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中隔黏膜P物质(SP)、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n Receptor Positive,ER+)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及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变化,以研究脾气虚证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为变应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组),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综合因素再加上卵清蛋白建立大鼠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气虚AR组)。取该2组和健康大鼠血清行组胺检测,并取鼻中隔黏膜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动物鼻中隔黏膜SP、ER+细胞表达。结果SP、ER+在2组动物中的表达均增高,与AR组相比,脾气虚AR组鼻中隔黏膜SP表达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2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鼻黏膜ER+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结论SP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鼻黏膜ER+可能与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病情加重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变应性鼻炎(AR)脾虚湿困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组、变应性鼻炎组(AR组)、脾虚湿困变应性鼻炎组(PAR组),每组8只。空白组仅予常规饲养,AR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OVA生理盐水溶液局部滴鼻激发”构建AR模型,PAR组除施加AR组造模方法外,另外采用“恒温恒湿箱饲养+冷番泻叶水浸液、猪油灌胃+隔日禁食”的多因素复合方法建立AR脾虚湿困证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鼻部症状;测量脾指数、腹围指数;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旷场实验(OFT);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HE染色观察鼻黏膜、肝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通道蛋白5(AQP5)、AQP8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和AR组比较,PAR组在证候学上出现AR脾虚湿困证的症状与体征,擦鼻、喷嚏、流涕症状更显著,体质量增长缓慢,腹围指数、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生理盐水喷雾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中药鼻炎喷剂鼻腔给药治疗,采用鼻腔在体灌流方法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经卵清蛋白激发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鼻炎喷剂各剂量组均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结论:鼻炎喷剂可能通过降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鼻塞、流涕等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蒜素穴位注射是否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涂片、鼻黏膜切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能否改善临床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大蒜索穴位注射组、大蒜素肌肉注射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模型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的治疗,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鼻腔分泌物涂片和鼻黏膜切片EOS计数以及疗效比较四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穴位注射可以减少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鼻黏膜中EOS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付文洋  谢慧  熊大经 《中医药学刊》2010,(12):2486-2489
目的:观察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4,6(IL-2,4,6,)mRNA的表达,探讨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法和卵清蛋白加饮食不节法分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模型组)和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虚AR模型组),分别取鼻黏膜组织,RT-PCR检测IL-2,4,6,mR-NA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L-2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IL-4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4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IL-6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6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但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IL-2表达明显降低,IL-4,6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说明IL-2,IL-4,IL-6活性表达水平可能是脾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敏感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鼻敏感方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d-1),氯雷他定组(1.67 mg·kg-1·d-1),共6组,每组8只。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细胞因子水平,观察鼻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方各剂量组及氯雷他定组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明显减轻(P0.01),鼻黏膜炎症程度减轻(P0.05),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P0.01)。结论鼻敏感方可显著改善大鼠鼻部症状,减轻鼻黏膜炎症程度,影响IL-4、IFN-γ水平,对AR病理模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AR)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的特点。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肺气虚AR组、脾气虚AR组、单纯AR组)与空白对照组,以相应造模方法先后建立中医证型以及证型AR复合模型。并通过证型评估、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学评分、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P物质(SP)与血管活性肠肽肽(VIP)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积分光密度值测定,对各组大鼠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证型造模后,肺气虚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升高,脾气虚模型组大鼠提质量增幅明显降低。AR复合模型建立后,各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黏膜HE染显色示肺气虚AR组炎性细胞浸润、脾气虚AR组黏膜下腺体扩张较其它组更加明显;神经肽免疫组化显示肺气虚与脾气虚AR模型组分别在SP、VIP出现高水平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AR复合大鼠模型之间鼻腔黏膜神经源炎症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蕾  张路  杨斌  赵乐 《北京中医药》2018,37(8):771-774
目的研究玉蝉卫肺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形态及Ig E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健康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给药21 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取腹主动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 E含量;取鼻黏膜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Ig E因子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血清Ig E含量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玉蝉卫肺丸中剂量组血清Ig E降低最明显。(2)鼻黏膜病理形态:模型组大鼠鼻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较多浆细胞浸润;各治疗组鼻黏膜病变明显改善。(3)鼻黏膜免疫组化检测,空白组Ig E呈低度表达状态,模型组Ig E呈强表达状态,各治疗组Ig E呈中度表达状态。结论玉蝉卫肺丸可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及血清Ig E含量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炎敏对动物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成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模型 ,局部涂抹鼻炎敏 ,观察鼻炎敏对动物炎症模型的影响 ;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将鼻炎敏灌胃给药 ,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用不同剂量的鼻炎敏及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P <0 .0 5或 0 .0 1)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 ,模型组鼻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 ,并伴肥大细胞脱颗粒 ;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鼻炎敏滴鼻剂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作用 ,且能效地抑制炎症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的汇聚 ,稳定了细胞膜 ,防止其脱颗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是否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方法中药组及模型组大鼠于第1、7天腹腔注射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BN大鼠致敏;中药组大鼠第8~17天灌服中药别敏混悬液;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的Evens blue的浓度,以观察中药别敏对该模型鼻黏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中药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别敏具有明显改善致敏BN大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作用。表明别敏具有缓解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杜启雪  王仁忠 《中成药》2023,(5):1658-1661
目的 探究鼻敏康合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OVA-sIgE、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0.9 mg/kg)以及鼻敏康合剂低、中、高剂量组(2.53、5.06、10.12 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周。采用叠加量化法记录各组大鼠症状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免疫组化及RT-qPCR法检测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症状积分,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鼻敏康合剂各剂量组症状积分,血清IgE、OVA-sIgE、AQP5水平,鼻黏膜AQP5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且鼻敏康合剂各剂量组与氯雷他定组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敏康合剂可通过抑制IgE、OVA-sIgE、AQP5表达,改善鼻腔局部水液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凉血祛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IL-4、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9.45 g/kg)、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18.9 g/kg)、氯雷他定组(0.9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双侧鼻腔滴鼻激发制备AR大鼠模型。于第22天起,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鼻黏膜组织,观察一般情况及鼻部症状评分;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形态学改变;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4、IFN-γ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干预后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及氯雷他定组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P0.05,P0.01)。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鼻黏膜损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凉血祛风颗粒可以有效缓解AR大鼠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减轻鼻部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IL-4和增强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通窍止鼽汤对变应性鼻炎sD大鼠鼻黏膜及外周血中EOS数量、血清IgE和组胺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纽、模型组、对照纽和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和热灭活百日咳杆菌为致敏原,对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mL/只;对照组灌服辛芩颗粒6g/kg;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中药液8.75g/kg、17.5g/kg、35g/kg;以上用药均1次/d,共14d。测定大鼠鼻黏膜和外血中EOS数量、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结果:通窍止鼽汤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均能减少EOS数量;降低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通窍止鼽汤能有效抑制EOS活化,减少IgE合成与组胺释放,减轻鼻黏膜炎症浸润,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清开消炎方对卵清蛋白(OVA)致大鼠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以OVA为致敏原建立大鼠AR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清开消炎方高、中、低剂量组,鼻炎康组,藿胆丸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测定其血清总IgE水平及组胺含量、鼻分泌物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同时,观察鼻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 清开消炎方各剂量组动物鼻瘁、喷嚏、清涕、EOS浸润明显减轻,鼻黏膜厚度变薄(P<0.01);血清总IgE以及组胺水平降低.结论 清开消炎方能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对AR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鼻凝胶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呼吸区鼻黏膜形态及肌醇需求酶1α(IRE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0只Hartley品系、鼠龄为2~3个月健康普通级豚鼠,雌雄各半。采用简单数字随机及性别、体重的分层随机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醒鼻凝胶滴鼻剂低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中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高剂量组、雷诺考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以卵清蛋白构建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于造模第16天起,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滴鼻,醒鼻凝胶滴鼻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6.88 mg/kg、13.76 mg/kg、27.52 mg/kg醒鼻凝胶滴鼻剂滴鼻,雷诺考特组给予20μg/kg雷诺考特滴鼻,均2次/d,连续11 d。干预结束后,取各组豚鼠呼吸区鼻黏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取鼻黏膜、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下模型组豚鼠呼吸区纤毛柱状上皮表面微绒毛、纤毛结构缺失,排列混乱,方向不一致,且柱状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宽;醒鼻凝胶滴鼻剂中剂量组豚鼠呼吸区纤毛传输系统有改善;醒鼻凝胶滴鼻剂高剂量组和雷诺考特组柱状上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纤毛生长较好,排列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可见腺体分泌细胞。模型组豚鼠鼻黏膜、肺组织中IRE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豚鼠鼻黏膜、肺组织中IRE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鼻黏膜中的IRE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醒鼻凝胶滴鼻剂给药浓度呈负相关。结论醒鼻凝胶滴鼻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变应性鼻炎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纤毛,其可能通过调节鼻黏膜及肺组织中IRE1α蛋白的表达发挥减轻气道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敏方对肺脾气虚变应性鼻炎(AR)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探讨鼻敏方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7组:正常组,AR组,肺脾气虚AR组,鼻敏方低剂量2周组和4周组、鼻敏方高剂量2周组和4周组。正常组不干预,AR组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建立AR疾病模型;其余5组大鼠除了以烟熏及番泻叶冷服泻下建立肺脾气虚证候模型外,还与AR组同期接受OVA致敏建立AR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鼻敏方组分别予低剂量鼻敏方(11. 3 g·kg~(-1))干预2周和4周,高剂量鼻敏方(22. 6 g·kg~(-1))干预2周和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QP5 mRNA表达水平。结果:AR组大鼠出现典型AR症状,肺脾气虚AR大鼠同时出现典型AR症状及肺脾气虚症状,鼻敏方干预后AR症状及肺脾气虚症状表现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AR组及肺脾气虚AR组出现典型的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 0. 05),NF-κB和AQP5蛋白表达上升(P 0. 05),IL-1β,TNF-α,IL-6和AQP5 mRNA表达上升(P 0. 05);与AR组比较,肺脾气虚AR组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更严重,胞核NF-κB蛋白表达上升(P 0. 05),TNF-α,AQP5 mRNA表达上升(P 0. 05);与肺脾气虚AR组比较,鼻敏方干预组鼻黏膜组织病理损伤改善,NF-κB和AQP5蛋白表达下降(P 0. 05),IL-1β,TNF-α,IL-6和AQP5 mRNA表达下降(P 0. 05);与鼻敏方低剂量2周组比较,鼻敏方高剂量4周组胞核NF-κB蛋白表达下降(P 0. 05)。结论:与AR大鼠比较,在相同致敏原刺激下肺脾气虚AR大鼠病情更严重;鼻敏方可治疗AR并能减轻腺体过度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降低AQP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合剂对肺肾阳虚型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IgE及肺肾组织中cGMP的影响。方法:造模采用文献方法,烟熏加寒冷刺激制备肺阳虚模型大鼠,后期并予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制备肺肾阳虚模型大鼠,再采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及鼻部滴注制备肺肾阳虚性过敏型鼻炎模型大鼠,以高、中、低不同剂量的补肾温肺合剂予模型大鼠连续灌胃7d,取血清及肺、肾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及肺、肾组织中的cGMP。结果:高剂量的补肾温肺合剂能降低肺肾阳虚型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IgE含量(P0.05),能降低模型大鼠肺、肾组织cGMP含量(P0.05),中、低剂量的补肾温肺合剂对模型大鼠血清IgE、肺肾组织cGMP无明显影响。结论:高剂量的补肾温肺合剂对肺肾阳虚型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总IgE、IL -4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对wistar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制模 ,96只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穴位刺血治疗组(24只)、白芥子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24只)、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对照组(24只)和模型对照组(24只)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24只)。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结果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IL-4含量和血清总l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1)。穴位刺血治疗后外周血IL-4含量明显降低 ,血清总IgE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1) ,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结论 :穴位刺血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对外周血IL -4含量和IgE水平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气通窍方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与氢氧化铝[Al(OH)3]联合致敏建立AR大鼠模型。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4.38 g/kg、28.76 g/kg、57.55 g/kg的剂量灌胃给予补气通窍方药液,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各组灌胃容量均为4 ml/d,连续给药7 d。给药后每天观察大鼠喷嚏、抓鼻的次数及流涕情况,末次灌胃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的浓度,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病理学检查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呼吸区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IgE水平明显升高(P<0.01),鼻黏膜组织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补气通窍方中、高剂量组第2 d~第7 d的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