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24名医科大学新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科大学新生抑郁现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干预实验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整群抽取的某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新生共524人。被试填写自编调查表和心理量表,后者包括抑郁量表、社会适应能力测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人际关系测验和自尊量表。结果女生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提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不同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的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适应能力测验、人际关系测验、积极应对方式和自尊测验总得分的增高,医科大学新生的抑郁量表测验得分明显降低;相反,随着消极应对方式总得分的增高,医科大学新生的抑郁量表总得分明显增高。结论应加强对医科大学女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应注重心理健康多纬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惠娟  黄大元 《中国校医》2013,27(3):172-174
目的了解湘西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吉首大学224名新生进行测评。结果至少有1项SCL-90的因子分≥3分的学生占9.82%,阳性项目均分≥3的学生占3.57%;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方面,比男生更具有倾向性;与国内常模相比,吉首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青年水平,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结论湘西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两所理工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的研究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试图对理工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要心理问题作比较分析 ,为精神卫生研究、学校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学生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对象为大连理工大学 (简称“大工” ,是教育部重点院校 )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简称“沈航” ,是辽宁省属普通院校 ) 2 0 0 0年入学的 5 2 0 0名新生 ,调查有效人数为 4 990人 ,有效应答率为 95 .96 %。其中男生 3 490人 ,女生 1 50 0。大工有效人数为 3 0 55人 ,占 61 .2 2 % ;沈航有效人数为 1 955人 ,占38.7…  相似文献   

4.
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621名60~8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9.2%的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较为普遍。应引起社会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为改善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按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抽取有代表性学校11所中学生3 975人.采用 Kessler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量表(K10)、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疲劳量表-14调查中学生疲劳现况.结果 随着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PSQI各成分的得分均呈现增加的趋势.29.7%中度抑郁心境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约51.2%重度抑郁心境者有睡眠质量问题.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者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和无自杀企图者.34.1%有自杀意念和40.5%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而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的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K10得分、自杀意念、自杀行为以及疲劳量表-14得分与PSQI各成份及总分均呈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之间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防治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仍需要很多心理专业工作者和工作一线教师共同探索.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4 a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抓住大学新生的黄金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并建立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关注和咨询,帮助新生度过心理波动期,可有效保证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地进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本文对江苏师范大学2009-2012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高一新生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据此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重庆市S中学近3年的高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调查,并结合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PHQ-9总分(6.57±4.70)分,其中男生得分(6.45±4.76)分,女生得分(6.70±4.64)分。研究对象各条目得分的均数为0.26~0.99分,得分位于前3位的条目依次为: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眠过多;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有2个条目的得分存在性别差异(P<0.05),其中女生在条目2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根据研究对象PHQ-9得分情况,检出重度抑郁33人,占比1.8%;中重度抑郁98人,占比5.3%;中度抑郁293人,占比15.9%;轻度抑郁718人,占比39.1%;没有抑郁696人,仅占研究对象的37.9%。以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以年级、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学生干部经历及年龄为自变量进行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生源地为农村的研究对象,生源地为城市的研究对象抑郁严重程度更轻(OR=0.774,P=0.036);相对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研究对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研究对象抑郁严重程度更重(OR=1.198,P=0.050)。结论 抑郁状况在高一新生中比较常见,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应该尽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干预对策,以减少抑郁的发生,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巧玲 《中国校医》2003,17(3):239-240
为全面掌握了解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新生中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治疗 ,同时也为学校教育部门制订管理政策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本院通灌校区 2 0 0 1级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选修健康教育课的 2 0 0 1级新生 ,分别来自 5个系 16个班共 2 13名学生 ,发放心理测量问卷 2 13份 ,收回有效问卷 2 0 8份 ,收回率为 97.6 5 % ,共中男生119份 ,女生 89份 ,年龄 17~ 2 2岁。1.2 方法 采用UPI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 ,以班为单位进行 ,在…  相似文献   

9.
汪平  范群  连燕舒  肖黎 《中国校医》2011,25(8):566-568
目的了解五年制医学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参考文献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网络使用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0.6%,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5.56%(男16.33%,女4.72%);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SCL-90量表测评,除躯体因子外,其他因子分数及总分均比正常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有:男性、每次上网时间长、自觉孤独、自控能力差。结论江苏健康职业学院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低,网络成瘾倾向学生有心理不良症状,加强住校学生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对降低网络成瘾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年制医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抑郁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Frost完美主义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科大学322名七年制新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七年制医科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与担心错误、父母批评、行的疑虑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因子分别为0.220(P<0.01)、0.256(P<0.01)、0.183(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完美主义因子中的父母批评、担心错误、个人标准对抑郁水平的变化具有预测作用,回归方程表述为SDS=18.193+0.543父母批评+0.438担心错误-0.486个人标准。结论七年制医科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和抑郁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且相关因子对抑郁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提示七年制医科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有可能是抑郁率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当前高职护生的就业心理,为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在择业时以自己今后发展机会为重点的比例最高,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其他择业侧重点方面的变化有不同,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三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外表气质、社会关系对择业的影响均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马上就业的护生占据了很大部分,在就业信心方面,抱有积极自信的态度的护生比例不高。结论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实施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叶琴  吴玲  文育锋  姚应水 《中国校医》2012,26(7):501-503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考前焦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考前2周内对某高校医学院中4个不同专业的1~3年级9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医学生考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2.2%,焦虑平均得分42.10±9.33。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父母的期望、年级、目前专业的喜爱程度、在校兼职情况、考试排名、考试态度、家庭幸福感、身体状况、自信度、睡眠质量等因素与大学生考前焦虑有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期望、兼职情况和自信程度为危险因子,而睡眠情况为保护因子。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考前焦虑状况,并且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某高职学院学生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飞 《中国校医》2011,25(1):15-1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抑郁症现状,为探讨应对抑郁症状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渭南某高职院校2007级1 012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和CES-D分别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者占30.3%,可能有抑郁症状者16.4%,人际关系差、女性、上网、内向型性格、经历负性事件等因素均对抑郁症状产生显著影响。结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抑郁情绪的现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社会学特征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新乡医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1 372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57.2%,多项负性生活事件和独生子女、对专业不满意对抑郁情绪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指导,积极防治他们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宋迎秋  曾雅丽  陈晶 《中国校医》2011,25(11):802-804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应对策略。方法结合目前社会整体抑郁障碍分布情况,分析高校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结果大学生抑郁情况有逐年上升趋势(7.6%,12.8%,22.3%,24.0%);有自杀意念组学生的抑郁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否定组(t=11.68,P<0.01);抑郁产生的素质特点及环境因素集中表现在:个体自我意识、生活态度与认知模式、个体依赖感或支持系统不足;高校大学生抑郁与抑郁症的干预工作,在介定、转介的环节存在着影响与制约的因素。结论针对大学生抑郁障碍,应具备更高的工作水准和果断,与心理卫生机构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与校园稳定。  相似文献   

16.
800名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丁亚萍 《中国校医》2011,25(3):223-224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月经现状,为开展高校女性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浙江农林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月经初潮年龄在12~16岁的占86.5%,痛经者占75%,月经认知度较低,经期伴随症状发生率较高,学生最常采取的缓解方式为喝红糖姜茶和敷热水袋,而服用过中药或中成药者占20.38%,西药则占15.88%,女大学生非健康促进行为诱发痛经。结论针对女大学生的月经现状,学校应加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行为态度,有效指导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81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能够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了解最好,达到99.0%。对其主要传播途径也达88%,并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不歧视艾滋病患者,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有着错误认识,普遍存在恐惧心理。结论高校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贵锋  马浩  黄泳  刘洋洋  苏沛珠 《中国校医》2011,25(10):739-741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性,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5%和55.6%;网瘾组显著高于非网瘾组BDI积分,且网络成瘾与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人群中,抑郁发生率较高,2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在防治网络成瘾的同时应警惕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抑郁倾向、表现形式、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病干预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交通大学在校学生共2010人,采用“不同专业大学生精神状态问卷”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大学生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无抑郁情绪学生为1010人,占54.8%;有抑郁情绪者为833人,占45.2%。家庭内关系是否融洽、遗传因素、个人性格因素、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前自身的健康状况(P值均小于0.05)和抑郁情绪之间关联显著。结论大学生抑郁率较高,尤其是新入学学生及性格内向学生的抑郁率更高,多数为轻度或中度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