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溢性皮炎致病因素中马拉色菌致病作用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脂溢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以及马拉色菌在致病中是否起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国内外与脂溢性皮炎研究有关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脂溢性皮炎病因学研究的证据,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自1950年以来有关病因学研究的49篇外文文献均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基本集中在马拉色菌属酵母、脂质作用和个体易感性3个方面,其中以对马拉色菌致病性研究最多.5篇中文病因学研究文献中4篇不符合质量要求.结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主要是在个体易感性基础上,机体对共生的马拉色菌菌体,及其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的反应性增强,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并引起皮肤炎症反应.抗真菌治疗可通过减少马拉色菌菌量而缓解皮肤炎症,提示马拉色菌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拉色菌为人体皮肤常住菌,亦是条件致病菌.马拉色菌与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特应性皮炎、头皮屑、脂溢性皮炎及银屑病等多种皮肤病相关.马拉色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外分泌物,包括蛋白质及代谢产物等.近年研究多集中在马拉色菌外分泌蛋白中,其中脂肪酶、蛋白酶、磷脂酶、脂氧合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等酶类物质的种类、数量、活性可能与马拉色菌的致病相关.马拉色菌外分泌性代谢产物研究较少,malassezin、吲哚[3,2?b]咔唑、β咔啉生物碱等代谢产物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有直接的联系.马拉色菌外分泌物的研究,对阐明马拉色菌的致病机制具有指导意义,可能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拉色菌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色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正常皮肤表面的真菌,可导致机会感染而引起各种马拉色菌属相关疾病。马拉色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分解脂质,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等,在特应性皮炎中也起到变应原的作用。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嗜脂性酵母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 spp.)是人类和动物皮肤上的常驻菌群,由于生长依赖于脂质(厚皮马拉色菌除外),主要分布于皮脂丰富部位,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约占健康人皮肤定植真菌总量的50% ~ 80%[1-2]。作为条件致病菌,马拉色菌与多种人及动物皮肤疾病相关,包括直接感染皮肤组织所致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通过免疫机制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痤疮、甲真菌病、银屑病、包皮龟头炎、外耳道炎、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等。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马拉色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不同种类马拉色菌对他克莫司、唑类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3-4],因而其分类鉴定的临床重要性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糠秕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表面的常驻嗜脂性酵母,可引起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如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为发生在头皮、面部和躯干上半部的慢性红斑,常伴油性鳞屑,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近年研究提示,其发病机制与马拉色菌酵母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拉色菌与汗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斑是由嗜脂酵母马拉色菌所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 ,一般认为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 ,也有报道提出汗斑的致病菌为球形马拉色菌。汗斑常发生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它是一种条件致病感染 ,免疫缺陷患者尤为好发。马拉色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可诱导人体产生免疫逃逸。目前治疗汗斑以唑类药物为主 ,它们作用于真菌的麦角固醇代谢环节  相似文献   

7.
糠秕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免疫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糠秕马拉色菌为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亦为条件致病菌)之一,与之相关的皮肤疾病有:花斑癣、糠秕马拉色茁毛囊炎(原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对糠秕马拉色菌和与之相关的主要皮肤病的免疫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1~6个月婴儿皮肤马拉色菌带菌情况和菌种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胶带法粘取1~6个月婴儿额部皮肤处鳞屑,接种于含菜子油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分离马拉色菌,并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①75例婴儿皮肤标本有54例培养出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为72%;②共分离出56株马拉色菌,以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为主;③按月龄、性别、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进行分组,结果不同月龄、性别婴儿皮肤马拉色菌阳性率及菌种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生产方式婴儿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菌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拉色菌是婴儿皮肤的常驻菌;婴儿皮肤马拉色菌以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为主。婴儿皮肤马拉色菌阳性率不受月龄、性别、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婴儿皮肤马拉色菌菌种构成不受月龄、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哺乳期女性皮肤马拉色菌带菌和菌种构成情况。方法采用胶带法粘取哺乳期女性胸前皮屑,接种于含菜子油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分离马拉色菌,并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正常哺乳期妇女胸部皮肤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为58.13%,主要为糠秕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结论正常哺乳期妇女胸部皮肤马拉色菌带菌和菌种情况与既往文献对正常人的报道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马拉色菌作为一种嗜脂性的条件致病真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4个菌种,然而传统的表型鉴定方法对生理生化特征不典型的马拉色菌菌株难以鉴定,近年来对马拉色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马拉色菌属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本文就马拉色菌的相关分子生物学鉴定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糠秕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免疫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糠秕马拉色菌为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亦为条件致病菌)之一,与之相关的皮肤疾病有:花斑癣,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原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对糠秕马拉色菌和与之有相关的主要皮肤病的免疫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马拉色菌致病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色菌为人类正常皮肤寄居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疾病.其致病需要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自身致病因素包括侵袭性酶、代谢产物、表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酵母相和菌丝相的形态转变、自身细胞壁脂质层特殊结构等.宿主易感因素包括机体微环境改变、雄激素、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多环节.综述马拉色菌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区和非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的检出率以及菌种的构成,初步探讨马拉色菌与慢性湿疹关系。方法采用刮屑法刮取慢性湿疹患者及健康者皮屑,用马拉色菌培养基进行马拉色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常规菌种鉴定。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皮损部位与非皮损部位、健康人正常皮肤马拉色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患者非皮损部位与健康人正常皮肤马拉色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内外菌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拉色菌与慢性湿疹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汗斑是由嗜脂酵母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一般认为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也有报道提出汗斑的致病菌为球形马拉色谱。汗斑常发生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是一种条件致病感染,免疫缺陷患者尤为好。 马拉色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可诱导人体产生免疫逃兔。目前治疗汗斑以唑类药物为主,它们作用于真菌的麦角固醇代谢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糠秕马拉色菌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及mRNA的作用,探讨紫草素通过抑制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上调皮肤角质细胞的增殖与HIF-1α信号在银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及糠秕马拉色菌,适合浓度糠秕马拉色菌诱导HaCaT细胞增殖,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分别检测HIF-1α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浓度依赖性促进HaCaT细胞增殖(P<0.01);紫草素抑制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1);紫草素抑制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对HaCaT细胞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P<0.01)。结论: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通过HIF-1α信号通路上调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能力;紫草素拮抗低浓度糠秕马拉色菌上调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可能与抑制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1 马拉色菌分类命名进展 对马拉色菌(Malassezia)酵母认识及其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关系探索迄今已有150余年.经历了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马拉色菌的命名过程,在对各菌种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学特性研究基础上,随着脉冲凝胶电泳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现分为14个种,分别为:糠秕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斯洛菲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限制性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皮肤马拉色菌、纳娜马拉色菌、日本马拉色菌、大和马拉色菌、羊马拉色菌、马马拉色菌和兔马拉色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苦参、百部、土槿皮、大风子、白藓皮、蛇床子、黄柏、地肤子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马拉色菌的效果。方法参照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六种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对本水煎剂的敏感性:糠秕马拉色菌的MIC最低(0.062 5g/mL),其次为厚皮马拉色菌(0.125g/mL),球形马拉色菌(0.5g/mL),钝形马拉色菌(0.5g/mL),斯洛菲马拉色菌(0.5g/mL),合轴马拉色菌(>0.5g/mL)。结论复方中各单味药间对多株马拉色菌有相互协同作用,对合轴马拉色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离自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马拉色菌与分离自健康人的马拉色菌的脂肪酶活性(LPS)。方法 选取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3种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和健康人皮肤的马拉色菌菌株并进行比较,采用脂肪酶试剂盒进行马拉色菌脂肪酶活性(LPS)测定。结果 疾病组LPS均值为0.0201±0.01937,健康组LPS均值为0.149±0.00515,两组比较,t值=1.160,P值=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组脂肪酶活性高于健康组脂肪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的定植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含菜籽油培养基32℃培养。对拟自然分娩的母亲临产时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试管斜面,用无菌微孔透气胶带粘取新生儿(8处皮肤,从出生当时到出院)、母亲(胸部和手掌,分娩后第2天)及其护士(手掌,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皮肤标本,接种于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菌种。结果①52份母亲阴道分泌物培养阴性。②15名护士共104份手掌部皮肤标本培养阴性。③104例新生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各52例)出生当时的皮肤标本培养阴性,但出生后第1天有28例(26.92%)培养出马拉色菌,到第8天上升到59例(56.73%),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1例(69.49%)。④从104例母亲皮肤上培养出马拉色菌65例(62.50%),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9例(75.38%)。⑤母亲和新生儿124株马拉色菌中菌种相同者92例,一致率为74.19%。⑥新生儿前额和面颊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结论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最早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天内,主要部位为额面部,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存在于母亲皮肤的马拉色菌可能是定植菌种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真菌病     
马拉色菌与人角质形成细胞株共同培养液对培养人黑素细胞生长及酪氨酸酶mRNA表达的影响,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的研究,广州汉族人马拉色菌毛囊炎与HLA-DR基因相关性,七种抗真菌药物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39种中草药对马拉色菌抑菌实验研究[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