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超过10%~([1])。房颤不仅显著升高患者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的风险,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2])。心脏瓣膜疾病常与房颤伴发,约30%房颤患者合并各种类型的瓣膜疾病~([3])。心脏瓣膜疾病与血栓栓塞风险升高相关,因此其可能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4])。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是房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球房颤约为3350万例,预计2060年患病人数将再增加2倍~([1-2])。房颤和冠心病有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临床实践中两种疾病常常易共存,约有1/3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3])。心房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两者抗栓治疗策略也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和关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可造成心、肾、脑等靶器官损害,同时多存在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并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进展。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如未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心脏、血管结构改变,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故严格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是其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以血压升高为主,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流行病学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人数为2.7亿~([2,3])。因此,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尤为关键。尽管西药治疗疗效确切,但是存在体位性低血压、低血钾、眩晕、心动缓慢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4])。若是过度降压,则严重损害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尤其对于年龄较高、动脉硬化的患者需要加倍注意~([5])。  相似文献   

5.
<正>脑出血是脑卒中相关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较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最初4周有更高的死亡率~([1-2])。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欧美国家脑出血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而在亚洲国家则高达20%~30%。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脑出血后也往往合并血压显著升高~([3-4])。有研究发现,中国脑出血患者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而白种人则无此差异~([5])。现有不同指南对脑出血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脑血管事件相关的死亡率约占全球总死亡率的30%,其中约有50%的心血管事件和卒中事件都是由原发性高血压直接引起~([2-3])。近年来,西药在降低血压,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但同样也面临  相似文献   

7.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3患有高血压~([1]).老年人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且为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更高的病死率与病残率~([2]).另有研究认为血脂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3]).但陈劲松~([4])等发现血脂水平与血压并不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而且性别差异也不明显.另外针对静息心率(HR)与血压、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对不同年龄层次老年男性HR、血压、血脂水平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在中国心衰病人约为450万,发病率为0.7%~0.9%,其中约有40%~70%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1-2])。HFpEF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病人同样有着较差的长期预后,且HFpEF病人的住院率及再入院率高、住院时间长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3])。HFpEF多见于65岁的老年人,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以及COPD等多种慢性疾病~([4-5])。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中,80%的新发心衰病例为HFpEF~([6])。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习惯的改变,HFpEF患病率不容乐观,HFpEF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综合征。有关HFpEF的病理生理及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更是难点。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威胁我国群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种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3])。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7亿~([4]),已成为一个高血压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膳食模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遗传因素等的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年龄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5]),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年的报道,2010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系统动脉血压在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非传染性慢性全身性疾病,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1])。全球有26.4%的人口受到高血压的危害,导致了13.5%的人口死亡,是慢性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也是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将影响超  相似文献   

11.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致残率、致死率高,发病率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且逐年增加~([1]),截止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约3350万例。研究表明,房颤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升高有关~([2])。不同的风险因素对房颤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是否存在房颤来进行评估,而不是房颤负荷。本文就不同风险因素与房颤负荷关系作一综述。1房颤分类及房颤负荷的定义1.1分类按照"房颤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中的分类标准~([1]),房颤一般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1.2房颤负荷的定义房颤负荷指的一个人发生房颤的数  相似文献   

12.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日益增加的心律失常。40岁后发生房颤的终生风险,在欧洲男性为26%、女性为23%~([1])。中国成年人房颤终生风险约为20%,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2])。房颤发病和年龄的内在联系,其病理生理基础尚不完全清楚,老年过程伴随的纤维化可能起重要的作用~([3])。房颤患者植入起搏器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没有证据显示起搏治疗能够改变房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尽管如此,起搏治疗领域一直在寻求技术革  相似文献   

13.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全世界范围内约3200万房颤患者,美国约500万房颤患者~([1])。35~59岁的中国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42%,大于60岁的中国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1.83%~([2])。房颤是造成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左心耳是卒中最主要的来源~([3])。左心耳形状、肌小梁走行、梳状肌形状、房颤相关的炎症水平、心房重构以及血液高凝状态,都与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病人年龄的升高而呈正相关趋势,其发病率从55~64岁的1.8/1000人年,升高到≥85岁的17/1000人年~([1])。而其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老年卒中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导致病情加重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约2.4%~47%的脑卒中病人合并SAP~([2-3])。SAP的治疗包括抗感染、化  相似文献   

15.
正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标志,与心血管病不良事件相关,其患病率及预后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具有重要影响。受研究人群临床特点(年龄、性别、种族、区域等)异质性影响,高血压人群MAU检出率约6%~58%~([1])。Palatini等~([2])发现104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MAU患病率为6%;LIFE研究~([3])发现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MAU检出率为26%。此外,多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病率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患病率在迅速增加,且年龄日趋年轻化。其临床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1])。据调查,在糖尿病患者中,3/5合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1/3合并糖尿病肾病,1/3合并视网膜病变。73%糖尿病患者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并发症状~([2-3])。本研究则主要探索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的临床技巧及疗效观  相似文献   

17.
<正>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造成死亡人数占比最高的疾病,其每年在全球可造成超过1600万人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30%~([1])。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除高血压等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外,精神心理因素同样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及转归~([2])。相对于单纯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有生活质量低和预后差的特点。针对10万名芬兰人的研究表明,抑郁会增加短期和长期全因死亡率~([3])。上述流行病学数据提示我们,寻找新的、疗效更显著的双心疾病治疗方案已迫在眉睫。干细胞是一类在体内具备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由于其具备分化为多种体细胞的潜能,干细胞移植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其控制水平直接影响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预防和控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2-3])。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比例40%,每年300万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糖水平的升高可加重结核病情,并导致患者发热、咯血、肺渗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浓度增加、细菌死亡延缓等一系列改变,影响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1])。已有研究证实,T2DM是初治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之一,故多数学者均主张二病同治,不可偏废~([2])。中医认为,T2DM的主要病机为"阴虚为本,燥  相似文献   

20.
<正>中枢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供血不足及脊椎病等,临床表现为眩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其中眩晕为最常见的症状~([1-2])。研究发现,中老年人通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等其他疾病,中枢性眩晕发病率较高,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