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正常组(60例)、单纯脑卒中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7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66例),共260例。对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因子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4组炎性因子比较糖尿病合并卒中组的血清hs-CRP、sICAM-1、sVCAM-1、MCP-1、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选择hs-CRP、IL-6、IL-1β、TNF-α对糖尿病合并卒中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IL-6、IL-1β、TNF-α是糖尿病合并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增加,糖尿病合并卒中的危险增加(P0. 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提示糖尿病卒中患者较单纯卒中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炎性反应,炎性因子水平能够反映患者血管炎性病变的程度,对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CON组)及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组(UTI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6、10(IL-1β、IL-6、IL-10)〕、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疝、肺部感染和压疮)及预后情况(包括病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TI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CON组,IL-10水平高于CON组(P0.05)。UTI组患者脑疝、肺部感染、压疮发生率均低于CON组(P0.05)。UTI组患者病死率为4%(2/50),低于CON组的20%(10/50)(P0.05);UTI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7±2.3)个月,长于CON组的(13.5±1.7)个月(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A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7例(B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7例(C组);继发室性心律失常50例,未继发室性心律失常30例。检测所有患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CD_(40)配体〕水平,并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ow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B、C组患者TNF-α、hs-CRP、IL-6、CD_(40)配体水平高于A组,C组患者TNF-α、hs-CRP、IL-6水平高于B组,CD_(40)配体水平低于B组(P0.05)。未继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NF-α、hs-CRP、IL-6、CD_(40)配体水平低于继发室性心律失常者(P0.05)。不同Lown分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NF-α、hs-CRP、IL-6、CD_(40)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F-α、hs-CRP、IL-6、CD_(40)配体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own分级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67、0.813、0.796、0.396,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继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NF-α、hs-CRP、IL-6、CD_(40)配体水平较高,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指标判断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三门峡黄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2例,其中合并OSAHS患者39例(OSAHS组),未合并OSAHS患者43例(非OSAH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 OSAHS组患者LSaO_2低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AHI高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P0.05);非OSAHS组患者LSaO_2低于对照组,AHI高于对照组(P0.05)。OSAHS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非OSAHS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SAHS组患者血清ET-1、Hcy水平高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血清NO水平低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P0.05);非OSAHS组患者血清ET-1、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OSAHS组患者LVEF、LVFS低于非OSAHS组和对照组,非OSAHS组患者LVEF、LVF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OSAHS的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功能受损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脉压对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68例分为脉压≤48 mm Hg(A组);49~58 mm Hg(B组);59~68 mm Hg(C组);>69 mm Hg(D组)。分别观察脉压对磷酸肌酸钠治疗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hs-CRP和NSE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各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心脏形态、左室重量指标〔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hs-C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相比,B、C和D组的舒张压(DBP)和脉压均显著增高,而且C、D组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各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高脉压组的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更为明显(P<0.05)。在磷酸肌酸钠治疗过程中,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中,脉压与炎性因子、hs-CRP和NSE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脉压较高患者对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伴餐后高血糖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阿卡波糖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1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08例,根据是否伴餐后高血糖,将患者分为伴高血糖组89例和高血压组119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伴高血糖组患者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1 2周后,再次检测3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和伴高血糖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伴高血糖组hs 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hs CRP、TNFα和IL-6与血压、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与治疗前比较,阿卡波糖治疗后,患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餐后高血糖患者炎性反应较单纯高血压者严重,阿卡坡糖可减轻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老年肥胖高血压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与炎性因子、HOMA-IR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及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LDL-C、HDL-C与hs-CRP、IL-6、TNF-α、HOMA-IR无直线相关性(P0.05);TC、TG与hs-CRP、IL-6、TNF-α呈正相关(P0.05),与HOMA-IR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吴阳  彭强  龚翔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3):437-43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6例、慢阻肺患者50例、体检健康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A组、B组、C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A组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B组、C组,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P<0.01),B组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C组,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慢阻肺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慢阻肺合并轻度肺部感染者,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轻度肺部感染者(P<0.05,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异常,且与感染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炎性因子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脑梗死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脑梗死组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39例、中度44例和重度1 7例,评估患者30 d后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生活基本自理59例和生活依赖41例。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03,r=0.41 9,r=0.497,r=0.304,P<0.01)。脑梗死组生活依赖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Fib水平较生活自理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影响病情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保定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ET-1、NO及IL-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T-1、TNF-α及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但关于其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变化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及炎性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及高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比较不同海拔、民族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3年生存率;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绘制Kaplan-Merier生存曲线以分析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不同海拔、民族患者舒张压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及不同海拔患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海拔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R=0.02,95%CI(0,0.23)〕、TNF-α〔HR=6.45,95%CI(1.47,28.25)〕及海拔{3001~4000 m〔HR=0.23,95%CI(0.06,0.89)〕,>4000 m〔HR=0.31,95%CI(0.11,0.84)〕}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NT-proBNP水平≥258 ng/L者(χ2=7.824,P<0.05),血清TNF-α水平<32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TNF-α水平≥32 ng/L水平者(χ2=13.817,P<0.01);不同海拔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5,P<0.01)。结论青海高原地区海拔越高则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越高,且汉族患者高于藏族患者;高血清NT-proBNP、TNF-α水平及高海拔是青海高原地区世居藏族、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EH合并IGT的关系。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分为EH合并IGT组(EH+IGT组,42例),EH糖耐量正常组(EH组,40例),同时随机选择血压正常的健康人4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TNF-α、IL-6、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EH组比较,EH+IGT组2hPG[(6.50±0.81)mmol/L、(6.59±0.79)mmol/L比(9.10±1.10)mmol/L]、HOMA-IR[(1.25±0.64)、(1.93±1.05)比(3.90±2.11)]明显升高(P均〈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EH组、EH+IGT组血浆TNF-α[(23.83±2.28)ng/ml比(27.80±4.73)ng/ml比(32.30±5.49)ng/ml]、IL-6[(76.76±12.81)ng/ml比(90.62±18.09)ng/ml比(112.97±24.88)n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且EH+IGT组明显高于EH组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合并IGT与TNF-α、IL-6、FPG、2hPG呈正相关(β为1.247,1.180,0.516,0.140;P〈0.05~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提示其体内炎症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有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99例无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IL-6、TNF-α水平,并测量这些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IMT≥0.9mm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A组),IMT<0.9mm为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结果:A组的FPG、HOMA-IR、hs-CRP、IL-6均高于B组(P<0.05);A组的HOMA-IR与hs-CRP、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IL-6可能是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梗死尤其是多发脑梗死会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及轻度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升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类型有助于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收治的TIA患者481例,后因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失访排除51例,最终共纳入430例。根据TIA后90 d内卒中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卒中组(n=325)和卒中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I评分、梗死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率≥50%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卒中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者所占比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有高血压病史、ABCD2评分≥4分、ABCD3-Ⅰ评分≥7分、颈动脉狭窄率≥50%者所占比例,梗死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R=2.132,95%CI(1.354,3.391)〕、ABCD2评分≥4分〔HR=2.365,95%CI(1.608,3.456)〕、ABCD3-Ⅰ评分≥7分〔HR=3.210,95%CI(1.125,3.774)〕、颈动脉狭窄率≥50%〔HR=2.369,95%CI(1.880,3.691)〕、多发脑梗死〔HR=2.441,95%CI(1.620,5.117)〕是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ABCD2评分、ABCD3-I评分、ABCD2评分联合DWI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95%CI(0.625,0.676)〕、0.724〔95%CI(0.700,0.748)〕、0.765〔95%CI(0.741,0.787)〕;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AUC大于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P<0.01)。结论TIA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较高,为24.4%(105/430),而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电图(ECG)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IGR者202例、正常糖耐量(NGT)者20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hs—CRP和血脂谱(TC、TG、LDL—C、HDL—C)含量。结果IGR组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hs—CRP及血脂谱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IGR人群心电图改变程度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IGR者存在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联合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和心电图,对评价IGR者心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衰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为病例组,包括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心肌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6例)。另外选择40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和血脂(TC、TG、LDL—C、HDL—C),同时询问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CHF患者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8、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它们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共同参与CH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我院收治的78例经中文版蒙特利尔量表( MoCA)评定存在VCI的脑梗死患者作为VCI组,67例同期住院的不存在VCI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CI相关影响因素,包括高龄(≥70岁)和低教育(≤6年)所占比例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血管狭窄(>50%)、左侧梗死、多次梗死、大面积梗死、脑白质疏松、吸烟、酗酒、脑萎缩发生率,并将脑梗死后VC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VCI组患者高龄(≥70岁)、低教育(≤6年)所占比例及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狭窄(>50%)、左侧梗死、多次梗死、大面积梗死、脑白质疏松、酗酒、脑萎缩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OR=5.971,95%CI (0.750,0.902)〕、左侧梗死〔OR=4.861,95%CI (1.244,9.779)〕、糖尿病〔OR=3.563,95%CI (1.181,9.336)〕、血管狭窄(>50%)〔OR=3.013,95%CI (1.272,13.481)〕、大面积梗死〔OR=10.063,95%CI (1.416,33.295)〕、脑白质疏松〔OR=3.361,95%CI (1.580,16.339)〕、脑萎缩〔OR=2.794,95%CI (1.518,16.593)〕、酗酒〔OR=2.421,95%CI (2.403,55.444)〕及多次梗死〔OR=4.538,95%CI (1.165,13.550)〕是脑梗死后VCI的危险因素( P<0.05)。两组患者语言流.能力、命名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定向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CI组患者记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及计算能力评分及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龄(≥70岁)、左侧梗死、糖尿病、血管狭窄(>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新机制。方法:9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49例)和二甲双胍治疗组(48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肠源性内毒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糖尿病组内毒素及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②吡格列酮治疗后空腹血糖(FPG)、血浆内毒素、hs-CR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FINS、hs-CRP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校正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等影响因素后,HOMA-IR是血浆内毒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源性内毒素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吡格列酮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