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银合剂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外周血清中的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银合剂高、低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6、TNF-α的变化。结果消银合剂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评分降低,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小鼠银屑病皮损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分数降低,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消银合剂可能通过下调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减轻银屑病小鼠的皮肤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重组脂联素(APN)对自然流产(SA)模型小鼠妊娠结局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BALB/c小鼠交配建立正常妊娠(NP)模型(n=10),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DBA/2小鼠交配建立SA模型(n=20),造模成功后,将20只SA模型小鼠随机分为脂联素组(APN组,n=10)和生理盐水组(NS组,n=10),妊娠第5d,APN组腹腔注射10μg/(kg·d)重组脂联素,1次/d,NP组和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疗程为9 d。疗程结束,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脂联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TGF-β水平;处死孕鼠,计算胚胎吸收率,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分群。结果与NP组比较,NS组胚胎吸收率及血清中IL-17、IL-17/TGF-β水平及Th17/CD4+T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脂联素、TGF-β水平及Treg/CD4+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与NS组比较,APN组胚胎吸收率及血清中IL-17、IL-17/TGF-β水平及Th 17/CD4+T细胞比例、Th 17/Treg比值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脂联素、TGF-β水平及Treg/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NP组、APN组胚胎吸收率及血清中脂联素、IL-17、TGF-β、IL-17/TGF-β水平及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分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脂联素治疗可能通过纠正Th17/Treg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SA模型小鼠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阐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 IL-17、IL-23、TGF-β的含量,同时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百分比、IL-17和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h17/Treg比值和IL-17/TGF-β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Th17/Treg比值高于稳定期,Treg百分比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 IL-17和IL-23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Treg细胞百分比、TGF-β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IL-17、IL-23和TGF-β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望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并优化制备基因工程Th17细胞的方法,评估制备的工程Th17细胞是否具有同天然Th17细胞类似的表型和功能.方法 包装含RORγt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XZ9-RORγt和空载体对照质粒pXZ9.C57BL6小鼠CD4+ CD25 - na(i)ve T细胞体外活化36 h后依据感染慢病毒颗粒的不同及是否添加TGF-β和IL-6,分为五组:pXZ9-RORγt组、TGF-β+ IL-6组(pXZ9+ TGF-β+ IL-6组)、联合组(pXZ9-RORγt+ TGF-β+ IL-6组)、空载体对照组(pXZ9组)及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L-17A阳性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IL-17A、IL-17F、IL-21和IFN-γ表达水平.通过小鼠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评估各组细胞是否具有加重EAE的功能.结果 ①pXZ9-RORγt组、TGF-β +IL-6组和联合组均制备出工程Th17细胞,其中联合组IL-17A阳性率达(60.59±8.15)%,明显高于pXZ9-RORγt组[(40.25±5.46)%]和TGF-β+IL-6组[(14.36±5.27)%].②各组工程Th17细胞均表达IL-17A与IL-17F,而IL-21仅在给予TGF-β和IL-6时明显升高.③各组工程Th17细胞均可加重小鼠EAE.结论 成功建立了制备高效工程Th17细胞的方法,其中过表达RORγt基因与联合TGF-β和IL-6不仅可提高Th17细胞的制备效率,而且制备的工程Th17细胞在表型和功能上与天然Th17细胞相类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组脂联素对自然流产(SA)模型小鼠妊娠结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CBA/J雌性小鼠与DAB/2、BALB/c雄性小鼠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鼠与BALB/c雄鼠交配)与SA模型(CBA/J雌鼠与DBA/2雄鼠交配),SA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与重组脂联素组。重组脂联素组自妊娠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重组脂联素10μg(kg·d),连续9 d;模型组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妊娠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计算胚胎吸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滋养细胞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脂联素、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取小鼠脾脏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及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胚胎吸收率上升(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重组脂联素组胚胎吸收率降低(P 0. 05);正常妊娠组、重组脂联素组胚胎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重组脂联素组血脂联素、IL-10、TGF-β1水平降低,IL-17水平及IL-17/TGF-β1值上升(P 0. 05),脾脏淋巴细胞Th17细胞比率、Th17/Treg值、RORγt mRNA上升,Treg细胞比率、FOXP3 mRNA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重组脂联素组血清脂联素、IL-10、TGF-β水平上升,IL-17水平及IL-17/TGF-β1值降低(P 0. 05),脾脏淋巴细胞Th17细胞比率、Th17/Treg值、RORγt mRNA降低,Treg细胞比率、FOXP3 mRNA上升(P 0. 05)。结论 重组脂联素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SA模型小鼠妊娠结局,维持妊娠早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比较两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3、5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鳞屑、红斑、瘙痒评分、PASI总分、IL-17A、Th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5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A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检测PB-MC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23和TGF-β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含量;同时以34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分离AD患者PBMC体外培养,加入不同细胞因子微环境,观察其对Th17细胞数量及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表达的影响。结果 A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CD4+IL17+T细胞/CD4+T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PBMC中IL-1β、IL-6、IL-17和IL-23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相应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PBMC中TGF-βmRNA表达水平及其血清中含量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PBMC在不同细胞因子微环境中培养,IL-1β+IL-23+IL-6处理组Th17细胞比例及RORγtmRNA表达最高,TGF-β处理组表达最低,与其余处理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β+IL-6、IL-1β+IL-23、IL-6+IL-23处理组Th17细胞比例及RORγtmRNA表达水平低于IL-1β+IL-23+IL-6处理组,高于TGF-β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β+IL-6、IL-1β+IL-23、IL-6+IL-23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相应促分化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IL-1β+IL-23+IL-6对Th17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Th17细胞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T辅助细胞17 (Th17)是一种由CD4+T淋巴分化而来的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由白细胞介素(IL)-23介导的IL-17族细胞因子,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许多研究证实,Th17细胞是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在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炎症肠病、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个调节细胞因子,包括TGF-β1、TGF-β2、TGF-β3和TGF-β1β2 4个类型,在T细胞发展、稳定、耐受方面有多种功能.最近有报道Th17细胞的免疫反应在过敏性肺泡炎和肺纤维化(PF)的小鼠模型中起重要作用[3].TGF-β1在Th17细胞的分化中有重要作用,且TGF-β是主要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在PF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Th17和TGF-β1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在PF的发展中有相互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用C57BL/6小鼠作为供鼠,BABL/c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BABL/c受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移植对照组和TGF-β实验组。TGF-β实验组于移植前2天至移植后7天每日皮下注射TGF-β1(1μg/kg)。结果显示:TGF-β实验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移植对照组(p<0.01),TGF-β实验组小鼠小肠、皮肤及肝脏GVHD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移植对照组。移植后7天TGF-β实验组小鼠血清IL-2浓度较空白对照组高,但远低于移植对照组;TGF-β实验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结论:TGF-β能够减轻或抑制小鼠allo-BMT后致死性的aGVHD发生,提高移植后存活率。TGF-β可能使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抑制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促进了Th2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降低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例和健康体检人员18例,检测并比较银屑病患者和正常者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TGF-β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h12,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白介素-22(IL-22)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患者45例,稳定期患者45例),使用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光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3、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NB-UVB治疗后IL-17、IL-23、IL-22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0例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为(19.57 ±8.36)分,经NB-UVB治疗8周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进行期患者PASI评分为(3.57 ±3.02)分,稳定期患者为(3.71±3.26)分.90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87.78%,其中进行期患者显效率为91.11%,稳定期患者的显效率为84.44%.结论 NB-UVB照射可明显下调外周血IL-17、IL-23和IL-22的水平,上调IL-10、TGF-β的水平,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各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h17细胞和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名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外周血中Th17及Treg细胞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IL-23、IL-17和TGF-β的浓度。结果输注无效组患者输血后Th17细胞、IL-6、IL-23和IL-17水平较输血前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和TGF-β水平较输血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患者Th17、Treg、IL-6、IL-23、IL-17和TGF-β水平无改变(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Th17、Treg、IL-6、IL-23、IL-17和TGF-β水平变化,这些原因可能参与红细胞输注无效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60-961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胃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并根据胃癌分期标准分为早期胃癌组46例和中晚期胃癌组40例,将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L-17、IL-21、IL-23及TGF-β1水平。结果胃癌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1、IL-23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胃癌组患者血清IL-17、IL-21、IL-23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中晚期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IL-17、IL-21、IL-23及TGF-β1等Th17细胞相关因子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持续升高,因此检测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有助于疾病进展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5例DN患者分为3组。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A组(n=36)加用前列地尔,对照B组(n=38)加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组(n=41)加用雷公藤多甙及前列地尔。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肌酐清除率(Ccr)]、免疫失衡状况[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比率,Th17与Treg比值(Th17/Treg)]、炎性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UAER、24 h尿蛋白定量、Th17细胞比率、Th17/Treg以及血清ICAM-1、TGF-β_1、HMGB1含量低于对照A组、B组,Ccr、Treg细胞比率、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N安全、有效,能够减轻炎性反应,纠正免疫失衡,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收治的86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通过治疗,PASI评分得到明显增加,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效应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例URSA患者,设为URSA组;2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孕妇,设为NP组。2组受试者均采集静脉血5 m L及自行排出或人工流产术刮取的蜕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TGF-β、IL-17、IL-23水平。结果 URSA组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NP组(P0.01),TGF-β水平显著低于NP组(P0.01)。结论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IL-23、TGF-β可能参与了URSA患者母胎免疫,IL-23有望成为URSA新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外周血T17细胞/调解性T细胞(Th17/Treg)、炎症因子的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确诊200例ASC-US患者,根据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将其分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52例(炎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33例(CIN组)、宫颈癌患者15例(宫颈癌组),对比三组宫颈标本中的HPV感染分型、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3(IL-23)。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HPV16型、HPV52型均显著的高于CIN组和炎性组(P<0.05),CIN组患者的HPV16型、HPV52型均显著的高于炎性组(P<0.05);宫颈癌组、CIN组和炎性组患者的HPV18型、HPV58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外周血中CD4+IL17+Th17、CD4+CD25+Foxp3+Treg、Th17/Treg细胞均显著的高于CIN组和炎性组(P<0.05),CIN组患者的CD4+IL17+Th17、CD4+CD25+Foxp3+Treg、Th17/Treg均显著的高于炎性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IL-17、TGF-β、IL-23均显著的高于CIN组和炎性组(P<0.05),CIN组患者的血清IL-17、TGF-β、IL-23均显著的高于炎性组(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HPV52型感染率较高,并且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增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年龄≥60岁的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给予NB-UVB光疗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B组单用NB-UVB光疗,C组单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炎性指标水平、DLQI评分、PASI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IL-6、IL-22、IL-23、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DLQI评分和PASI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患者银屑病患者可有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效应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疗效较单一治疗有所提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α1)对结节病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将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5只,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用分枝杆菌过氧化物歧化酶多肽A (superoxide dismutase A ,Sod A) 诱导结节病;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建模开始第22天,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处死。第22~35天,将模型组剩余的1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给药组每天给予10 μg Tα1腹腔注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0.5 mL PBS腹腔注射。建模开始第36天,处死小鼠,评价肺、淋巴结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肉芽肿中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8,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0水平。 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肉芽肿性变,肉芽肿中存在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浸润;给药组组织病理学改善。给药组、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h1及Th17比例升高(P<0.05);各组外周血中Treg比例、Th2比例及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血浆IL-10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浆IL-17A水平升高(P<0.05)。3组小鼠肺组织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17A含量升高(P<0.05)。 结论:Tα1能减轻结节病肉芽肿小鼠病情,Tα1的治疗效应可能与降低结节病肉芽肿小鼠中较高水平的Th17相关,但结论尚须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银屑病微观辨证方法及辨证施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三种证型(血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瘀滞肌肤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膳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另设正常组(健康志愿者20例)。其中辨证施膳组予以辨证施膳每日一次,2周1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各组Th17、Treg比例及TGF-β、IL-17、IL-22、IL-23的表达。结果各证型组均存在Th17/Treg失衡;各证型组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瘀滞肌肤证的主导地位细胞因子分别为IL-17、IL-22、IL-23;各证型辨证施膳组与其对照组相比,Th17比例下降明显优于各对照组(P0.01),主导地位细胞因子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h1、TC1、Th17、Th22可作为银屑病微观辨证的客观观察指标;辨证施膳在不同证型银屑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