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学龄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10-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村地区对442名柯尔克孜族3~6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及检测。结果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总检出率为18.10%(80/442),其中轻度为12.22%、中度为4.30%、重度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0,P<0.01)。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母亲未补铁(OR=2.026,95%CI:1.038~3.944)、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OR=2.352,95%CI:1.111~5.011)、挑食(OR=3.997,95%CI:1.318~12.108)是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婴儿贫血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项目社区新生儿进行随访,直至其6~8月龄进行血常规检测为止。数据归纳整理后,运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探讨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西城区、海淀区和密云区16家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243名儿童在6~8月龄时进行血色素测定,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9.6%(446/2 243)。Logistic回归显示,父母一方或双方是农业户籍(OR=1.568,95%CI:1.164~2.112),家庭孩子数较多(OR=1.490,95%CI:1.150~1.929),出生时父亲年龄≤25岁(OR=1.660, 95%CI:1.119~2.464),母亲孕前未服用铁剂(OR=1.440,95%CI:1.071~1.936),二级机构出生(OR=1.465,95%CI:1.112~1.931),低出生体重(OR=3.340,95%CI:1.398~7.980),性别为男性(OR=1.285,95%CI:1.025~1.611)以及母乳喂养(OR=2.217,95%CI:1.584~3.102)的6~8月龄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较高。结论 1)北京地区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2)影响婴儿铁水平的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均可导致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13-2017年单胎妊娠孕妇的早产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医院电子信息系统获得2013-2017年单胎孕妇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孕产史及本次妊娠情况,分析早产发生率以及不同因素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3-2017年通州区单胎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4.1%(1 418/34 726)。其中,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分别占68.8%(975/1 418)和31.2%(443/1 418)。产妇年龄≥35岁(OR=1.314,95%CI:1.113~1.551)、经产妇(OR=1.399,95%CI:1.223~1.600)、男胎(OR=1.237,95%CI:1.100~1.390)、前置胎盘(OR=10.162,95%CI:7.100~14.546)、胎盘早剥(OR=9.201,95%CI:6.596~12.837)、胎膜早破(OR=3.328,95%CI:2.953~3.750)、妊娠期糖尿病(OR=1.232,95%CI:1.082~1.4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3.283,95%CI:2.755~3.911)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其中,产妇失业或待业(OR=1.159,95%CI:1.003~1.339)、丈夫年龄≥35岁(OR=1.243,95%CI:1.036~1.490)、初次妊娠(OR=1.407,95%CI:1.157~1.710)、经产妇(OR=1.295,95%CI:1.049~1.598)、男胎(OR=1.273,95%CI:1.109~1.462)是自发性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35岁,经产妇,男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5~6岁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的影响因素,为儿童低体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低体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和家长自填式问卷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的发生主要与家庭行为、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关。其中无人陪同吃早饭(OR=2.543,95%CI:1.251~5.169)、爱挑食(OR=1.096,95%CI:1.096~2.800)、边吃边玩(OR=1.257,95%CI:1.257~3.199)为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吃饭咀嚼充分(OR=0.183,95%CI:0.049~0.680)、园外活动类型动静结合(OR=0.800,95%CI:0.649~0.986)为低体重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5~6岁儿童低体重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儿童不良进食行为占主要因素,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行为有助于改善学龄前儿童低体重,改善体质,减少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制定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出生满6个月左右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检查,并问卷回顾性调查母亲孕期疾病和贫血状况、出生体格指标以及6月龄以来喂养状况等信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913例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检出率为33.41%;不同喂养方式营养性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2,P<0.001),进一步χ2分割检验结果显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婴儿(P<0.012 5);家庭收入低(OR=6.05, 95%CI:2.70~13.55)、低出生体重(OR=3.59, 95%CI:1.90~6.76)、母亲孕期贫血(OR=2.62, 95%CI:1.16~5.94)、孕周<37周(OR=2.60, 95%CI:1.51~4.47)、未添加辅食(OR=7.64, 95%CI:1.83~31.85)、辅食种类少(OR=8.16, 95%CI:3.52~18.91)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率较高,今后儿保部门应加强孕期及门诊儿童营养的宣传,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示关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多样性辅食添加来有效预防婴幼儿营养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9—11月抽取顺义区5所幼儿园共1 238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研究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顺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3%、15.2%。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包括:剖宫产(OR=1.333,95%CI:1.032~1.722)、父亲超重/肥胖(OR=1.723,95%CI:1.293~2.295)、母亲超重/肥胖(OR=1.617,95%CI:1.234~2.119)、进食速度快(OR=1.403,95%CI:1.125~1.748)。而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49,95%CI:0.549~0.771)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制定父母参与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分析营养包干预下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问题的进一步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多阶段抽样、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我国营养包覆盖地区19 552名6~23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血红蛋白检测判断婴幼儿是否贫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看护人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营养包服用情况及过去24 h喂养情况,并计算辅食喂养指标合格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人群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儿童总贫血率为30.0%(5 883/19 552)。非贫血组婴幼儿看护人有81.9%为初中及以上学历,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2.4%,均高于贫血组看护人。非贫血组婴幼儿营养包服用时长为(7.37±4.76)个月,长于贫血组婴幼儿。非贫血组婴幼儿最小膳食种类合格率、最低膳食频次合格率及最低可接受膳食合格率分别为69.2%、68.0%和41.9%,同样高于贫血组婴幼儿,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性别(OR=0.918,95%CI:0.856~0.985,P=0.017)、年龄(OR=0.947,95%CI:0.936~0.958,P<0.001)、看护人学历(OR=0.772,95%CI:0.742~0.804,P<0.001)、营养知识掌握正确率(OR=0.995,95%CI:0.993~0.997,P<0.001)、辅食种类合格情况(OR=1.128,95%CI:1.044~1.219,P=0.002)及辅食频次合格情况(OR=0.678,95%CI:0.629~0.730,P<0.001)及营养包服用时长(OR=0.984,95%CI:0.973~0.995,P=0.005)均为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持续有效的营养包服用,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及改善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将有利于控制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引发AD的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0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武汉市新洲区幼儿园抽取3 489名2~6岁的学龄前儿童,调查其AD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 AD 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 489例,儿童AD209例,患病率5.99%。其中男童患病率为6.21%,女童为5.75%,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568);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时营养状况差(OR=1.228,95%CI:1.031~1.462)、过敏性哮喘史(OR=2.532,95%CI:1.302~4.923)、过敏性鼻炎史(OR=1.672,95%CI:1.095~2.554)、父母过敏史(OR=2.015,95%CI:1.386~2.929)、父母AD史(OR=1.852,95%CI:1.356~2.530)、住房中有霉斑(OR=1.627,95%CI:1.163~2.276)、家中饲养宠物(OR=1.306,95%CI:1.039~1.642)、接触毛绒玩具(OR=1.508,95%CI:1.399~2.377)均为学龄前儿童患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AD影响因素较多,应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加强孕期妇女的营养摄入,促进均衡饮食,有家族史和自身过敏史的儿童父母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护理,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尽量避免接触宠物、毛绒玩具并定期干燥杀菌,以降低AD在儿童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改善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所幼儿园1 070名 3~6岁儿童,采用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评估问卷及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秩和检验、 χ2检验及log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检出率为31.40%。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越低(OR=0.510,95%CI=0.430~0.603)及语言/认知信息(OR=0.959,95%CI=0.926~0.994)、家庭养育环境中社会适应/自理(OR=0.959,95%CI=0.924~0.996)、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OR=0.873,95%CI=0.827~0.922)、环境气氛维度得分越高(OR=0.794,95%CI=0.736~0.856)是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保护因素;儿童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越低(OR=1.929,95%CI=1.656~2.247)、主干家庭(OR=1.796,95%CI=1.260~2.561)、家庭每月总收入呈高等及低等水平(OR=1.368,95%CI=1.028~1.820),家庭养育环境中忽视/干预/惩罚维度得分越高(OR=1.043,95%CI=1.008~1.079)是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应从小培养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加大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主要照顾者、家庭每月收入水平呈低、高水平及主干家庭中儿童照顾者,关于儿童饮食行为培养方面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以防止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哮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哮喘住院患儿142例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纳入调查的病例组患儿男83例,女59例;129例患儿是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感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4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7例,流感病毒33例,腺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37周(OR=0.792,95%CI:0.357~0.948)、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320,95%CI:0.107~0.479)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过敏史(OR=1.513,95%CI:1.206~1.742)、有变应性鼻炎史(OR=1.304,95%CI:1.182~1.549)、有食物过敏史(OR=1.815,95%CI:1.492~2.203)、家庭1年内装修(OR=1.328,95%CI:1.102~1.591)、家庭成员吸烟(OR=2.115,95%CI:1.628~2.499)、长期接触毛绒或泡沫制品(OR=1.480,95%CI:1.173~1.772)、学校或家庭邻近大马路(OR=1.815,95%CI:1.692~2.20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多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主要受出生孕周、家族过敏史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学龄前儿童贫血高危因素,为儿童贫血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坪山区学龄前儿童血常规检测为贫血的儿童纳入病例组,按照班级、性别和年龄配对选择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贫血的高危因素。 结果 采集了301对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对26个主要研究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籍贯,母亲孕前、孕期和哺乳期贫血,母亲主动或被动吸烟,分娩孕周,G6PD缺乏或携带地贫基因与儿童贫血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母亲孕期贫血(OR=5.13,95%CI:3.08~8.53),携带地贫基因(OR=16.80, 95%CI:5.03~56.18)和近两周感冒咳嗽(OR=1.66,95%CI:1.06~2.58)的儿童贫血发生风险较高,而分娩孕周较大的儿童贫血发生风险低于孕周较小的儿童(OR=0.57,95%CI:0.39~0.85)。 结论 母亲孕期贫血,携带地贫基因,近两周感冒咳嗽和分娩孕周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儿童贫血防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孕期母亲缺铁性贫血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结局的关联,为ASD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8-2020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ASD儿童145名(病例组)与 正常儿童251名(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儿童及母亲一般情况及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暴露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暴露与子代ASD发病的风险。进一步采用中介分析探索产儿科不良结局如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在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与子代ASD风险关联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ASD 组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1.31% vs. 7.56%,P<0.001)。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是子代发生ASD 的危险因素(OR=3.31,95%CI:1.73~6.32)。在校正了儿童性别、母亲学历、母亲被动吸烟及孕早期营养素补充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趋势未发生改变(OR=3.44,95%CI:1.53~7.71)。本研究未见剖宫产(间接效应 OR=0.99,95%CI:0.94~1.05)、早产(间接效应OR=1.00,95%CI:0.95~1.08)、低出生体重(间接效应 OR=0.99,95%CI:0.94~1.04)在母亲缺铁性贫血和子代ASD发生风险中存在中介作用。结论 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是子代发生ASD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十分必要,可减少子代AS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山区县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将该县城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个幼儿园。对抽中的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半结构化问卷调查,包括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基本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710名儿童中有396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患病率为55.8%(轻度30.3%,重度25.5%)。男童和女童相比感觉统合失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688,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控制了其他混杂因素后,男童感觉统合失调风险较女童更大(OR=1.636,95%CI:1.177~2.273,P=0.003),膳食情况中吃零食(OR=1.672,95%CI:1.158~2.412,P=0.006)、挑食(OR=1.535,95%CI:1.097~2.147,P=0.012)是SID的危险因素;爱运动是SID的保护因素(OR=0.460,95%CI:0.253~0.836,P=0.011)。随着年龄的增加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越小(OR=0.769,95%CI:0.632~0.934,P=0.008)。结论 本研究显示山区县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性别、年龄、儿童饮食习惯及运动状况相关,应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学龄前儿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汉市两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确诊的180例武汉市孤独症患儿,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与病例匹配的540例武汉市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母亲孕期精神压力(OR=20.118,95%CI:9.812~60.696)、过期妊娠(OR=7.379,95%CI:1.328~40.985)、孕期患病(OR=2.876,95%CI:1.528~5.414)、孕前超重/肥胖(OR=2.309,95%CI:1.184~4.501)、不良孕产史(OR=1.678,95%CI:1.056~2.665)、新生儿窒息/缺氧(OR=4.624,95%CI:1.416~15.105)、父亲生育年龄≥30岁(OR=2.712,95%CI:1.711~4.299),父亲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OR=6.511,95%CI:3.878~10.931)有关。结论 围孕期的多种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积极做好围孕期保健,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孤独症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从孕期开始儿童成长环境中诱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ADHD的发生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4-9月采用SNAP-Ⅳ家长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自制的儿童成长环境问卷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248例ADHD儿童和276例正常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ADHD的非生物学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孕期史(OR=2.788,95%CI:1.049~7.412),6个月内非纯母乳喂养(OR=2.365,95%CI:1.327~4.216),不当的教育方式(OR=3.139,95%CI:1.906~5.167),儿童不良饮食行为(OR=2.499,95%CI=1.449~4.139),儿童开始视屏的年龄<3岁(OR=3.577,95%CI:1.552~8.248)以及儿童偏精神质(OR=3.558,95%CI=1.357~9.326)或偏神经质的人格特征(OR=5.522,95%CI:2.435~12.521)都是诱发ADHD的危险因素。结论 父亲生育年龄、母孕期因素、儿童生活方式及其人格特征均是ADHD的诱发因素,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结果 1)共收集49 644例学龄前儿童的有效体检数据,其中男童25 885例(52.1%),女童23 759例(47.9%)。2)其中体重过轻(<P3)的儿童有1 212人(2.4%),体重过重(<P97)的5 353人(10.8%);身高过矮(<P3)的儿童有1 497人(3.0%),身高过高(>P97)的儿童有6 876人(13.9%)。3)母儿ABO血型不符(OR=0.671,95%CI:0.481~0.935,P=0.019)、出生体重偏低(OR=0.546,95%CI:0.443~0.674,P<0.001)、出生时身高偏低(OR=0.335,95%CI:0.272~0.414,P<0.001)是学龄前儿童身高过矮的独立相关因素;出生时身高过矮(OR=0.330,95%CI:0.269~0.404,P<0.001)、体重过轻(OR=0.330,95%CI:0.269~0.404,P<0.001)是学龄前儿童体重过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与2005年九市的标准相比较,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全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不良受到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三级预防及孕产期高危因素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疆疏附县儿童麻疹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2018年度新疆疏附县125名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确诊病例为病例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择对照组,制定问卷调查表,回顾性收集可能影响儿童麻疹发病的相关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一个月医院就诊史是儿童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OR=4.876,95%CI:1.350~17.608),而居室通风(OR=0.103,95%CI:0.039~0.269)、家长麻疹认知合格(OR=0.187,95%CI:0.071~0.493)、儿童接种麻疹成分疫苗(OR=0.475,95%CI:0.290~0.778)则为儿童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应加强疏附县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力度,加大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学龄期儿童ADHD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1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9例符合入选要求的6~12岁ADHD儿童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就诊非ADHD儿童52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儿童ADHD危险因素调查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儿童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双亲抚养、父母关系不良、每日视屏时长、和父亲关系、和母亲关系、和同学关系、教育方式、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父亲文化低(OR=2.174,95%CI:1.813~2.607)、母亲文化低(OR=2.605,95%CI:2.169~3.129)、家庭月收入低(OR=1.312,95%CI:1.092~1.575)、非双亲抚养(OR=3.329,95%CI:2.641~4.195)、父母关系不良(OR=3.512,95%CI:2.914~4.234)、每日视屏时长≥2 h(OR=1.738,95%CI:1.449~2.085)、和父亲关系差(OR=1.941,95%CI:1.596~2.362)、和母亲关系差(OR=2.280,95%CI:1.831~2.838)、和同学关系差(OR=2.245,95%CI:1.873~2.692)、不良教育方式(OR=4.760,95%CI:3.764~6.021)、学习困难(OR=3.324,95%CI:2.744~4.027)、情绪不稳定(OR=2.633,95%CI:2.196~3.157)是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引起学龄期儿童ADHD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需建立规范化筛查体系,采取卫生机构、学校及家庭共同防控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濮阳市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濮阳市5个县区共60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监护人进行自编问卷及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 683份,其中1 210名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32.85%。留守儿童中296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孩(OR=3.770,95%CI:2.469~5.757)、主要看护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OR=2.162,95%CI:1.246~3.750)、一般的家庭氛围(OR=1.675,95%CI:1.168~2.403)是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母亲高学历、家庭收入高以及仅父亲出去打工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在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中,应重点关注男童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此外,留守问题如若不可避免,则尽可能避免母亲角色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