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盐灸配合腹针"引气归元"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佛冈县中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神阙穴隔盐灸配合腹针"引气归元"方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12周。对照组予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隔盐灸配合腹针"引气归元"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颈源性眩晕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10 mg及肌肉注射异丙嗪0.5 mg治疗,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加神阙穴隔姜灸疗法。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 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口服药物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腹针"引气归元"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百忧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抑郁程度、中医证候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5)。结论: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筛查量表(DHI-S)的评分变化;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DARS和DHI-S评分及TCD检查中各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相似文献   

5.
邱少红  郑秋萍  潘碧琦 《新中医》2020,52(15):129-131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法在临床中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针引气归元穴组,配合天枢、大横、滑肉门、气旁、气穴。对2组进行缺乳观察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乳汁分泌量、乳房充盈度及人工补授乳量的积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泌乳量评分较前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乳房充盈度评分较前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人工补授乳量较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可改善乳汁分泌、乳房充盈度。  相似文献   

6.
黄东生  胡元红  张小霞 《陕西中医》2016,(10):1322-1322
目的:通过对中医症候积分、生化指标、临床疗效评价等指标监测,观察丹芪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采用丹芪葛根汤治疗,共治疗2周,采用平行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等的变化,分析丹芪葛根汤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疗效,与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颈针八宫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针刺颈针八宫穴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椎动脉平均流速(Vm)、中医症候总积分进行效果评价,统计其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ESCV评分、CASCS评分、椎动脉Vm情况、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针八宫穴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平均流速及中医症候,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娟  尧荔  马越  刘真真  梁卫珍  于文琦 《新中医》2023,55(12):181-184
目的:基于引气归元理论观察雷火灸在中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 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66 例中老年MCI 患者,根据是否运用引气归元雷火灸治疗分为观察组34 例和对 照组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引气归元雷火灸治疗,2 组均干预 7 d。比较2 组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痴呆生活质量问卷(QOL-D) 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记录2 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2 组MMSE、MoCA、QOL-D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 高,观察组MMSE、MoCA、QOL-D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 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 组均未 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引气归元理论指导下运用雷火灸治疗中老年MCI,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 其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8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灸百会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眩晕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灸百会穴较单纯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暴聋(气血亏虚证)患者90例,随机分3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联合鼓室注射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注射联合鼓室注射治疗,腹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在听力改善、耳鸣、耳闷症状方面缓解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结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科室收治符合标准的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1例,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及手术结合针灸治疗组31例。分别比较术前、出院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腰部督脉瘀阻症候积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两组患者督脉瘀阻积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VAS评分及督脉瘀阻积分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种指标评分改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治疗组督脉瘀阻症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单纯手术组,JOA评分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督脉瘀阻型腰椎椎管狭窄症行Quadrant通道下MIS-TLIF,能有效疏通督脉,术后瘀阻症状改善明显,体现了"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的治病求本的中医思维。术后大部分患者仍残留少许瘀阻症候,运用引气归元针法能进一步疏通督脉,改善督脉瘀阻症候,缩短病程,促进早日康复,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引气归元针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何氏化痰平肝汤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HA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2.0%,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AD分布、HAD、HAD-A和HAD-D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D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HA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分布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AD、HAD-A和HAD-D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HAD-A和HAD-D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减轻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脾虚湿盛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定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定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清热祛湿方对湿热型眩晕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湿热型眩晕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清热祛湿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等实验数据。结果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中医症候积分统计,经评估与比较可以发现,清热祛湿方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获得理想的效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另外,经组间统计学比较可得,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用清热祛湿方对湿热型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参附黄蒲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参附黄蒲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附黄蒲汤联合针灸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和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和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黄蒲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中医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晚期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和中医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中医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渗湿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及乳清蛋白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渗湿法,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量表(SGA)、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的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法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营养不良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敏点灸与中医验方少腹逐瘀汤并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热敏点灸与少腹逐瘀汤合并治疗,对照组单纯热敏点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侯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血液流变学比较,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黏度及血沉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点灸与少腹逐瘀汤合并治疗CPID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指数(NDSI)及生活质量指数(NDLQI)两个方面,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NDS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S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NDLQI 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LQI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S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NDLQI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LQI总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LQI总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3.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气归元针法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相关伴随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饮食及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以上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TCD相关参数、凝血四项及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明显增高,观察组TCD相关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四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情绪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方可显著降低风痰上扰证型眩晕症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