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人中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0例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与病人住地附近“健康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多因素探讨。比较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饮酒等多因素作用的大小。单因素分析表明,HBV感染、肝癌家族史与青年人肝癌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25、3倍。提示HBV感染在青年人肝癌中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丙肝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及注射途径并易发展为慢性的病毒性肝炎。随着人们对丙肝认识的加深,诊断技术的改进,临床上丙肝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大部分丙肝得不到早期诊断及治疗。常于体检或诊治其它疾病时偶尔发现。为提高丙肝早期诊断率,减少丙肝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现就丙肝误诊原因及对策分析总结如下:1 对丙肝认识不足 自1989年choo等证实经血液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为丙肝病毒(HCV)以来,人们对丙肝的发生、发展才有了较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体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临床治愈;3例有效;1例并发肺栓塞后猝死.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DVT的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进展致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颈内动脉狭窄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98例TIA患者完善凝血常规,行头部MRI+DWI+MRA及颈部血管彩超等检查,观察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颈内动脉狭窄TIA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IA早期进展致脑梗死的关系。结果298例TIA患者20.8%(62/298)在7d内发生脑梗死,有高血压病史者(162/298)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61/298),颈内动脉狭窄(101/298),心房纤颤的患者(49/298)近期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早期观察颈内动脉狭窄TIA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为舒张末压下降,阻力指数增高(P〈0.05),其进展为脑梗死的几率更高。结论高血压病史、DWI异常、颈内动脉狭窄及心房纤颤等病因为TIA患者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颅内动脉低灌注可能为颈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68例肝癌病人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提示乙肝病毒和丙肝感染是导致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肝患者体内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A/C3-TCI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捕捉法ELISA,对丙肝患者血清中IgA/C3-TCIC进行检测,将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谷丙转氨酶(AL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丙肝患者血清中IgA/C3-CIC有36例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45.0%。IgA/C3-TCIC的阳性率与ALT的升高与否无关,与病程明显相关,随着病程的迁延,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IgA/C3-TCIC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丙肝患者体内IgA/C3-TCIC不直接参与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但可能是丙型肝炎慢性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科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研究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9.04%,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比例50.58%,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29.41%(P<0.05);(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尿病病程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中的收缩压(SBP)、TG、LDL-C,以及年龄、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有着密切关系.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癌死亡病例的生态学关联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了解肝癌死亡病例的关联因素、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161个死因监测点的肝癌死亡监测资料、乙肝和丙肝报告发病数据、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全国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和有关社会经济指标,采用三水平超Poisson方差模型,以肝癌死亡病例作为第一水平,161个区县作为第二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第三水平,分析肝癌死亡病例的生态学关联因素;应用SAS 9.4和MLwiN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拟合三水平超Poisson方差随机截距模型。结果 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性别、年龄组间的肝癌死亡率不同,且年龄组间肝癌死亡率的差异在不同性别间也不同,性别与年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多水平模型在三、二水平的随机截距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肝癌死亡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区县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发病率、丙肝发病率、性别、年龄、性别与年龄交互项与肝癌死亡病例之间存在独立的生态学关联关系。结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与肝癌死亡病例呈负关联关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和丙肝报告发病率与肝癌死亡病例呈正关联关系;男性、高年龄组与肝癌死亡病例呈正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具有隐匿性,长期发展易转为慢性,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现已成为全球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丙肝经性途径传播的问题一直以来颇具争议。本文针对丙肝性传播的研究现状,对丙肝性传播的风险及其高危人群,特别是其是MSM人群中的传播、影响丙型肝炎性传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的,HCV感染慢性化程度高,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1].由于其高致病性和广泛流行,HCV感染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 ~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2].近年来,荆门市丙肝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解丙肝流行特征,探讨丙肝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荆门市近10年丙肝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与其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心肌梗塞(MI)和心绞痛(AP)间的关系及早发冠心病的特点,为CHD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对病例组235例和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论 高血压病史、CHD家族史、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和超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被动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事件的危险因素;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可能是导致早期发现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3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并发肝癌分为肝癌组(120例)与非肝癌组(118例),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癌组在性别为男性、肝癌家族史、其他肿瘤家族史、糖尿病史、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HBV阳性及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方面均高于非肝癌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有长期饮酒史、有长期吸烟史、HBV阳性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患者发生乙肝肝硬化的几率高于女性患者。糖尿病史、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HBV阳性均是乙肝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濮阳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型病毒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分级整群方法抽取1个县2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1个村(社区),根据年龄、性别和城乡调查比例以户为单位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个人资料,同时采集被调查者血液5ml分别检测乙肝和丙肝标志物,调查对象的个案调查表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录入到EpiData3.1数据库,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判定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收集合格问卷与标本1029例,其中男性509例,女性5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55%,HBeAg为0.19%,抗一HBs为50.73%,抗一HBe为0.87%,抗一HBc为29.25%,抗一I-ICV阳性率为0.29%。以抗一HBc阳性作为既往乙肝感染标志物,抗一HCV为丙肝感染标志物,抗-HBc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0.05),50岁以上组最高达到51.56%,0~9岁组最低为16.61%;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服务行业和农民均高于其他职业(P〈0.01)。男性理发店刮胡须、手术诊疗、牙科诊疗、内窥镜检查、输血是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P〈0.05),丙肝感染危险因素是输血或有偿献血。结论调查对象中乙肝与丙肝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避免乙肝和丙肝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医疗机构、美容美发等行业消毒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318例弥漫性甲状腺肿(超声检查证实)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每6个月对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随访5年后98例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分析患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体积、弥漫性甲状腺肿原因、甲状腺自身抗体、碘营养状况、吸烟、饮酒、饮茶、居住地、职业、家族史,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与患者年龄[OR=4.493(95%CI:1.680~8.591)]、性别[OR=3.682(95%CI:1.234~9.653)]、病程[OR=2.851(95%CI:1.022~4.798)]和甲状腺自身抗体[OR=1.972(95%CI:1.237~3.096)]相关。结论女性、年龄大、病程长及甲状腺自身免疫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江兴林  左云飞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5):584-586,591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与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术前未使用放疗与化疗的肝癌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ASC、Caspase-1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SC阳性率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00%(3/30)和73.33%(22/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1阳性率分别为23.33%(7/30)和66.67%(20/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与Caspase-1两指标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降低,两者不相关(P〉0.0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显著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722,P〈0.01)。结论ASC、Caspase-1在肝癌中表达低,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SC、Caspase-1与肝癌的凋亡、发生及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有希望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济南市某县一起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导致该起疫情暴发的原因,了解现场处置情况。方法 按照病例的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该起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引起丙肝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及感染来源。按照边调查边控制的原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结果 2018年5月1日—12月5日累计发病56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以食欲减退、乏力、黄疸、恶心、肝病面容或肝掌为主,分别占72.92%、72.92%、29.17%、29.17%和12.50%。近期在某诊所就诊是本次丙肝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OR=72.8)。结论 本次暴发的丙肝疫情是由非法行医门诊混用输液器引起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血液传播。建议加强对私人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注射行为进行监管;健全诊疗记录登记制度和检查制度;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进行培训,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以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8331例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亲青  赵怀辉  杨晓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62-166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外1987~2009年关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30篇,累计病例8331例,对照24449例。结果各主要危险因素按比值比高低分别为:HCV感染,HBV感染,个人肝病史,糖尿病,精神心理因素,盐渍食品,性别,家族肝癌及其他肿瘤史,饮酒,吸烟,饮沟塘水,避孕药,咖啡。结论原发性肝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HCV感染、HBV感染、个人肝病史、糖尿病等,而口服避孕药和饮咖啡则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菁  庄辉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6):326-328
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探讨了急性丙型和戊型肝炎可能的危险因素。选择单纯丙型肝炎14例、戊型肝炎13例作为病例组,非肝病的住院和门诊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发现单因素乙型肝炎既往史(OR=255.36)、肌肉注射史(OR=13.33)、静脉注射史(OR=604.88)、输血史(OR=255.36)、不洁饮食史(OR=21.82)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甲型肝炎”接触史(OR=22.20)、旅行史(OR=5.46)为戊型肝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丙肝静脉注射史(OR=2398.26)和不洁饮食史(经常OR=46.96;偶尔OR=28.90)有关。戊肝与“甲肝”病人接触史(OR=12.85)、肌肉注射史(OR=27.88)和旅行史(OR=11.78)有关。结果表明,医源性感染是散发性丙肝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戊肝的危险因素,除胃肠途径外,医源性血源暴露史尚不能除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人静息心率(HR)与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2004年新疆博州维、哈、蒙、汉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335人(维、哈、蒙、汉各1248、1054、818、1215例),通过回归分析寻找静息HR和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随着静息HR增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腹围(W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肥胖、高血压、高空腹血糖、血脂紊乱、≥3项CVD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均有逐渐增高趋势(均P〈0.05);应用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和静息HR〈65次/min比较,静息HR〉85次/min者SBP、DBP分别增加8.9mmHg、4.1mmHg(P=0.000),高血压发生风险是1.82倍(95%CI1.45—2.28);WC、BMI分别增加2.2cm、0.8kg/m^2(P=0.0130),肥胖风险是1.37倍(95%CI1.08~1.73);FBG增加0.8mmol/L(P:0.000),高空腹血糖风险是2.77倍(95%CI2.13~3.59);血脂紊乱风险是1.58倍(95%CI 1.26~1.97);CVD危险因素≥3项聚集出现的风险是2.80倍(95%CI2.10~3.74)。结论新疆博州地区维、哈、蒙、汉族人群中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肥胖、高血压、高空腹血糖、血脂紊乱等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风险增加,并且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易聚集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采血进行抗-HCV检测,分析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深圳市戒毒人员1 002人,男女性别比为32.4∶1。平均年龄(35.0 ± 7.7)岁,以21~45岁的青壮年人群为主,占89.5%(897/1 002)。职业以无业为主,占45.0%(451/10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1.7%,非深圳户籍占88.4%。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HCV阳性率为50.5%,年龄(OR=1.027)、户籍(OR=1.722)和共用注射器(OR=2.822)是抗-HCV阳性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户籍为非深圳户籍、共用注射器的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丙肝的重要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深圳市吸毒人群丙肝防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