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应激、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10所高校9 940名大学生,使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心理应激量表(SRQ-20)、心理资本量表(PPQ)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调节作用分析。  结果  不同专业、是否任职学生干部、家庭财富等级和是否具有留守经历方面的大学生心理应激状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0,10.25,28.61,25.55,P值均<0.05);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应激与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r=-0.27)和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4个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41,-0.36,-0.45,P值均<0.05),而与避免失败呈正相关(r=0.25,P<0.05)。分层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在大学生成就动机各维度(β追求成功=0.02,ΔR2=0.01,P<0.01;β避免失败=0.03,ΔR2=0.01,P<0.01)与心理资本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结论  女生、高年级、低家庭财富等级、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心理应激;心理应激与成就动机和心理资本均存在关联,且心理应激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的关系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和特点,为维护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应激的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01)。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家庭和生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值均0.05),在学习、发展、社交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6.06%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成员患重病,53.21%贫困生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分别位居第1和第2位。而49.25%和43.87%非贫困生分别认为家庭成员患重病和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的因素,位居第4和第7位。结论新疆地区贫困生面临较高的心理应激,来自经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应激源仍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选修课及其他学习因素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并收集大样本数据,运用检验、方差分析描述学习因素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关系。结果女生在总社会适应状况方面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9,P<0.01);在校综合测评排名靠前、对学习感兴趣、学习主动性强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状况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好;选修课种类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影响较弱,从选修课中获益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优于没有从选修课中获益的大学生。结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按照大学生的需求设置选修课,让大学生在选修课中获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付文灿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421-1423
探索体育锻炼在心理应激层面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指引.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阿坝师范学院3所大学共41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活动量表(APARQ)配合代谢当量(MET)对体育锻炼水平进行量化,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量化心理应激水平,使用疾病严重性等级量表(SIRS)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上述收集到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观察内在相关性.结果 4次测量的体育锻炼水平分别为(365.59±101.41) (412.17±97.34)(389.52±98.85)(403.91±102.27)分,心理应激水平为(113.28±55.17) (131.52±59.23) (117.84±58.48) (104.33±52.80)分,健康状况水平为(5.42±2.49) (4.41±2.16)(4.08±1.94) (3.98±2.25)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健康状况与心理应激之间存在正相关(r=0.27,P<0.05),与体育锻炼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5,P>0.05),且心理应激与体育锻炼水平之间也无相关性(r=-0.04,P>0.05).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显示,体育锻炼和心理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4,P<0.05),且均对学生健康状况水平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1.52,0.26,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应激、身心健康有关,可通过强化体育锻炼,减缓大学生心理应激,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杭  杨德省 《中国校医》2010,24(3):237-239
近几年大学的校园里,因心理应激而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案例穷出不迭,并呈上升的趋势。因此,进行大学生应激问题的研究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联的,这不仅有助于改变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现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发展适应性,使之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呈现的强迫状态与自觉心理压力的发生状况,及强迫心理状态与自觉心理压力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经专家审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47.9%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状态,87.8%大学生有至少2项手机强迫心理状态表现,不同程度的强迫状态的发生与其心理压力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403,P=0.000;(焦虑与强迫症状)r=0.502,P=0.000。结论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尽量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周玉龙 《中国校医》2012,26(10):787-788
<正>心理亚健康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程度的一种状态确切地讲,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诱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情绪低落、易感疲劳,精力下降、失眠、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等。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心理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和谐问卷、心理应激量表以及复原力量表对88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应激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t=-0.189;P>0.05)。心理和谐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8,t=1.868,t=4.179;P<0.05)。复原力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6,P<0.05),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1,t=0.621;P>0.05);2心理应激与心理和谐呈负相关(r=-0.113,P<0.05),心理应激与复原力呈负相关(r=-0.070,P<0.05),心理和谐与复原力呈正相关(r=0.658,P<0.05);3复原力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184%。结论:心理应激、心理和谐与复原力在不同变量上存在差异,三者关系密切,心理应激可直接影响心理和谐,也可通过复原力间接影响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9.
王惠惠 《中国校医》2012,26(10):750-751
目的深入了解西部地区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探索合理的缓解考试焦虑的教学管理方案。方法本文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宁夏地区3所中学的29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考试焦虑检出率为74.4%,检出率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和初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显著高于初一。结论西部地区考试焦虑情况普遍存在,建议中学加强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0.
180名大学生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萍  强国龙  汤效禹 《中国校医》2011,25(10):721-723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SCL-90自评量表对银川某大学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应付方式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问题解决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自责、合理化因子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问题解决因子城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因子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题解决、自责和合理化3个应付方式因子能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红彪  王芳芳 《中国校医》2002,16(2):112-114
目的 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有关因素 ,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用自拟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心理健康问卷、社交量表及教师行为问题问卷对初中一、二年级共 411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父亲职业为医务或服务人员、母亲文化程度、母亲不良的教养态度、学生的正及负人缘系数和行为问题总分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结论 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受家庭和学校环境及自身非智力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蔡静  李玲玉 《中国校医》2010,24(12):902-90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的现状及2者之间的相关。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对盐城高校3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挫折承受力总体状况良好,男生在自我刻板性因子和挫折承受力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在生理因素以及他人支持因子上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在总分及各因子上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挫折承受力相关显著,自我和谐水平越高,挫折承受力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前高职护生的就业心理,为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在择业时以自己今后发展机会为重点的比例最高,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其他择业侧重点方面的变化有不同,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三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外表气质、社会关系对择业的影响均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马上就业的护生占据了很大部分,在就业信心方面,抱有积极自信的态度的护生比例不高。结论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实施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王艳 《中国校医》2012,26(1):10-12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和抑郁情绪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体验问卷(DEQ)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抑郁情绪的基本状况。结果 SCL-90检测出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1.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高职新生SCL-90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抑郁自评的测查中,轻度和中度抑郁的人数有26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7%,重度抑郁16人,占1.8%。结论学校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抑郁迫切需要实施危机干预措施,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连峰 《中国校医》2005,19(5):478-480
目的 探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大学生适应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问卷、个人及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对426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试,在SPSS 11.5的支持下作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性别、年级、应对方式、个性等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并注意不同性别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叶琴  吴玲  文育锋  姚应水 《中国校医》2012,26(7):501-503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考前2周内对某高校医学院中4个不同专业的1~3年级9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医学生考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2.2%,焦虑平均得分42.10±9.33。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父母的期望、年级、目前专业的喜爱程度、在校兼职情况、考试排名、考试态度、家庭幸福感、身体状况、自信度、睡眠质量等因素与大学生考前焦虑有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期望、兼职情况和自信程度为危险因子,而睡眠情况为保护因子。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考前焦虑状况,并且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保健品的认知及服用后的功效自我评价。方法在江苏省4所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有24.7%的大学生知道保健食品的认证标识,考试临近时服用所占比例最高为40.1%,有55.0%的服用者认为服用后有一定的改善,但在对待保健品的态度上,仍有50%态度的人不相信他的功效。结论大学生对于保健品的认知比较模糊,对于保健品服用后的功效评价不高。为促进大学生对保健品的健康行为的建立,应从学校和政府机构2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8.
家庭环境因素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家庭环境诸因素中影响初中生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方法 用自拟调查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对太原市21中学初一、二年级共411名学生进行调查。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父亲为医务或服务人同、母亲职业是个体户、父亲文化程度、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与严厉等7个因素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结论 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受家庭中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尤其是父母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爱萍  孙丽云  刘红  王宪利 《中国校医》2011,25(10):731-732
目的了解武警基层干部压力在年龄、职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部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武警基层干部压力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基层802名干部进行测试。结果在年龄维度上,20~29岁、30~35岁和35岁以上3个不同年龄组基层干部在压力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35岁年龄组的干部压力最大。在职级维度上,排职、副连职、正连职和营职的4组不同职别的基层干部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连职的干部心理压力最大。结论提示我们,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基层干部不同年龄、不同职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预防和干预基层干部过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强部队基层干部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