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疫情期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与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的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确诊的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的 5 例 COVID–19 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并通过 1 例因疑似 COVID–19 但最终 确诊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继发 PCP 的患者,探讨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1)流行病学特点:多 数 COVID–19 患者有武汉旅游史,人群普遍易感;而 AIDS 继发 PCP 患者一般有冶游史,一般感染者为免疫缺陷患者。 (2)临床表现:两者均可以发热、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COVID–19 急性起病,普通型及轻型患者一般无呼吸困难。而 PCP 一般表现为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及严重的低氧血症。(3)实验室检查:两者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淋 巴细胞减低,炎症指标增高。(4)影像学特点:两者胸部 CT 均可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病变,COVID–19 病变分布一般 在外带胸膜下为主,而 PCP 表现为肺门为中心的分布的磨玻璃影,胸膜很少受累。(5)治疗转归情况:COVID–19 尚无特 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 PCP 对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PCP 与 COVID–19 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但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力状态、起病过程、胸部病变分布及治疗的转归情况仍存在着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惠州市 53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2 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 COVID–19 患者 53 例,按病情程度分为非重症组、重症组,对其一般资 料、实验室检查及肺部 CT 结果进行临床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 COVID–19 病情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持续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谷丙转氨酶、肺实变例数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胸部 CT 表现磨玻璃样变(GGO)共 47 例(88.7 %),肺实变 6 例(11.3 %)。 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肺实变是 COVID–19 进展为重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中性粒 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谷丙转氨酶可能作为 COVID–19 重症患者的早期预测指标,肺实变可能是 COVID–19 进展为重症的 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市确诊的 10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20 年 4 月 15 日前中山市报告的所有 COVID–19 确诊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描述性 分析。结果:10 例 COVID–19 患儿中,男 5 例(50 %),女 5 例(50 %),年龄 11 个月 ~ 14 岁,其中 2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临床分型为无症状感染型 2 例(20 %)、轻型 4 例(40 %)和普通型 4 例(40 %),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4 名患儿首次 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时身体无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4 例(40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7 例(70 %)血 乳酸稍高,3 例心肌酶(30 %)稍高,50 % 患儿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异常,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结节状或磨玻璃 影改变,下叶常见,10 例 COVID–19 患儿均治愈出院,肛拭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核酸阳性 反复、持续时间长。结论:儿童 COVID–19 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症状轻,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 异性,胸部 CT 有特征性改变,近期预后良好,流行病学史、核酸检测、胸部 CT 检查对 COVID–19 儿童的诊断有着重要的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清肺排毒方配合干扰素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40例轻症COVID–19患者,采用倾向性配对1:1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排毒方配合干扰素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乏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肺排毒方配合干扰素α治疗COVID–19效果确切,减轻炎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舌象及胸部CT的关系。方法 收集177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首发症状(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舌象、胸部CT等信息共同构建数据库。结果 伴有消化道症状者55例,无消化道症状者122例。舌色主要表现为红舌和青紫舌;舌形主要表现为胖大舌、齿痕舌;舌苔主要表现为苔黄、苔薄、苔腻。伴有消化道症状者中齿痕舌、苔黄、苔厚苔腻的占比高于无消化道症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消化道症状者比较,有消化道症状者出现双肺片状磨玻璃影较多,出现右肺磨玻璃影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部CT与舌象关系中,单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影的患者红舌占比相对最高,伴有实变的患者青紫舌占比相对较高;双肺散在磨玻璃影及双肺片状磨玻璃影患者主要表现为齿痕舌、胖大舌;各种不同的CT表现,均多数表现为薄黄腻苔。结论 COVID-19的病位在肺、脾;病理特点为毒、湿、热、瘀、虚,湿热贯穿病程始终。有消化道症状者湿、热的病理表现更明显,并迅速出现双肺的病理改变,病程进展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经螺旋CT诊断的继发性肺结核(n=30)和肺癌(n=30)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21例小叶中心可见直径2~4mm的结节影;空洞10例,7例单发空洞,3例多发空洞;薄壁空洞6例,厚壁空洞4例;肺实变8例;磨玻璃影14例;小叶间隔增厚7例;不典型结核瘤3例,怀疑周围性肺癌;合并胸腔积液5例,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合并纵膈、肺门淋巴结核5例。肺癌CT表现:肺内肿块21例,12例有放射状短毛刺,18例外壁呈分叶状,2例结节状钙化,5例空洞形成肺门肿块9例,胸腔积液6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淋巴结肿大12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5例。结论:螺旋CT在鉴别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88例恙虫病患者的胸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29例患者伴有胸部异常现象(33.0%),且多以小斑点状模糊影、肺门阴影增大及肺纹理增多为主,少数患者伴有肺出血、液面空洞、胸腔积液等症状。结论: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恙虫病的主要方法,影像学诊断为非特异性,但其是辅助诊断及判断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9例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9例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其中8例患者病灶呈多灶多肺叶肺部,其中以两肺下叶最为多见,仅有1例为单肺叶分布;6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联合大片状实变或单纯磨玻璃密度影;4例患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4例可见实变肺组织中可见充气支气管征;1例出现纵膈淋巴结肿大伴钙化;5例患者双侧少量或中度胸腔积液。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具有突出的影像学特征,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另外当患者出现胸腹腔积液表示病情严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对评估疗效、预后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肺炎1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典型病案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发病、发展、治疗及结局。结果患者治愈出院,退热时间为1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d。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方面,舌质由红转淡红,舌苔黄厚腻明显变薄。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转阴。CT影像学检查方面,肺部磨玻璃样影及絮片状较高密度影,范围缩小、密度减低,提示肺部炎症吸收。结论 "肺炎1号"治疗新冠肺炎重型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水肿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肺水肿43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43例中仅有胸部正位片20例,仅有CT片12例,既有平片又有CT片的11例。结果:心源性肺水肿24例;非心源性肺水肿19例,其中肾源性8例,高血压合并肺水肿3例,外伤后肺水肿2例,破宫产术后并发肺水肿2例,重症肺炎合并肺水肿2例,艾滋病并发ARS 1例,神经源性水肿1例。结论:典型病例肺部X线表现诊断价值较大,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在与其它肺弥漫性病变鉴别中CT检查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发现合并感染,也可更好显示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分析基于胸部CT和实验室多项检查对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为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征象及检出率的差异、实验室检查阳性率、治疗效果,分为诊断明确的涂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46例,不典型肺炎患者29例,筛选对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1)CT影像学表现:大片状肺实变影35例、磨玻璃斑片影46例、间质改变斑片影47例,单发块影15例,多发结节及块影20例,树芽征56例,空洞20例,总检出率依次分别为:46.7%、61.3%、62.7%、20%、26.7%、74.7%、26.7%;涂阴不典型肺结核组中磨玻璃斑片影、肺间质改变斑片影、树芽征的各检出率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检查:PPD、结核抗体、血沉在涂阴不典型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依次为:39.1%、76.1%、89.1%,不同程度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CT征象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难以诊断时,需重视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早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7日连续确诊的早期2019–nCoV感染的15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流行病学及基线特征:15例感染者的年龄30 ~ 73岁,平均(50.7±14.7)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93.3 %的患者有武汉旅居史或密切接触过武汉返深人员,均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40.0 %患者有慢性基础病及免疫力低下病史;(2)临床表现:发热为最常见占86.7 %,大部分为中低热。其次为咳嗽症状,流涕较少见占26.7 %,腹泻患者3例(20.0 %);(3)实验室检查:93.3 %的患者白细胞正常,未发现白细胞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占53.3 %;50.0 %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38.5 %的降钙素原(PCT)增高,且绝大部分为轻度增高;(4)影像学表现:肺部病变以单侧病变为主,双侧病变仅占45.5 %,90.9 %病变为磨玻璃影。1例为实变影患者,随访肺部影像进展同时伴淋巴细胞动态降低。(5)临床亚型分析:普通型为主,占73.7 %,轻型患者症状至确诊时间短于普通型。结论:深圳地区早期2019–nCoV感染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与武汉地区存在共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动态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对病情评估存在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总结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0年1月31日-2020年2月28日收住院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肺高分辨CT、检验等特点。治疗采用西药联合汤剂、针刺、拔罐、耳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①本次研究中患者男女比例相当,中青年患者居多,以输入性病例及家庭聚集性病例为主,潜伏期中位时间8.5d。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淋巴细胞降低,胸部高分辨CT多表现为双侧胸膜下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间质改变;②多见舌红、腻苔,疫毒闭肺患者病情较重,体温较其他两组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较其他两组低;③湿毒郁肺组与寒湿阻肺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毒闭肺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例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比较典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普通型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胸部影像学表现,但单纯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还需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螺旋扫描在胸部创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轻症胸外伤患者行常规剂量170mA和胸部低剂量30~150mA螺旋CT扫描,比较两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及病人接受辐射剂量。结果:在常规剂量170mA胸部螺旋CT检查中,9例胸外伤患者中1例患者未发现异常,3例发现肺局部挫裂伤,3例发现肋骨骨折,1例少量胸腔积液。在110mA以上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病变发现与常规扫描无差异。在低剂量90mA、70mA螺旋CT扫描检查中,病变发现同常规扫描无差异,图像质量略差但不影响诊断。50mA和30mA扫描,湿肺与伪影不能鉴别,肋骨骨折显示不清晰,不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70mA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对胸部创伤性病变的检查、诊断中,既能够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病人接受X线的辐射剂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胸部低剂量CT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15.
金亮  王耀光 《吉林中医药》2012,32(9):948-948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中医学多将其归属"悬饮"范畴[1],兹选取黄文政教授治疗胸腔积液验案1以介绍. 金某,女,42岁,2011年10月18日初诊.主因胸闷、憋气伴胸部隐痛来诊,曾于某医院住院治疗,查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2 000 mL左右),西医诊断为胸腔积液,经抗感染、胸腔置管引流治疗(引流胸水600 mL)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黄教授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CT误诊的8例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的原因,揭示其典型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分析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临床预防措施。结果 8例患者术前CT诊断为硬膜下血肿,首次钻孔引流术后3~5 d CT复查发现残存血肿下方见弧形低密度积液影,其中5例积液外缘可见线形分隔影,积液密度较脑脊液稍高,为16~25Hu;均被误诊为术后脑脊液漏造成蛛网膜下腔积液。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形成血肿内膜下积液为少见并发症,CT表现分隔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发热、咳嗽等症状和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胸部CT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胸部CT情况均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结论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显著升高,胸部CT明显吸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所致胸腔积液22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其余原因有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肺炎、肾功能不全等;恶性胸腔积液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EA水平、间皮细胞含量以及LD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积液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尤其要重视肿瘤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螺旋CT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胸部X线与螺旋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胸部X线及螺旋CT扫描对点片状与斑片状影、大叶或节段性实影、磨玻璃状改变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肺血管纹理改变检出率(18.75%)、薄壁囊腔影检出率(18.75%)显著高于X线(P0.05),而X线对类圆密影检出率(17.50%)、肋骨骨折检出率(63.75%)显著高于CT扫描(P0.05)。结论:胸部X线可作为临床诊断创伤性湿肺的有效手段,也是其诊断基础: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准确性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西安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安康市传染病医院截至2020年2月18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4例,均于入院第1天由两位研究者采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症候特征、舌象等信息,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进行辨证。结果:24例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在43岁左右,男性居多; 均有武汉居住、经停或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史,4例呈家庭聚集发病; 胸部CT以双肺磨玻璃改变为主者22例91.67%, 右肺下叶少许条索影1例4.17%,肺纹理增多增粗1例4.17%,其中双肺磨玻璃影合并单侧胸腔积液者2例8.33%,双肺磨玻璃影合并少量心包积液者1例4.17%; 合并基础疾病3例12.50%; 患者伴有咳嗽症状91.66%、发热62.50%、乏力45.83%、气短25.00%等症状; 舌象依次为舌淡红者50%、舌淡暗或暗37.50%,舌红12.50%; 舌苔依次为白(厚)腻66.67%、苔薄白12.50%、苔薄黄8.33%、苔黄腻12.50%; 证型寒湿郁肺证22例91.67%,疫毒闭肺证2例8.33%。结论:陕西安康地区新冠肺炎证候以寒湿郁肺为主,极少数病例有化燥、化热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