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治疗后7天,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拔罐放血治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发作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组(5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疗法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PHN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治疗组PHN发生率为13.73%,对照组为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有效预防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B组40例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减轻时间等均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第2周、3周、4周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许慧文  宋欣  陈战巧  钟柳美  陈尚懿 《新中医》2016,48(10):143-145
目的:探讨桐油外用防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桐油外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时效性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眼部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12%、10.64%,对照组分别为10.63%、38.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7%,对照组为87.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桐油对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诊治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疼痛发生率,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15 d、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配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几率,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所遭受的痛苦以及疾病的治愈时间,并且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带痛方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9.0%,对照组7 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0%,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痛方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徐展琼  孟珍珍 《新中医》2016,48(6):186-188
目的:研究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临床总疗效、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疱疹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疱、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改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使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同时接受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和完全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月时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相差无几,但从2月起治疗组的发生率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且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泛昔洛韦0.25g,每日3次,口服治疗周期7 d;弥可保0.5mg,每日2次,口服,加巴喷丁300 mg,每8 h口服1次。神经阻滞治疗:根据患者的疱疹区域,选择相应的受累神经,行椎间孔阻滞。选用0.4%利多卡因混合液(每20 mL含有维生素B12(VitB12)0.5 mg,神经妥乐平3.6单位),每个椎间孔注射5~7 mL进行阻滞,一次阻滞最大量不超过20 mL,每周2次,连续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7 d后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结痂时间分别为(6.8±3.9)、(4.6±2.8)d,脱痂时间分别为(14.1±4.7)、(8.9±3.1)d,治疗组结痂、脱痂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7%和82.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患者皮损恢复后6个月,治疗组3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8.6%。对照组5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素能够改善神经纤维的微循环、促进神经修复,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改善带状疱疹的症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泛昔洛韦片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疼痛缓解时间、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抗病毒力强、症状改善快、后遗神经痛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期针灸综合疗法对带状疱疹患者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法,观察组给予分期针灸综合治疗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 67%,4/60)比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6. 67%,16/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640,P=0. 0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带状疱疹患者给予分期针灸治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疱疹愈合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常规药物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痊愈、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痊愈、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后遗神经痛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蠲痛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14天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PHN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使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灯火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治疗后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2.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中药熏蒸和光疗早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熏蒸和光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4、7、10天观察病人皮损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平均时间、平均间歇时间、疼痛程度比较,治疗4d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0d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疗早期介入带状疱疹的治疗,能更快缓解疼痛、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选用改良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浮针疗法进行治疗,分别采用VAS评分法、简明Mc Gill疼痛评分表(SF-MPQ)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疗效性评价和疗效判定。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VAS和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观察组96.9%,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浮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马齿苋煎液湿敷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疾病防治所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4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口服,对照组外用阿昔洛韦凝胶,观察组采用马齿苋煎液湿敷联合TD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皮疹结痂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痊愈时间以及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疹结痂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0 %。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马齿苋煎液湿敷联合TDP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且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神经阻滞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度洛西汀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痛减轻程度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睡眠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