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推拿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阐述“筋骨平衡”对维持颈椎“筋柔骨正”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颈椎筋骨系统的“骨张筋,筋束骨”作用受限和颈椎经筋软组织及骨骼生物力学异常改变的情况,综合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在“理筋”“微调骨”的调衡作用下恢复颈椎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重塑筋骨平衡,以期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和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椎体动态、静态平衡紊乱,静态平衡为颈椎内源性平衡系统,动态平衡为颈椎外源性平衡系统,两者共同维持颈椎的力学平衡,这与中医学认为的“筋骨平衡”具有相似性。量化定位角度牵引法作为临床常见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规范牵引角度恢复颈椎力学平衡。我们通过探讨“筋骨平衡”理论与椎体动态、静态平衡的相关性及量化定位角度牵引法中的生物力学机制,对量化定位角度牵引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筋骨平衡"理论由平乐郭氏正骨最先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指导骨科疾病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颈神经根受刺激、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推拿手法是临床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一种保守治疗办法。近年来学者们以"筋骨平衡"理论为支撑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法要点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这一理论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房晓阳  王楠  谢林 《陕西中医》2022,(12):1771-177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脊柱退行性疾病,属于筋骨疾病范畴,其治疗方式多样。中西医联合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系是采用经皮内窥镜技术,秉承中医“筋骨并重”“筋出槽,骨错缝”“动静结合”等理念,以筋骨关系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为主导,将筋骨理论应用于经皮内窥镜微创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及术后康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与骨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的动静态稳定结构,保证人体筋骨健康。“筋骨平衡”是腰椎的生理状态,“筋骨失衡”即“筋出槽”和“骨错缝”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基本病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是指导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原则。对于以腰部周围软组织劳损、痉挛、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筋出槽”和以腰椎曲度改变、椎间关节失稳、椎体发生位移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骨错缝”,通过运用理筋类手法和调整类手法可以重构腰椎“筋骨平衡”的状态。因此临床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诊疗中应树立“筋骨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筋骨理论源于《内经》,并贯穿中医推拿学科发展过程之中。"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学关于脊柱伤病的主要病理认识及理论核心,现代研究为中医学筋骨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部分证据。筋骨理论有效指导了脊柱关节等伤病的中医推拿临床,同时筋骨评估作为中医推拿触诊检查的主要内容,不仅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也是指导选择推拿手法和治疗部位的核心环节。进一步梳理筋骨理论的发展脉络,探析筋骨评估的理论依据,可为中医推拿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刀作为一种新中医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前期颈椎病兔实验研究,从颈椎病的中医病机"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和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理论入手,结合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理论,分析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颈椎病的力学机制,为针刀基础研究、颈椎筋骨理论和颈椎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颈椎病已成为临床上的高发病,并有呈低龄化的趋势,故加强对颈椎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团对尝试设计一种具有防治两用的颈椎病治疗仪。方法将中医经络推拿理论与现代颈椎生物力学理论相融合,发挥现在颈椎治疗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一方面采用间歇进行式类推拿手法,即通过设定程序控制模拟人手推拿的治疗方式,这也是本作品的创新之处。另一方面结合中药疗法、热疗、穴位疗法于一体,对颈椎不适的部位进行持久、稳定的刺激,从而起到安全、有效的防治作用。结果本作品在设计上对于颈椎病症状较轻的患者能起到预防及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的作用,同时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以延缓病情的发展。结论这种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与西医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颈椎中医防治仪很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值得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颈部肌肉功能异常产生异常的颈部应力环境,使椎体、间盘、小关节所受应力增加,导致间盘突出、椎体及小关节的骨质增生、周围韧带肥厚钙化等而引起颈椎病.从中医学筋骨理论来说,颈椎病属于筋伤导致的骨病,初期为筋伤,中后期筋伤伴有骨病,筋伤贯穿颈椎病的始终.然而临床指导颈椎病正骨的理论较多,指导颈椎病颈项部筋伤的理论却较少,颈椎病的颈项部筋伤在手法治疗中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介绍“三分法”指导颈椎病颈项部筋伤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探讨应用“三分法”治疗颈项部筋伤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机理.以期大家对颈椎病的筋伤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提高颈椎病手法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回顾2009年5月之前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166例患者的痊愈率为39.76%,总有效率为90.96%。对照组166例患者的痊愈率为21|08%,总有效率为64.46%。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匀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中医正骨推拿加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继红教授以筋骨同治思想指导临床筋伤痛治疗,创立筋骨一体治疗法;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用于推拿临床,治疗时间节律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病理改变选择施术方法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筋骨""以筋养骨""骨正筋柔"等方面丰富"筋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起着巨大作用,通过对中医拔伸按压手法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研究分析,探讨在拔伸按压手法作用下,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及周围软组织之间的"筋骨失衡"状态的力学平衡恢复发生机制。同时明确在应用拔伸按压手法中所体现的"筋骨并重""筋骨平衡"的理论与生物力学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筋骨并重"理论体系,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8):1120-1121
通过对《黄帝内经》"骨强筋弱"理论的阐述,从"筋骨"为机体生理状态下动静平衡之整体方面,说明筋与骨之间的内在关系。浅析了"骨强筋弱"是机体相对的一个状态,并不是绝对的。将中医的"筋"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的"筋"相区别。并以颈椎病为例,运用现代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概念,解释其涵义,介绍沈卫东教授根据此理论总结的临床经验方"项八针"针刺方法,用于指导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针刺穴位(哑门、大椎、项三针)的不同作用,并探讨如何调整"筋骨"的关系,改变"筋强"的状态,恢复"骨强筋弱"正常生理状态,重塑"筋骨"平衡的状态,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张博星  党建军  贾承明  伍均  郑宇 《陕西中医》2021,(12):1752-1755
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五代。其中,颈椎病治疗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奠基期“筋骨并重”学术思想主要为朱氏手法,包括推椎法、背伸折顶法、旋颈法; 发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学术思想主要为前屈牵引旋转法; 成熟与拓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调补肝肾”学术思想主要为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党氏手法),并口服展筋丹或颈眩方,配合颈椎静力对抗功能锻炼、枕头高度个体化选择。通过梳理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传承脉络及对颈椎病的认识、治疗思路,本流派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传承特色的颈椎病诊疗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脊柱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其中手法是DLS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疗效显著。基于西医认为的DLS是因脊柱系统不稳定所致,而脊柱的稳定性是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的联合作用,以及中医骨伤学认为其病机为“骨错缝、筋出槽”的筋骨失衡观点,赵明宇主任医师将中医经络学理论、现代解剖学理论与DLS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腰腹联合”手法治疗DLS。赵明宇主任医师认为“脊柱稳定性”与“筋骨平衡”具体而论是以筋(肌肉)、骨(椎体)为主,即“筋骨并重”;筋(肌肉)不仅仅为腰背部的,腹部肌群亦尤为重要。“腰腹联合”手法治疗DLS患者的根本目的是恢复其筋骨平衡,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具体操作是以调节滑脱椎体,改善腰、腹肌群,恢复筋骨的平衡等为关键途径。文章从中西医对DLS的认识、“筋骨并重”理论的概述、“筋骨并重”在“腰腹联合”手法治疗DLS中的应用分析、“腰腹联合”手法治疗DLS的具体应用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以期为临床手法治疗DLS诊疗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颈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渐呈年轻化、职业化趋势,易反复发作,常困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持颈椎稳定的颈椎周围筋肉系统病变常为颈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且随着针灸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家越来越重视在临床上以经筋理论为依据来治疗颈型颈椎病,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将结合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颈“筋”作用探讨经筋理论与颈型颈椎病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柔性筋骨调衡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及ND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结论柔性筋骨调衡术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NDI评分,其疗效与传统中医推拿手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正>朱立国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正骨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临证遵从中医整体观,从脊柱生物力学和生态平衡角度考虑,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发病机制为颈椎关节整体生物力学失衡,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力学失衡型CSR的独到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1遵循"筋骨平衡"筋骨相互依存,保持动态平衡,在病理上筋与骨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