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培养护生掌握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方法:通过对2000~2004年来我院儿科实习的985名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沟通能力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提高.结论: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李薇 《健康必读》2008,7(10):61-62
目的了解我校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沟通能力。方法对4所实习医院的100名住院患者、70名护理带教老师、84名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均能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意识不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应用沟通技巧。结论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应采取多种渠道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如:加强护生在校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的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临床带教的引导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为选择有效的培训模式提升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7月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18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3. 68±0. 78)分。6个维度中,实习护生的情感支持能力得分(3. 47±0. 93)最低;不同教育背景、在院接受护患沟通相关培训次数和已有沟通知识是否满足临床实践需求的实习护生,其护患沟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情感支持能力。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适当增加培训频次,尤其是对学历较低、沟通知识较为缺乏的实习护生,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沟通能力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临床及学院减轻护生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022年4—10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219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4.81±13.41)分,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为情感耗竭得分为(40.74±7.46)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20.25±5.53)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31.98±5.30)分;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与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均P<0.05);不同学历、生源地、是否独生、学校是否设置人际沟通相关课程、与临床带教老师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有无晚夜班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良好,职业倦怠感严重,其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呈负相关,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进而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瑜洁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9):100-101
沟通是护生在实践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必须转变带教观念,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与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也是护生成为一名合格护士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要从加强护生岗前培训教育,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重视临床带教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几方面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升英  陈萌  杨雪 《现代保健》2012,(27):51-52
目的:探讨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操作的原因,以提高实习护生带教的针对性。方法:自制调查表对225名接受实习护生首次静脉穿刺的患者及87名接受实习护生二次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的前三位的原因是护患沟通好、护士的基础护理好、带教老师的认可。当首次穿刺失败后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二次静脉穿刺的前三位的原因主要有,护士真诚的道歉及沟通、带教老师的沟通、愿意给护生第二次机会。结论:提高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重视基础护理操作及增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认可度是提高患者对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接受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医科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实习结束后沟通态度、行为及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97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护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CSAS、临床沟通行为问卷及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生实习结束临床沟通态度总分为(87.92±13.12)分,临床沟通行为总分为(37.73±4.94)分,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91.90±12.93)分。临床沟通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533,P0.05),临床沟通态度与能力呈正相关(r=0.239,P0.05),临床沟通行为与能力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态度、行为及能力之间呈正相关,提示应关注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态度、行为及能力,以促进三者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护生临床实习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学习过程,是质与量的变化,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技能的升华。培养好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实习护生走上护理岗位的实践学习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积累社会经验、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做好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培养护生良好的素质,使护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全方位、多方面的创造条件,除对护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注重护生素质、形象、沟通的能力、实践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袁丽红 《现代医院》2010,10(6):136-137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在急诊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照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不同岗位的实习目标,制定实习计划,并组织落实。结果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中注重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问题式教学(PBL)结合以过程为导向的小组督导法(PGS),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科实习护生进行全程措施干预,达到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及对儿科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2018年1-9月在儿科实习4周的护生65名随机分成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3名。对照组按护生儿科实习大纲,采用一对一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基础上,加入PBL结合PGS的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护生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及护生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PBL结合PGS的护理教学形式认同度较高。结论运用问题式教学结合以过程为导向的小组督导法,对儿科实习护生进行全程措施干预,不仅可降低因带教老师能力差异而造成的教学质量差异性,而且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显著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达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如何培养儿科护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沟通方式。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到儿科实习的118名护生的临床沟通培养及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率。结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护生对工作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专题授课培训对提升实习护生护患沟通技能的实际效果,探究最佳培训方法,为提高临床护生护患沟通技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在临床对100位进入儿科实习护生,实施护患沟通技能的专题培训,观察其效果.结果 经过专题授课培训,护生对护患沟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率明显提高.结论 专题授课能够使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大大提高,以达到一切为临床患者服务的宗旨,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理管理并提高不同层次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每位实习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分别打分,同时请患者及其家属根据自身的感受对各实习护生进行打分.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3个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中专实习护生被投诉的比率明显比本科和专科实习护生高(P<0.01).结论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实习护生,并将护患沟通作为实习护士的出科考核内容,提高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有效的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模式,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护生职业胜任力由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6月使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本校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专业一个班级6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第三、四学期采取情景模拟教学、"小导师"教学、实习前强化培训和自主见习的教学方法,于第五、六学期通过"小导师"教学的方法对该班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进行培训;在每学期末采用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评估该班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职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随学期的增加逐渐提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小导师"教学、实习前强化培训和自主见习等多元教学法对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在ICU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在我院ICU实习的27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模式,另将2018年在我院ICU实习的29例本科护生作为观察组,予以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优良率,综合能力与满意度情况。结果:(1)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个案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学习态度、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动手能力满意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采取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可有效提高ICU本科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护生的综合能力,为临床输送更好的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实习生对科室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该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实习在护理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护生踏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阶段,是护理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除学校理论教育和学生自学努力外,还与临床带教工作的优劣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带教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加强组织、健全制度、强化带教老师素质,改进护理教学管理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理论与实践中重视其技能锻炼,达到提高医院护理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实习护生走向护理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秦晓君 《中国保健》2006,14(8):125-126
通过对实习教学医院内实习护生带教情况的总结和分析,对加强实习护生带教,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具体方法.要求临床带教人员应当先学为师,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为实习护生制定详细的护理综合技能实习计划,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护理美感的培养,以及对护理病历书写的技能、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护理综合运用的能力等给予相应的指导.使护生所学的医学、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中得到有效地运用,从而使实习护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更好的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蚁爱莲 《中国校医》2013,27(6):470-47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与患者沟通方面的薄弱点。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6月对50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28%的护生自评沟通能力较强,有86%的护生认为有待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护生一致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人沟通能力普遍处于中低水平;以语言沟通为主,且有待进一步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对非语言沟通认知程度带局限性。结论通过分析护生与患者沟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教学法提高临床护生沟通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6 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有角色扮演、临床示教、责任到人、检查评估等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老师评估、护生自我评估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统计学分析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