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观察 81 例、138 眼 6 年远视屈光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斜视、弱视儿童年龄的增长,各组各种程度的远视均有减弱趋势,轻、中度远视逐年减少幅度相近,高度远视逐渐减少幅度大于轻、中度远视,并有逐年正视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谭星平  李凤云  杨昌全  周明敏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433-433,438
目的 了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 456例外斜视儿童扩瞳检影验光,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记录屈光程度并分为轻、中、重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斜视儿童以远视为主占71.88%,近视占28.12%;双眼屈光度在同一程度范围占88.82%.结论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轻、中度近视逐年增加,远视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3.
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远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远期变化规律.方法对162例(324只眼)3~12岁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进行5~12.5年的观察,分别按性别、眼别、子午线、远视程度及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级,计算各组的年均下降远视屈光度,用u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男女两组年均下降屈光度分别为0.34±0.17D和0.35±0.17D,左右眼为0.35±0.L7D、0.33±0.16D,平均90°和180°子午线轴为0.35±0.L6D、0.36±0.17D,无显著性差异;轻、中、高度远视为0.45±0.19D、0.27±0.16D、0.36±0.17D,中度远视下降最慢,轻、高度远视差异无显著性;<6岁,6~9岁和≥9岁三组分别为0.46±0.15、0.37±020D、0.15±0.06D,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的屈光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9岁以后趋于稳定,但散光无明显改变;远视下降速度以中度远视最慢,高度和轻度远视下降较快,后者易发展为近视眼.下降速度与性别、眼别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妊高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氨氯地平5 ̄1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心痛定10 ̄20mg每日3次口服。结果:氨氯地平与心痛定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下降幅度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二组间比较收缩压下降幅度无差异,舒张压下降幅度氨氯地平组大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妊高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43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mg/日口服,疗程16周,治疗前后查肾功能,测定尿液中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7996(34例),降压幅度收缩压(SBP)为23mmHg,舒张压(DBP)为15mmHg。谷/峰比值SBP为0.74,DBP为0.70。治疗后尿Alb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有确切的疗效,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无干咳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弱视儿童远视度的逐年变化分析钟兆贝在儿童弱视中,远视的发病率最高,而且也是弱视斜视的主要病因之一,了解远视屈光状态的变化对弱视斜视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对113例弱视儿童远视屈光状态的变化进行了连续3年以上的观察,以探索弱视儿童远视度逐年变化的规律,现...  相似文献   

7.
背景:视力筛查可确定影响儿童发育的视力损害,在大多数学校体检程序中没有远视的测试项目。虽然新近的发现强调了远视婴儿的发育问题,但轻、中度远视与学校缺乏重视之间有关的证据尚不充分。目的:对一个小学儿童群体的视力和受教育程度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报道。方法:共对年龄为8岁的1298例儿童,根据模糊试验结果对远视进行了筛查。对学校测试结果(N FER和SA T)在以转诊状态和屈光异常分类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共对166例(12.8%)模糊试验失败的儿童转诊进行眼的检查。对105例进行眼科测试的儿童做出了视力缺陷的准确诊断,并与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谷维素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谷维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谷维素片加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40例,只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收缩压、舒张压的最终下降幅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谷维素片加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比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更好,谷维素片可增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6832例屈光不正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莹  马刚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6):367-368
为了解宁夏银川地区屈光不正的情况,对院门诊验光病例683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视多于远视;单纯近视多于单纯近视散光或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远视多于单纯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或复性远视散光均多于单纯近视散光或单纯远视散光;低、中度近视或远视多于高度近视或远视;近视及远视合规散光均高于不合规散光。本组近视病例绝大多数为青少年学生(占67.8%),且高度近视有增高趋势,应引起同道及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0.
近视眼和远视眼LASIK术后单眼调节幅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在临床上,我们常发现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间歇性视物模糊,视觉疲劳等症状.据报道,此现象不仅和术后调节需求的变化有关[1],也和患者自身单眼调节幅度有密切联系[2].调节幅度越大,视近物就更加舒适;调节幅度越小,视近不适的主觉症状也就越明显.同时我们也发现,远视患者虽然术后客观视力的提高往往比不上近视患者,但其自觉症状却好于近视患者.有人从LASIK手术减少了远视患者的屈光度和内隐斜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3],但 LASIK手术对近视和远视患者自身调节力有怎样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调节幅度和视疲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本研究主要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早期近视和远视患者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与间歇性视物模糊及视疲劳症状的关系,并对他们进行比较,旨在从调节的角度探讨部分患者选择LASIK手术的可行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finopathy,CSC)患眼与健眼的屈光状态、调节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对29例原先为正视眼的单眼活动期CSC患眼及健眼进行屈光状态、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的测定。结果在屈光状态检测中,患眼正视率为34.5%,健眼正视率为82.7%,患眼远视率为58.6%,健眼远视率为13.8%,远视与正视率在健眼和患眼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调节幅度检测中,患眼组调节幅度平均为4.78±1.19D,健眼组调节幅度平均为6.38±1.47D。结论CSC患眼屈光状态呈轻微远视状态,远视率明显高于健眼,调节功能低于健眼的调节功能。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眼组调节灵活度测量结果为3.07±2.16Cpm,健眼组的调节灵活度5.75±2.32Cpm,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6832例屈光不正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宁夏银川地区屈光不正的情况 ,对院门诊验光病例 6 832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近视多于远视 ;单纯近视多于单纯近视散光或复性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多于单纯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或复性远视散光均多于单纯近视散光或单纯远视散光 ;低、中度近视或远视多于高度近视或远视 ;近视及远视合规散光均高于不合规散光。本组近视病例绝大多数为青少年学生 (占 6 7.8% ) ,且高度近视有增高超势 ,应引起同道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搞好近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度远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例(16只眼)中度远视患者行LASIK。术前远视度数为 3.50~ 6.00D,平均为( 5.18±1.00)D。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者。术后3个月时,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1年时,平均远视度数为( 1.52±1.23)D,屈光度在0~ 1.00D者占68.7%(11/16);平均裸眼远视力为0.65±0.23,其中≥0.5者15只眼(93.7%)。结论LASIK对于中度远视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疗效不及近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3个月内屈光改变,比较初发糖尿病患者和非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差异,并同时观察眼部屈光相关生物测量指标变化以及屈光变化的相关分析。方法对空腹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3 mmol/L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治疗后血糖达标和3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眼部生物指标测量:眼A超、角膜中央厚度、自动验光仪验光。结果血糖下降达标时,屈光趋向远视改变,第3个月远视趋向减少(左右眼比较P=0.000)。血糖达标时初发糖尿病患者较非初发患者屈光漂移幅度大,初发患者左右眼分别漂移+1.15D、+1.04D,非初发患者左右眼分别为+0.33D、+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眼P=0.03,左眼P=0.017),第3个月屈光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左右眼P>0.05)。屈光改变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右眼Spearman相关系数r=0.412(P=0.029),左眼r=0.439(P=0.02)。强化治疗3个月内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达标时,屈光趋向远视改变,第3个月远视回退。初发患者的远视漂移较非初发患者幅度大。远视漂移与基线HbA1C呈正相关,与眼部生物测量指标无关。  相似文献   

15.
刘伟民 《广西医学》1996,18(3):209-210
本将+2.00-+10.00D远视98例(14岁以下),196只眼,分戴总和远视度,戴2/3屈光度以及不戴镜三组,并考虑到年龄对眼球发育的影响,按年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戴总和远视屈光度一年后减少0.20屈光度,不戴镜组一年减少0.66D,两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提示过多的调节加快眼屈光的发育,加快眼正视化。  相似文献   

16.
反向性斜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斜视,同一只眼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内斜眼注视时,另眼反而外斜。我们1998~2001年收治该病患者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6~14岁,屈光度:6例高度远视,伴有双眼弱视,3例中度远视,合并单眼弱视,3例双眼近视并屈光参差。斜视度:内斜视在+10o~+20o之间。3例中度远视者有三级功能,其余均无双眼单视功能。6例高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其中2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3例中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2例近视为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和外斜,此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3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前后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血糖、血尿酸、心电图、尿常规、肝及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结果:吲达胺对轻、中度高血压有较好降压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且无不良影响,结论:吲达帕胺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及同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3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前后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及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结果: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且无不良影响。结论:吲达帕胺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及伴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松龄血脉康降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林 《四川医学》2002,23(11):1149-1150
目的:评价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松龄血脉康降压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每次3粒,3次/d,共4周。ABPM用药前后24h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松龄血脉康治疗后24h血压显著下降(P<0.05),降低舒张压优于收缩压,总有效率为81.2%。白天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致相等,仍保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论:松龄血脉康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一种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导管消融的收益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常常一起发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同时合并心衰的发病率〉1%,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房颤与心衰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轻、中度心衰(NYHA Ⅱ-Ⅲ)患者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10%~15%,而在严重心衰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同时合并有房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