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影响着5%~10%的育龄期女性。PCOS具有临床复杂性和异质性,而其确切病因目前尚无定论。肠道微生物失调是PCOS代谢和生殖障碍的病因之一,PCOS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生殖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逐渐被发现。肠道菌群可以调节胆汁酸的代谢及转化,而胆汁酸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胆汁酸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胆汁酸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与PCOS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为排卵功能障碍、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PCOS的临床特征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其发生发展与脂肪组织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脂联素是脂肪组织来源的脂肪因子,目前多项研究显示,在PCOS患者及DHEA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中脂联素的水平显著降低,而脂联素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炎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激素合成、代谢、炎症等方面阐述脂联素在PCO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以期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主要以排卵障碍、卵巢多囊样改变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探索PCOS,从而更好地了解PCOS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本文收集近年基于NMR技术的代谢组学在PCOS应用的文献,总结了NMR代谢组学在PCOS的近期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以排卵障碍,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主要作用是结合睾酮和雌激素,调节性激素在血中的浓度。本文对SHBG基因表达水平与PCOS,SHBG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妊娠糖尿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远期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以排卵障碍、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在蛋氨酸循环期间形成的含硫氨基酸,最新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PCOS密切相关,影响着PCOS的卵母细胞质量、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并且是其远期并发症如不良妊娠结局、心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综述近年Hcy与PCOS的相关研究,旨在为PCOS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表现、持续性无排卵以及卵巢多囊样改变等。近年来发现肥胖与PCOS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对脂肪细胞的内分泌作用进一步了解,逐渐认识到脂肪所产生的脂肪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PCOS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国内外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新发PCOS女性,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PCOS组(n=11)和NIR-PCOS组(n=10)。选择同期在毓璜顶医院体检中心行孕前检查的年龄匹配且排卵正常的女性为对照组(HC组,n=11)。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直肠拭子取样,扩增细菌的16S rRNA V3-V4片段然后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各组对象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健康女性,PCOS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表现为多样性降低(P<0.05),菌群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01),厚壁菌门显著减少(P<0.01);IR-PCOS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NIR-PCOS组患者(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也显著高于NIR-PCOS组患者(P<0.001)。菌群中弯曲杆菌、拟杆菌门、脱硫杆菌门和睾酮、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之比、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肿瘤坏死因子、血脂紊乱程度呈正相关,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则与之呈负相关,其中弯曲杆菌和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之比、变形菌门和体质量指数、绿弯菌门和血清总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伴IR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更加明显,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加重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患之一。近年来,利用蛋白质组学对PCOS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对PCOS患者的血液、卵巢、子宫内膜、骨骼肌、卵泡液、颗粒细胞、脂肪组织以及T淋巴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早期诊断与对因治疗PCO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较正常女性要高,其在PCOS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在PCOS诊断中AMH与卵巢多囊样改变有相似的诊断价值。同时,有不少研究发现AMH与PCOS的很多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存在相关性,并影响PCOS生育结局。本文就PCOS中AMH的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还存在过度早期卵泡发育和减弱的优势卵泡选择。抗苗勒管激素(AMH)主要表达于次级、窦前和小的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由于血AMH水平与PCOS卵泡发育障碍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近十几年来两者间的研究渐趋深入,现将AMH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指标、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这种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microRNAs(miRNAs)作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一种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能够抑制靶mRNA转录、翻译或剪切靶mRNA并促进其降解,具有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PCOS患者的血液、卵巢组织、外泌体中异常表达miRNAs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COS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伴多种代谢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无排卵性月经异常及高雄激素血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与PCOS的发病过程相关,IR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IR所产生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在欧美男性泌尿系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1。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遗传及代谢两大因素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可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联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变化导致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调控表观遗传状态的酶活性改变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前列腺癌在肠道菌群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探讨肠道菌群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妇女的内分泌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主要特征之一,高雄激素水平可能会导致卵泡闭锁,但雄激素生成机制的改变尚不明确,可能依赖于多个传导通路的相互作用.明确PCOS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为PCO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为临床特点。由于PCOS的病因复杂,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在PCOS患者体内,一些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由此推断,PCOS的发生可能与慢性炎症有一定的相关性。除此之外,PCOS的炎症状态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疾病等一些预后较差的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炎症因子与PCOS的相关性做一综述,为探究PCO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线索,为PCOS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流产(RSA)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遗传、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免疫因素、子宫发育异常、血栓形成倾向、感染、精液质量和生活方式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持续性无排卵、多卵泡不成熟、雄激素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PCOS患者RS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0%~40%的PCOS患者存在自然流产史。目前,PCOS患者易发生RSA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高黄体生成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高泌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等有关。本文从上述方面对PCOS患者发生RSA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组以内分泌代谢紊乱为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月经稀发、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卵巢多囊样改变。PCOS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这主要和PCOS患者体内各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系统损伤有关。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之一,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COS患者往往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这可能是导致PCOS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PCOS患者体内HCY水平升高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就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候群。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单用一种药可以改善PCOS的所有症状,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严重PCOS促排卵治疗无效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于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对PCOS不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以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 PCOS 患病率为5%~10%[1]。PCOS存在胰岛素抵抗( 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高雄激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肥胖等代谢异常。虽然目前有针对不同情况的PCOS的内分泌药物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对PCOS的肥胖效果不佳[2],且存在症状反复的可能性。同时肥胖的远期并发症也将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因此,减轻体重对PCOS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但实际上很多患者依靠运动、节食等方法减重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探讨手术减重对PCOS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减重手术治疗PCOS的代谢效果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陈彤  刘新敏 《生殖医学杂志》2022,(11):1607-16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具有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早晚期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PCOS患者普遍存在血管异常,主要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生成异常等方面。血管异常可以参与PCOS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肠道菌群失调、炎症等多个病理环节的发生发展,也是PCOS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早期征兆。因此,本文就血管异常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探寻有效的PCOS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