创操作多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早产儿的临床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患儿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干预,加强机械通气护理,落实日常预防感染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殷其改  李珊  陈晶 《临床医学》2010,30(12):40-4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宫外发育迟缓(EUGR)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定预防早产儿发生EUGR的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本院NICU收治的77例胎龄37周早产儿,根据不同胎龄、不同体重的早产儿进行体重监测,比较他们住院期间EUGR的发生率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71.4%,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66.3%,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发育迟缓(IUGR)、感染是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胎龄及出生体重越小,发生EUGR的可能性越大。导致EUGR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中IUGR及感染对EUGR影响最大,应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视早产儿早期营养是避免EUGR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修涛  黄庭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503-250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34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例患儿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者77例(32.9%).重度窒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儿(P<0.001).与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早产儿、过期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和(或)颅内出血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他系统并发症者(P<0.001).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窒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77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中,在生后第1、2、3、4周发生出血的例数构成比分别为51.9%、33.8%、11.6%、2.6%.结论:重度窒息、早产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合并HIE和(或)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窒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生后头2周,尤其是第1周窒息新生儿最易出现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早产儿肺出血的病例作为病例组,按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入住我科的非肺出血并治愈出院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32例,对照组6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起病前有机械通气史、窒息复苏史、低钠血症、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异常、胎龄、出生体重共9项与肺出血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OR=22.487)、血小板减低(OR=16.972)、白细胞异常(OR=4.574)、PS的应用(OR=0.011)、胎龄(OR=0.075)及出生体重(OR=0.131)与肺出血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中毒、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异常是肺出血的危险因素,PS的应用、胎龄和出生体重则可能是肺出血的保护因素。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密切监测血气、血常规等指标变化,对早期发现早产儿肺出血和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肖勇  黄维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29-8830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对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胎龄32周68例BPD患儿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同时以168例非BPD患儿进行对照。结果 BPD在32周早产儿中发生率为28.81%,出生体重1 000 g(P0.01,OR=6.684)、胎龄28周(P0.01,OR=2.629)、胎膜早破(P0.05,OR=2.313)、呼吸机治疗(P0.05,OR=1.592)、感染(P0.05,OR=2.313)是早产儿发生BP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避免低体重早产儿的出生,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及时治疗和防治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史预防早产儿发生BPD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79-4080
选取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1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基础Hb值以及无机械通气进行分组观察,分析不同组别间与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和HB的最低值的关系。胎龄≤32周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和HB最低值均低于32胎龄≤34周和34胎龄37周早产儿(P0.05);体重≤1500g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和HB最低值均低于1500g体重≤2000g和体重2000g早产儿(P0.05);Hb≤145g/L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和HB最低值均低于Hb145g/L早产儿(P0.05);机械通气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和HB最低值均低于非机械通气早产儿(P0.05);影响贫血出现时间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基础Hb值;影响最低Hb值的因素包括胎龄以及基础Hb值。胎龄、出生体重、基础Hb值和机械通气均是影响早产儿贫血的因素,临床应尽早给予干预措施,防止和减少早产儿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07例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0 7例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机械通气足月儿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是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首要原因 ,16 8%的病例需 2次以上机械通气治疗。与足月儿相比 ,早产儿机械通气持续时间长 ,易并发颅内出血及肺出血 ;病死率较高 (2 9 0 % ) ,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 :多胎、复苏史、出生体重 <2 0 0 0g、孕周 <34周、Apgar 5分钟评分 <5 ,及颅内出血。结论 机械通气早产儿是NICU最危重的一组病例 ,认识这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早产儿护理 ,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07年1—12月发生的早产儿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12.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及出生时窒息、有创操作多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早产儿的临床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患儿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干预,加强机械通气护理,落实日常预防感染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144例新生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14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是27.08%,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喂养困难、颅内出血、糖尿病母亲娩出儿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2.9%、33.3%、33.3%及24.4%;不同新生儿体重、胎龄发生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颅内出血、糖尿病母亲娩出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常规进行血糖监测,及早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以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15个因素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54.4%。在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内吸引、留置胃管、再插管、肺透明膜病、营养不良、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方面,VAP组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内吸引和再插管,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4例早产儿,根据患儿是否有BPD分为BPD组(46例)和非BPD组(例108),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包括孕妇年龄、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等产科因素,胎龄、出生体重、有创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使用率等早产儿资料以及血清25(OH)D、IL-6水平。结果154例早产儿中BPD发生率为29.87%(46/154),CT检查显示肺透亮度降低6例(占13.04%),囊泡影27例(占58.70%),肺内线网状密度增高影13例(占28.26%)。BPD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以及血清25(OH)D表达水平均小于非BPD组,BPD组患儿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率、吸入高浓度氧、肺表面活性剂使用率以及血清IL-6水平均高于非BP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有创机械通气、吸高浓度氧、血清25(OH)D及IL-6的表达情况是导致早产儿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着BPD病情的加重,患儿胎龄、出生体重、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吸入高浓度氧率以及血清IL-6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25(OH)D缺乏以及IL-6水平高也是导致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茜茜  张宇  徐海滨  陈清 《临床医学》2005,25(10):13-15
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首要原因。早产儿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40%,其次为肺出血、颅内出血、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长、孕周低、出生体重低等。结论机械通气早产儿是NICU最危重的一组病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充分认识早产儿机械通气合并症的临床特征,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可增加机械通气的成功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思齐  刘美娜  李易娟 《新医学》2005,36(4):202-203
目的:分析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早产儿HMD的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生后窒息程度、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母亲合并症、分娩方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情况、双胎或多胎儿等,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HMD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影响HMD发生的高危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性别、重度窒息、产前应用激素、母亲合并症,优势比分别为0.985、1.138、1.193、2.305、2.386、2.698(均为P<0.05);HMD发病与分娩方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否、双胎或多胎儿等无关(均为P>0.05);使用PS未降低HMD的发生率,但明显降低其严重程度,缩短机械通气、高浓度用氧时间,增加体重.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孕母产期合并症和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避免早产儿产时、产后窒息缺氧,适当采用促胎肺成熟药物,是降低早产儿HMD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床旁超声对1400例新生儿(男752例、女648例;早产儿1050例、足月儿350例)在出生后3d内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1050例早产儿颅内出血166例,患病率15.81%,其中<32周的早产儿100例(60.2%)、≥32周的早产儿66例(39.8%)。350例足月儿颅内出血38例,患病率10.86%,其中<40周足月儿27例(71.1%)、≥40周11例(28.9%)。早产儿颅内出血患病率高于足月儿(χ2=5.17,P<0.05)。752例男新生儿中出血患儿113例(15.0%),648例女新生儿中出血患儿91例(14.0%),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新生儿颅内出血类型:166例颅内出血早产儿脑室出血155例(93.4%),脑实质出血11例(6.6%);38例颅内出血足月儿脑室出血35例(92.1%),脑实质出血2例(5.2%),硬膜下出血1例(2.6%)。早产儿和足月儿在出血类型和脑室出血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中,141例(69.1%)有明显异常围生史,其余63例(30.9%)无明显异常围生史。结论低胎龄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较高,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及异常围生史,应进行常规筛查。床旁超声检查能够为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并且便捷、无创、易于随访,应作为筛查、监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大样本调查资料可为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的分析提供支持性数据。目的:认识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设计:调查分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对象:选择2002-01/2005-08在北京妇产医院和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于生后1周内作头颅超声检查的早产儿1122例,男594例,女528例,胎龄26.3~36.8周,出生时体质量(850~4500)g。方法:1122例早产儿于生后1周内常规作头颅超声检查,并记录相关围产因素。使用仪器为NewPhilips5500型和GEHealthcareLogiq400型超声诊断仪(分别由荷兰Philip公司和美国GE公司生产)。主要观察指标: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结果:纳入早产儿112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其中619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55.2%);重度出血占出血总数的17.8%。小胎龄、低体质量、机械通气、低血糖、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症、酸中毒、缺氧、血液凝固机制异常等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主要高危因素,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小胎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结论:早产儿出生后常规作头颅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并定期随访对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为降低不耐受发生率提前采取措施。方法:对134例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性别、孕产史、胎龄等19项因素与喂养耐受情况作回归分析,找出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7.8%;出生体重BW>2500g、2000g34周、32周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BPD将其分为BPD组(23例)和非BPD组(75例)。对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23.47%;两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史、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感染、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总吸氧时间、应用静脉营养时间、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最高氧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静脉营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是机械通气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及控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能有效预防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