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量CT与PET/CT成像在胃癌淋巴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及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6例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分别测量比较二者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能谱曲线,并计算能量CT与PET/CT成像对胃癌淋巴结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性淋巴结动脉期的NIC值分别为0.546±0.067、0.153±0.0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性淋巴结静脉期的NIC值分别为0.478±0.013、0.303±0.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NIC诊断的效能:灵敏度69.8%、特异度91.2%。静脉期NIC诊断的效能:灵敏度78.3%、特异度85.6%。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性淋巴结双期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动脉期曲线斜率k为6.85时,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为83.5%、特异度为85.7%,静脉期斜率k为6.56时,灵敏度为65.6%、特异度为96.7%。18F-FDG PET/CT对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4.5%、96.3%。[结论]能量CT与PET/CT在胃癌转移淋巴结的评估中,能量CT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疾病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治疗方法和转归截然不同。目的:探讨能谱CTE定量分析爬行脂肪组织在鉴别UC和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能谱CTE检查的40例CD和15例UC患者,在能谱CTE图像上对两组患者的5个肠段进行评估,测定肠段对应爬行脂肪组织的能谱曲线斜率(λ_(HU))和标准化水浓度(NWC)。同时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计算两者比值(MFI)。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以ROC曲线比较能谱CTE和内脏脂肪法鉴别UC和C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λ_(HU)、NWC与临床活动性、CRP和内镜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D患者肠段λ_(HU)和NWC总体上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UC患者各肠段间则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显示,能谱CTE鉴别UC和CD的特异性优于内脏脂肪法(86.7%对73.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患者λ_(HU)和NWC与SES-C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能谱CTE定量分析爬行脂肪组织在UC和CD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先经螺旋CT扫描,间隔1个小时后,经宝石能谱CT扫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宝石能谱CT诊断结果及螺旋CT诊断结果 ,宝石能谱CT上淋巴结长径和淋巴结强化程度不同的诊断结果 ,评价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2%(73/80),特异度为90.0%(18/20),诊断符合率91.0%(91/100),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6.3%(61/80),特异度为55.0%(11/20),诊断符合率72.0%(72/100),当转移性淋巴结长径≥8mm时,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值0.842)。当强化程度差值≥80 Hu时,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值0.856)。结论宝石能谱CT对胃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特异性和敏感度较高,以淋巴结长径≥8 mm及淋巴结强化密度差值≥80 Hu为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标准,能提高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外泌体微小RNA(miR)-3651水平联合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97例确诊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淋巴结转移(转移组)52例、无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组)45例;根据随访3年患者生存情况,生存(生存组)36例、死亡(死亡组)6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3651水平;双源CT扫描方法检测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外泌体miR-3651水平、双源CT指标碘浓度、NIC、动脉期斜率均升高(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外泌体miR-3651水平、双源CT指标碘浓度、NIC、动脉期斜率均升高(P<0.05)。Cox分析显示外泌体miR-3651、双源CT指标NIC、动脉期斜率是NSCLC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泌体miR-3651、双源CT指标均对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是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的能谱曲线、碘浓度对甲状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同源性的研究。方法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获得碘基图和能谱曲线。比较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反应增生淋巴结三者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值。结果动脉期甲状腺癌原发灶与其转移淋巴结标准化碘值、能谱曲线比较无差异(P >0.05),静脉期两者能谱曲线比较无差异(P >0.05),而标准化碘值比较有差异(P<0.05)。动静脉期甲状腺癌原发灶与反应增生淋巴结、反应增生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标准化碘值、能谱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可用于早期鉴别诊断甲状腺癌转移但尚未肿大的淋巴结,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多发病灶的同源性提供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不同分化胃癌转移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50例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的能谱CT影像资料,测量胃周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化碘值,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50例胃腺癌患者中,胃癌手术及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经病理结果确认转移淋巴结83个,其中高中分化腺癌转移性淋巴结34个,低分化腺癌转移性淋巴结49个,非转移淋巴结31个。通过利用标化碘值及能谱曲线,能谱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4%(75/83),特异度为87.1%(27/31),诊断符合率为89.5%(102/114)。高中分化胃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化碘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对于不同分化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肝脏》2020,(7)
目的 研究能谱CT成像碘物质定量分析在肝细胞癌(HCC)与富血供肝脏转移瘤(HVH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按照病理类型分为A组(HVHM,60例)和B组(HCC,81例),均接受能谱CT扫描。比较两组动脉期、门静脉期标准化碘(水)浓度值、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水(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病灶动静脉期碘浓度差,并分析上述能谱定量参数对HCC与HVH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A组门静脉期标准化碘(水)浓度值、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能谱曲线斜率显著高于B组(P0.05)。门静脉期标准化碘(水)浓度值、门静脉期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对HCC和HVHM的鉴别诊断效能均较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78、0.802。结论 HCC与HVHM门静脉期能谱CT特征性物质含量及能谱曲线差异明显,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下咽癌患者103例,以患者颈部CT、MRI和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CT、MRI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03例下咽癌患者中,68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146个,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5.7%;CT结果显示,转移患者颈部淋巴结直径、短长径比值、数目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P0.05);MRI结果显示,下咽癌颈转移淋巴结与周围软组织边界、淋巴结边缘、增强后表现均低于无转移颈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下咽癌颈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T分别为90.4%、75.7%、85.5%,MRI分别为93.2%、83.3%、90.0%,CT、MRI联合时分别为97.3%、91.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可单独作为诊断下咽癌颈转移淋巴结的方法,二者联合时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双源CT(DS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行DSCT检查的肺癌患者,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已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标准化点浓度(NIC),ROC曲线分析NIC对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结果133例肺癌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转移119例(89.47%),纵膈淋巴结分区转移率最高的区域为肺叶间淋巴结(75.94%),最低的区域为肺门淋巴结(2.26%)。单纯的N1、N2、N3及N2+N3转移率低(3.76%,3.76%,5.26%,3.01%)N1+N2转移率30.83%,N1+N2+N3转移率35.34%;发生转移患者动脉期、静脉期NIC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患者(P<0.05)。 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向远、自肺门至纵隔、多站、逐站转移的规律,少见孤立性、跳跃性转移。DSCT能量成像参数定量分析,可作为术前判断肺癌患者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多效蛋白(PTN)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5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0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PIN水平,分析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NSCLC病理分期和手术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PTN水平明显低于SCLC组(P0.001)和NSCLC组(P=0.003),并且SCLC组PTN水平显著高于NSCLC组(P=0.010)。ROC曲线分析PTN对肺癌诊断的AUC为0.821(95%CI 0.730~0.913)(P0.001);对NSCLC诊断的AUC为0.794(95%CI 0.684~0.904)(P=0.001);对SCLC诊断的AUC为0.900(95%CI 0.783~1.000)(P0.001)。NSCLC患者PTN水平与病理分期(P0.001)和肿瘤远处转移(P=0.019)密切相关,与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NSCLC患者手术后PTN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血清PTN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指标,PTN还可用于NSCLC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GIST患者能谱CT检测指标,按肿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划分为高危险度25例、中危险度22例、低+极低危险度34例,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70 keV下CT值CT_(70)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结果动脉期时,中危险度患者CT_(70)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中危险度及低+极低危险度患者NIC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静脉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低+极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延迟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动脉期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326,P=0. 003);静脉期CT_(70)、能谱曲线斜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72,ρ=-0. 381,P=0. 000,P=0. 000),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824,P=0. 000);延迟期CT_(70)、NIC、能谱曲线斜率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91,ρ=-0. 451,ρ=-0. 490,P=0. 000,P=0. 000,P=0. 000),上述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_(70)、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与GIST危险度有一定关系,能谱CT有助于指导GIST术前分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表现,分析MRI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筛查诊断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病理确诊60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据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21)与未转移组(n=39),在术前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扫描,分析MRI动态增强与DWI单独、联合筛查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平均直径为(18.71±7.11)mm;多呈不规则形状,多检出毛刺征,病灶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快速强化,少部分可见集簇状强化,多为肿块样病变;转移组最大增强斜率(MSI)值低于未转移组,当扩散敏感因子b分别为400、800 s/mm~2时,转移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SI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b值分别为400、800 s/mm~2,对应的ADC相应的AUC分别为0.770、0.952,均0.7,诊断效能高。各参数对应的最佳阈值分别为230.15、1.20、1.12;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二者单独使用,且一致性指数Kappa值为0.757,与金标准一致性最好。结论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筛查老年胃癌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灵敏度更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更好,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PDGF-B)在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蛋白生物素(LSAB)法检测PDGF-B在50例pN0期的NSCLC患者原发灶(152枚淋巴结)及2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细胞角质蛋白(CK)抗体为标志物来检测pN0期NSCLC的淋巴结微转移情况。结果 pN0期NSCLC组织中PDGF-B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50例pN0期NSCLC患者中16例患者检测存在微转移;152枚淋巴结中,CK表达阳性率为18.42%(28/152);pN0期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分型有关,ⅠB期和ⅡB期NSCLC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较高(P均0.05)。结论以CK细胞角质蛋白抗体为标志物检测pN0期NSCLC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pN0期NSCLC中PDGF-B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可准确NSCLC的分期,为早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我院212例新发NSCLC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TNM分期间以及不同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组间RDW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Ⅰ期NSCLC的RDW水平与Ⅱ期患者无统计学差异(Z=-0.517,P=0.605),但Ⅰ期NSCLC的RDW水平低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5,P=0.03),Ⅰ期NSCLC的RDW水平也明显低于Ⅳ期(Z=-3.233,P=0.001);而Ⅱ、Ⅲ、Ⅳ期间的RDW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N0组)的RDW水平与仅存在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N1和N2组)的RDW水平无统计学差异(Z=-1.213,P=0.225),但N0组的RDW水平明显低于存在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N3和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8,P=0.003),而N1、N2组和N3、远处转移组间的RDW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Z=-1.329,P=0.184)。NSCLC分期与RDW存在相关性(r=0.23,P=0.001),而且RDW与NSCLC不同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间也存在相关性(r=0.205,P=0.003)。结论随着NSCLC肿瘤病灶的转移进展,RDW水平升高,且呈正相关,对NSCLC的转移有参考价值,但无法区别近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价值。方法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和131I治疗的DTC患者28例,所有患者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Dx-WBS)阴性、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且B超检查发现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对28例进行99mTc N-NOET SPECT/CT早期、延迟显像。利用ROI技术在病变部位勾画感兴趣区ROI1,取对侧相同面积部位标记为ROI2,以ROI1/ROI2计算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摄取比值(T/N)。将SPECT/CT检查结果与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8例(52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21例(39个病灶),良性病变7例(13个病灶)。99mTc N-NOET显像提示转移灶17例(30个病灶)、良性病变4例(9个病灶)。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判断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76.92%,特异性61.54%,准确性73.08%,假阳性率38.46%,假阴性率23.08%,阳性似然比2.00,阴性似然比0.38。7例病理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良性病变者T/N,低于21例病理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99mTc N-NOET显像SPECT/CT检查判断DTC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效能较好,尤其适合Dx-WBS阴性、Tg阳性、B超检查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p N0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关系。以本院同期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n=62)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80)为对照。以CK20mRNA、MUC1mRNA为标志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 N0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情况。结果经病理学确认和CK20mRNA、MUC1mRNA检测,78例p N0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淋巴结微转移患者31例(39. 7%),非淋巴结微转移患者47例(60. 3%);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中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Hcy、Cys C、MMP2及MMP9、TIMP1和TIMP2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且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上述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淋巴结微转移患者(P 0. 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Hcy及Cys-C的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K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突变状态以及其与靶向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原发肿瘤及受累的淋巴结标本,进行KRAS和EGFR突变基因序列分析。150例中12例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经DNA序列分析发现EGFR基因突变后给予吉非替尼进行术前辅助治疗。结果150对(分别为原发灶和受累淋巴结)标本中,2例原发肿瘤和1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检测到KRAS突变基因,35例原发肿瘤和44例淋巴结转移灶中检测到EGFR突变基因。KRAS和EGFR基因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不一致的比率分别为6.7% (10/150)和8.7% (13/150)。1例原发肿瘤无EGFR突变的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后效果不佳。结论 NSCLC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和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一致,这对于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NSCLC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 mRNA)和肺特质性X蛋白基因(LUNX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膈淋巴结中的阳性率.方法 利用RT-PCR方法检测26例患者的123组淋巴结MAGE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结果 LUNX mRNA表达在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2.3% (52/123)和34.1% (42/123),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MAGE肺癌患者淋巴结四种LUNX mRNA未见表达.常规病理检查和RT-PCR检测MAGE和LUNX mRNA在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表达率为30.1% (37/123)和44.7% (55/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AGE mRNA是应用RT-PCR法检测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较好的分子标志物,与LUNX mRN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摄取值与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结肠占位患者69例,均行PET/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55例患者病理诊断为结肠癌,测定55例老年结肠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摄取值,并分析其与肿瘤标志物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PET/CT诊断图像特点为结肠壁增厚,代谢局限性升高;PET/CT的诊断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78.6%,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73.3%,正确指数为71.3%,诊断符合率为89.9%。老年结肠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在CA199、癌胚抗原(CEA)、CA424升高患者和CA199、CEA、CA424正常患者之间无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低于女性患者(P0.05);病灶垂直厚度≥1 cm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高于病灶垂直厚度1 cm患者(P0.05);有远处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分别高于无远处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老年结肠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肿瘤标记物CA199、CEA、CA242及病灶沿肠长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与病灶垂直厚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对老年结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肠癌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性别、病灶垂直厚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病灶垂直厚度正相关,与肿瘤标志物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特征,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地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胃癌全阴组和全阳组淋巴结的影像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T检出病理诊断为全阳组和全阴组的各组淋巴结共267个,其中阳性淋巴结有123个,阴性淋巴结有144个.如以平扫CT值≥25Hu或动脉期CT值≥70Hu或静脉期CT值≥80Hu为诊断阳性淋巴结标准,则阳性淋巴结的敏感性高达98.4%,阳性预测值为70.0%;特异性为69.3%,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螺旋CT对判断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作用.如以平扫CT值≥25Hu或动脉期CT值≥70Hu或静脉期CT值≥80Hu为诊断阳性淋巴结标准,则将大大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