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唐政,俞雨生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过去的20多年中,糖尿病ESRD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转变,腹膜透析(PD)成了血液净化治疗该病中的...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由于使用含糖透析液,透析过程中蛋白丢失、容量超负荷等问题,导致糖尿病肾病PD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PD患者更易出现血糖控制不佳、脂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营养不良、感染和微炎症等并发症。因此在ESDN患者中使用PD并不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3.
正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慢性肾脏病的起病隐匿、知晓率低,许多ESRD患者在就诊时病情重并且需要紧急起始透析治疗。目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血液透析(HD)是主要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CVC的使用会显著增加ESRD患者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不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近些年来,紧急起始腹膜透析因为不需要重新建立血管通路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CVC的HD所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85例。老年组(≥60岁)38例,中青年组(﹤60岁)47例。记录基线各项临床指标,对所有腹膜透析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生存和转归情况,以及退出透析和死亡的原因及相关理化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血生化指标:〔血浆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血色素、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及残胃功能(KT/V)等〕,各项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状况、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老年组有1例患者在随访19个月时因脑出血死亡,1例因胸腹瘘退出,中青年组有5例患者因行肾移植而退出,1例因腹股沟疝退出了腹膜透析。两组相关理化指标比较,在血浆白蛋白、空腹血糖、舒张压、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激素、KT/V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在脑血管意外(13.9%vs4.9%)、肺部感染(47.2%vs 24.4%)、腹腔感染(61.1%vs 31.7%)上发生率显著多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老年终末期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不如中青年,但并不表明老年患者不适于腹膜透析,而应该探索适合老年终末期患者的腹膜透析模式。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  邹洪斌  陈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51-1352
目的 比较老年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疗效。方法 观察51例老年DNESRD(HD31例和PD20例)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血脂、体重、尿量、超滤量、肾功能变化,分析透析充分性及临床转归。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重、尿量、血压均下降,其中体重和尿量下降以HD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BUN、Cr、K、P下降,以HD组BUN、Cr下降更明显(P〈0.05);PD组治疗后血脂升高;两组治疗后RBC、Hb、TP、ALB上升,其中PD组RBC、Hb上升更明显(P〈0.05);HD组透析充分性(KT/V)更佳,每周超滤量较PD组多,但残余肾功能下降更快;HD组存活时间较PD组长,但脑出血、心脏病发病率较PD组高。结论 HD和PD是治疗DNESRD的两种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优缺点,其中HD较PD治疗更充分,但对于有严重心脏病或脑出血的病人应首选P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HD)治疗因腹膜透析(PD)欠充分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PD中心11例PD治疗不充分的ESRD患者,改用PHD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透析充分性、营养指标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透析时年龄50.6±16.5岁(23~74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81.8%),糖尿病肾病2例(18.2%)。PHD前的平均行PD治疗3.1±1.2(1.2~4.4)年。经过PHD治疗后患者食欲改善,饮食限制减少;所有患者的不安腿症状得以改善;皮肤瘙痒不同程度减轻。小分子物质清除率增加,每周尿素Kt/V由1.54±0.2增至1.96±0.4(P<0.05)。血浆白蛋白由39.4±4.1 g/L升至40.7±3.8 g/L(P>0.05);血红蛋白由86±10 g/L升至96±13 g/L(P<0.05)。结论:PHD能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态,可作为一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将一定量腹膜透析液灌入腹腔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又部分或全部引流出腹腔的过程,称为一个腹膜透析周期.每个腹膜透析周期包括流入期、留腹期和流出期.流入期为腹膜透析液经过透析管路系统进入腹腔的时间,一般1~2 L透析液的灌入时间仅需要5~10分钟;如灌流时间长,很可能是透析导管出现故障[1-2].留腹期是腹膜透析液在腹腔内的停留时期.流出期指透析液经过透析导管从腹腔内引流出来的时间,一般1~2 L透析液引流完毕需10~15分钟.如果流出期延长,应检查引流管路是否通畅,透析导管是否移位或其他障碍[3-4].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需行透析治疗时常有不少并发症,故透析方式的选择是一重要问题。我院自1990至1997年的资料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58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者26例,中位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常见临床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十年来,糖尿病肾病所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ease,ESRD)在我国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绝大部分需要接受透析治疗,但这类患者究竟采用何种透析方式最为合适,以及透析方法对这类患者的远期预后有何影响一直未有定论。尽管从理论上讲,腹膜透析(PD)由于无需做动静脉瘘,故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负荷较血透要小,而腹腔中注射胰岛素使血糖的控制更加简便和符合生理,还因为PD过程中机体内容量波动较小,多数患者的内环境相对稳定,更利于其耐受,所以临床上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更适用PD方式。但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行腹膜透析,B组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透析后6个月,A组的空腹血糖为(6.27±0.85)mmol/L,B组为(6.44±0.91)mmol/L,两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心血管疾病(CvD)(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已成为影响腹膜透析(PD)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PD中心统计,在所有PD退出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占患者掉队率的50%以上,与其他中心报道基本类似.因此,如何预防或延缓CVD已成为改善PD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谈PD模式选择在改善CVD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PD)及血液透析(HD)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以便为临床选取适当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131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HD组(58例)和PD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生存率和死亡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大于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PD组明显增多(P〈0.01)。透析第1、第2年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3、4年PD组死亡率大幅上升,显著高于HD组(P〈0.01)。HD组18例死亡患者中,年龄大于65岁者4例(22.2%);PD组29例死亡患者中,年龄大于65岁者17例(5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D组死亡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病变(占38.9%),PD组死亡主要原因为感染(占34.5%)。PD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均高于H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D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钾明显低于HD组(P〈0.01)。结论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适于PD,但PD组患者2年以上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HD组,尤其是大于65岁高龄糖尿病患者PD死亡率明显上升。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残余肾功能(RRF)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患者(RRF)生存质量及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膜透析(PD)患者的RRF逐渐下降或丢失使患者出现透析不充分的临床症状.此外,腹膜超滤功能衰竭也是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如选择每日PD联合1次/周血液透析(HD)的治疗方案,既可达到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目的,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本文就PD联合HD治疗终末期肾病这一新疗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延缓糖尿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其他合并症的进展、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以往认为,腹腔内注射胰岛素比皮下更好,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皮下应用胰岛素。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接受腹透治疗的糖尿病ESRD患者胰岛素的应用方案,探索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 ( P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替代疗法 ,透析充分与否 ,直接关系到患者 PD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目前腹膜平衡实验 ( 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是国际上通用的确定腹膜转运特性的方法 ,可作为临床制定及调整 PD方案的依据。近年来 ,我科对 2 5例 PD患者进行了 2 8次 PET。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5例均为正在进行的 PD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其中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44~73岁 ,平均 5 1 .5岁。透析时间 1~ 48个月 ,平均 6.42个月。原发疾病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1 0例 ,糖尿病肾病 6…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治疗体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糖尿病肾病 (DN)发展到终末期的过程是可以延缓但是不可逆的。2 0 0 3年Wrenger等报道 ,透析患者DN占 36 %,主要为 2型糖尿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ESDN)的治疗方法是肾脏替代。1 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  开始替代治疗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 (GFR) <15ml/min。但患者有明显的水钠潴留、电解质代谢紊乱、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和高血压、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时应提早透析 ,特别是腹透 (不影响残余肾功能 ,根据病情掌握剂量 ,甚至病情缓解可以停透 ) ,我们的经验表明 ,这是挽救生命及时和有效的措施。有作者主张ESDN的一体化治疗应首先选择腹膜透…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临床一类常见疾病。据统计,全球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透析的人数已由1990年的42.6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06.5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余万人。目前尚无全国范围人群统计资料,根据200万城镇人口的统计调查结果推测,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病率约为568/10万旧。CKD如此高发,除与环境等外界因素有关外,还与本身结构特点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在西方国家,DKD已经成为尿毒症的首要病因,在我国DKD也是导致尿毒症的重要病因,根据全国27个省、市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共有102,863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其中19%的病因为DKD[1]。同其它病因患者相比,DKD者预后相对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数量快速增加。腹膜透析(PD)因其居家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独特优势在老年ESRD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然而老年ESRD患者多种并发症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直接影响PD患者生存;此外,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认知功能低下可增加腹膜炎发生率及PD技术失败率。针对老年ESRD患者PD治疗的特殊性,应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对于缺乏独立操作能力的老年患者,借助家庭或社会支持提供PD帮助。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改善老年PD患者生存率,并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接受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性,分析接受HD和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接受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HD组和PD组,比较两组左心结构指标(LAD、IVST、LVDd、PWT、LVMI)、功能指标(LVEF、E/A)、左心室肥厚患病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HD和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PD组比较,HD组LAD、LVDd、PWT、LVMI高(P均<0.05),左心室肥厚患病率高(P均<0.05).低甘油三酯、高收缩压是接受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低血清白蛋白、高舒张压、女性是接受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接受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均存在心肌重塑;与接受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比较,接受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更严重,左心室肥厚患病率高.接受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甘油三酯、高收缩压;接受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血清白蛋白、高舒张压、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