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血小板聚集所致的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在高缺血风险的慢性冠心病患者中也存在血小板过度激活。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的基石。PEGASUS-TIMI 54研究首次证明与标准剂量相比,低剂量的替格瑞洛同样可降低缺血事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自此,国内外开展了一些针对低剂量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现对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龙发  王涛  黄文婷  付鹏 《内科》2022,(3):273-276
目的 探讨人群呼吸道感染与其家人家庭内吸烟的关系。方法 根据家人在家庭内的吸烟情况,将316名健康体检成年人分为严格控烟组、部分控烟组与未控烟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免疫球蛋白G、淋巴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中段晨尿可替宁水平,以及3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道感染情况(随访1年);对研究对象中段晨尿可替宁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316名研究对象中,家庭严格控烟者有92名(严格控烟组),家庭部分控烟者有103名(部分控烟组),家庭未控烟者有121名(未控烟组)。外周血IL-1、免疫球蛋白G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均呈严格控烟组>部分控烟组>未控烟组,而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中段晨尿可替宁水平均呈严格控烟组<部分控烟组<未控烟组(均P<0.05)。严格控烟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2.83%)低于部分控烟组(36.89%)与未控烟组(42.98%)(均P<0.05);部分控烟组与未控烟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相似文献   

3.
4.
观察吸烟对体内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及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地区健康60名男性不吸烟及192名男性吸烟,按期每日吸烟支数分为1-10支组,11-20组,21-30支组,〉30支组。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吸烟尿兴中尼丁代谢产物-柯替宁作为吸烟量的客观指标,用分光比色法测定尿中NO含量,来反映体内NO水平。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DESIRE-plus(Drug-E-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larization plus)研究中符合本研究的3 186例患者分为三组,无吸烟组1 714例,已戒烟组462例,在吸烟组1 010例.通过分析三组间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无吸烟组、已戒烟组、在吸烟组三组间年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别为62.5±9.8岁、60.5±9.9岁和55.3±10.3岁(P<0.001);在吸烟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23.0%、5.7%,明显高于无吸烟组(13.1%、4.9%)、已戒烟组(12.3%、3.0%),P<0.001.冠状动脉造影情况也有明显差别,已戒烟组中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分别占45.4%、10.6%,明显高于无吸烟组(39.2%、8.5%)和在吸烟组(35.2%、6.5%),P值分别为0.006和0.024.已戒烟组CABG率(33.8%)明显高于无吸烟组(29.0%)和在吸烟组(24.5%),P=0.001.三组间随访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有明显差别,无吸烟组、已戒烟组、在吸烟组随访死亡率分别为1.6%、3.9%、1.3%(P=0.001),总死亡率分别为1.6%、3.9%、1.3%(P=0.001).结论 吸烟能使冠心病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能促发血脂异常、炎性反应,从而引发冠心病,并有增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访死亡率、总死亡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278例(冠心病组)和113例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TRP9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CTR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CTRP9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TRP9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发生有关,CTRP1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CHD)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3年112月收集该院CHD合并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98例,予联合应用替格瑞洛30 d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CHD合并AR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采用二磷酸腺苷(ADP)与花生四烯酸(AA)诱导均明显下降(ADP:79.2%±8.1%vs 58.2%±11.9%,t=6.241,P=0.011;AA:41.1%±12.3%vs 21.3%±9.7%,t=4.222,P=0.032)。合并AR的CHD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有效率为73.5%(72/98),其中治疗有效者男性比、体重指数(BMI)、吸烟等与治疗无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者应用替格瑞洛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方法 :将入选 2 1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依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 :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冠心病组 ,共 12 6例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 ,共 93例 ,两组均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集我院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128例,予替格瑞洛替代治疗30d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替代治疗30d后血小板聚集率采用ADP与AA诱导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P:78.2%±8.1%vs.57.2%±11.9%,t=6.241,P=0.011;AA:43.1%±12.3%vs.20.3%±9.7%,t=4.222,P=0.032)。合并阿司匹林抵抗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替代治疗有效率为79.69%(102/128),其中治疗有效者男性比、体重指数(BMI)、吸烟等与治疗无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者应用替格瑞洛替代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连续住院的306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统计CAE的发病率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CAE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68%.在113例患者中共有受累的冠状动脉149支...  相似文献   

11.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有明确心肌梗塞的冠心病患者82例和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的正常对照者43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初或病情稳定48h后采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2例)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P〈0.001),SAP组的hs—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23例)、三支及左主干病变(30例)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01和〈0.001)。以人群血浆hs—CRP水平的第90分位值3mg/L为截点,将冠心病组中行冠脉造影的对象分为低hs—CRP水平组和高hs—CRP水平组,可见后者多支病变(包括双支病变和三支及左主干病变)的例数(n=36)显著多于前者(n=17)(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9 847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疑诊C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CAD的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CAD和非CAD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分为0支、单支、两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9 847例患者中确诊CAD 6 419例(65.2%)。CAD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低于非CAD组(P<0.001),且TBIL、DBIL、IBIL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BIL、DBIL是CAD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患者的CAD发病率明显升高;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TBIL、DBIL是CAD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到2005年12月收治的25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血清尿酸浓度及其它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351±85)μmol/L∶(305±75)μmmol/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Wald=16.15,P<0.001)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1.011)。结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且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胸痛查因(未有冠心病史)择期做冠状动脉造影的肥胖患者(BMI≥27 kg/㎡)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性别、年龄1:1匹配后,剩下46对作为最终研究对象。结果: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与性别(女性,R2=0.495, β=0.385, P<0.001)、高密度脂蛋白(R2=0.495, β=0.034, P=0.014)有独立的正向相关性。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2.363,95%CI:1.234-4.524,P=0.009);当瘦素水平作为分类变量进行分析时,最高三分位数的冠心病风险是最低三分位数的3.865倍(P=0.048)。结论:在肥胖人群中,瘦素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血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胆红素(BIL)水平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30例行冠脉造影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BIL的含量,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间接胆红素(IBIL)在冠心病组[(5.73±2.69)μmol/L]低于对照组[(6.32±3.24)μmol/L](t=2.02,P<0.05),而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49,P>0.05)。血IBIL在3支病变组低于双支、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血TBIL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减少,DBIL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但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较正冠心病相关因素后,低水平血BIL并非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无关。结论低水平血IBIL可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而非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研究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1例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术前行双侧颈、股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厚度,记录斑块数目,半定量估计斑块的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分别按血管狭窄≥50%所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其中左主干累及定为双支病变。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股动脉IMT值均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股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显著相关(P<0.05);股动脉斑块对冠心病预测的准确度(69.23%)高于颈动脉斑块(56.04%)。结论:颈、股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似用以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及甘油三酯 (T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对 14 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简称冠脉造影 )的病例测定D 二聚体和TG水平。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 ,冠脉造影阳性组又分为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 ,比较各组间D 二聚体和TG。 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组D 二聚体和TG水平比冠脉造影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D 二聚体与TG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单支单处病变组比较 ,多支多处病变组D 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 P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与D 二聚体及TG水平关系密切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D 二聚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绝经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绝经后冠心病(CAD)女性及无冠心病女性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激素、血脂对女性冠心病的影响。方法:以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有一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的绝经后女性CAD患者为CAD组.40例经造影冠脉无明显狭窄的绝经后女性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ApoB及B/A比值,以放免法测定雌激素(E2)、雄激素(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CAD组的TG、TC、LDL-C、LP(a)和Apo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CAD组的HDL-C及Apo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85±0.52)mmol/L:(1.23±0.54)mmol/L.(1.24±0.24)mmol/L:(1.86±0.33)mmol/L.P均〈0.05];②CAD组的E2、LH水平[(11.99±6.81)ng/ml,(22.33±13.45)mIU/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40±5.41)ng/ml,(35.96±23.39)mIU/ml]。P〈0.05~〈0.01;③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poB、HDL-C、E2和LH是对女性绝经后对冠心病有影响的因素(β=3.592,-1.496,-0.183,-0.056,P均〈0.01)。结论:HDL-C、E2和LH是绝经后女性免于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血脂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