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生长抑泵联合肠外营养(PN)在小能手术切陈的晚期消化遁恶性肿瘤所敏肠梗阻患治疗中的作用和护理经验。方法 晚期消化道肿瘤所致肠梗阻患24例,应用生长抑素联合PN治疗,给予相应护理,并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9例缓解,15例症状得到控制;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显,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PN治疗能明显改善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肠梗阻患的不适症状和生活质量,而严密观察病情,正确及时的治疗,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用全营养混合液行长期肠外营养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4月至1992年3月,20例患者经中心静脉用全营养混合液行长期肠外营养治疗共6349天,每例行肠外营养83~2220天,平均322天。患者年龄17~86岁;共置上腔静脉导管60根,每根导管的静脉留置时间为1~18个月,平均为3.6个月;导管性感染的发生率为每537个留管发生1次。本文介绍了长期肠外营养的实施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孙田杰  金莹  赫金玲  路平 《护理研究》2008,22(3):620-62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择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术后病人接受常规周围静脉补液,Ⅱ组术后开始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对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0天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Ⅲ组病人术后体重和营养状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Ⅰ组病人术后呈负氮平衡,而Ⅱ组病人术后氮平衡状况迅速改善。[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肠外营养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刘以娟  朱丹 《护理研究》2002,16(11):635-637
肠外营养在 2 0世纪 70年代进入我国临床 ,现已经过近 3 0年的发展 ,在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而安全的应用 ,极个别医院已开始尝试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伴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旧方法的革新 ,相应的护理也不断革新以适应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肠外营养的护理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文中所述的肠外营养包括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1 肠外营养的应用范围  据报道 ,肠外营养主要为普外科各种大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病种涉及重症胰腺炎、各种胃肠肿瘤、肠炎性疾病、短肠综合征、肠瘘等 ,内科主要用于肿瘤放化疗病人、晚期肿瘤病人、慢性消…  相似文献   

5.
癌性肠梗阻患者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癌性肠梗阻患者由于消化道梗阻不能进食或仪能进食少量流质饮食,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远低于机体代谢的需要。而肿瘤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进一步增加;体内脂肪、蛋白储备大量消耗,患者晚期常出现严重恶液质。大约50%以上的患者全身衰竭是由营养不良导致的而非肿瘤本身。虽然对晚期肿瘤是否进行营养支持存在争议,涉及到法律、伦理等方面问题,但营养支持可改善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的生活质量。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曾对7例晚期肠梗阻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HPN)支持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顺铂加紫杉醇(PP)方案化疗的护理。主要从加强一般护理,突出毒副反应的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给药护理入手。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减轻了化疗的毒副反应,缓减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及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予以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各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29),低于对照组的37.9%(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5,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萍 《华西医学》2014,(10):1936-1938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给予全肠外营养的新生儿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将其行全肠外营养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儿营养状态较行全肠外营养前有明显改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了有效护理。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理是决定其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肠梗阻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液指标、代谢紊乱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率、肛门排气排便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消失时间或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CRP、TNF-α、血红蛋白、WBC等血液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糖异常、血钾异常及血钠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57.58%(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改善血液指标、代谢紊乱,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添加免疫营养配方的全肠外营养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37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6例和B组71例。A组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6小时后,开始为期7天的全肠外营养(TPN)治疗。B组治疗同A组,营养液成分加用富含ω-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ICU死亡情况、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新发感染情况)及炎症参数、营养指标及免疫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炎症参数较治疗前均下降;营养指标及免疫参数较治疗前上升。B组炎症参数较A组低;营养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B组免疫参数较A组高。B组ICU死亡率较A组低;B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新发感染发生率低。结论添加ω-3脂肪酸的全肠外免疫营养配方能降低毒症患者炎性反应与新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全肠外营养所致的肝脏损害——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光镜观察了5例胃肠瘘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之肝活检标本,肝之基本病变为淤胆,最先见于胞浆,继而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其他病变,如肝细胞变性;枯氏细胞增和,汇管区扩大和纤维及小胆管增生,以及小胆管周围炎等,均为长期淤胆之结果。临床有些酶异常先于病理改变,发病与TPN用量,使用时间及营养配方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3.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联用肠外营养治疗急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4 8例左半结肠梗阻急诊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 ,探讨术后应用肠外营养 (PN)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对照组 :1996年 7月—1998年 6月收治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5~ 6 6岁 ;脾曲结肠至直肠上段肿瘤致肠梗阻 15例 ,乙状结肠扭转1例 ,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外伤 2例 ,结肠外肿瘤侵及结肠 2例。 2 PN组 :1998年7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2 3~ 6 7岁 ;脾曲结肠至直肠上段肿瘤致肠梗阻 18例 ,乙状结肠扭转 2例 ,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外伤 4例 ,结肠外肿瘤侵及结肠 2例 ,老年便秘性肠…  相似文献   

14.
肠外营养支持已被公认为20世纪外科的重大进展之一。目前在基层医院需长期肠外营养的病例极少。2003年6月-2005年7月笔者对1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应用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诊外科患者术后全胃肠外营养和经肠营养的效果,探讨最有利于急诊外科患者术后营养和康复的措施。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急诊外科术后患者92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另一组进行肠内营养(EN组),共实施7d,均给予等热量、等营养物质的临床营养治疗。并检测手术7d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及恢复情况,检测两组的效果。结果术前TPN组和EN组的预后营养指数(PN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PN组和EN组的PNI值较术前均降低,且EN组降低得更多,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TPN、EN均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EN比TPN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在普外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普外危重患者分危重A、危重B、对照组。危重A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危重B组除常规治疗外加全肠外营养支持等,观察其治疗前后总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M、A及IL-6、SIL-2R的变化情况。结果:危重B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危重A组。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普外危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免疫功能,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EN)肠外(PN)联合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联合组(EN+PN)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剂免疫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第8 d与术前比较:PN组的体重下降明显(P<0.05),EN+PN组(联合组)的各组血清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肠道功能恢复、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PN组减少(P<0.01),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应用到全胃切除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研究发展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像临床营养这样取得如此巨大和有价值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是全肠外营养(TPN)的基石(building blocks),其作用是维持细胞结构,产生消化酶、激素和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20.
刘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8):2307-2308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以内江市东兴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炎症性肠梗阻患者22例为治疗组;以2009年1~12月收治的炎症性肠梗阻患者2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生长抑素奥曲肽;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及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3例(13.64%)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有9例(42.86%)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每日胃肠减压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07.23±65.48)mL/d和(6.82±2.51)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结合生长抑素能有效促进腹腔内炎症的消退、胃肠道动力的恢复,明显降低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