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们经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人院后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尿量等。应用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镇痛、抗凝、营养心肌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并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于溶栓后即刻给予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P、HR、尿量、CI、PCWP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治疗的265例急性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溶栓治疗,观察组使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再梗死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NSTEMI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效果更好,再灌注成功率高,心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有助于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达标率、再通率及病死率、并发症率。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溶栓达标率(72.22%)、再通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血管的达标率、再通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47)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n=47)。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效果、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无效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还可减少溶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郝晓云  任莉 《陕西中医》2011,32(10):1284-128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安静  赵伟 《河南中医》2019,39(4):512-515
目的:观察四逆汤配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冠状动脉再通效果、溶栓后72 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7.3%,观察组有效率为9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抬高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心肌酶峰提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72 h内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出血、休克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配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确,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冠状动脉再通,并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伟华  李振兴  李聪 《新中医》2016,48(9):12-1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天。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24h尿量、MAP、心率均较前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24h尿量、MAP及心率,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8.57%、54.76%、80.95%、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30.95%、52.38%、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稍提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24.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溶栓后30 d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并且血清CK和CK–MB峰值的时间可提前,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养心通痹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心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CK、hs-CRP、TNT-HS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IS、LVEF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S均得到减小、LVEF水平均得到提高,且观察组MIS小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痹汤联合溶栓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血气指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心源性休克伴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心源性休克伴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与观察组(西药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SOFA评分及炎症指标PCT和NT-pro BNP;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Lee氏心衰计分、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ee氏心衰计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PCT和NT-pro 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和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心源性休克伴感染患者体内炎症程度,有效改善心功能及组织脏器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通立溶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好转情况、溶栓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肌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值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水平均降低,cTnT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Hcy、cTnT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心肌酶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广东同江医院接受治疗的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对梗死相关血管进行PCI治疗,观察组行择期完全PCI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顽固性心绞痛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1.84%、4.08%、2.04%,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69.39%、18.37%、20.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多支血管病变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完全PCI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左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和尿量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而研究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丹 《光明中医》2022,(13):2406-2409
目的 探讨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序贯温阳益气通脉治法的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出血事件、临床疗效,监测心肌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相对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 Tn I、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更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心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破裂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记录其心肌梗死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破裂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率、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机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急性STEMI患者进行急性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择期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达到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治疗,不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6.59%,经χ2检验,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并控制病情,减少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同及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急诊临床路径诊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疗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缩短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