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祝丽萍  郑建俊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8):72+78-72,78
<正>蛲虫是儿童常见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蛲虫病易在小学、幼儿园等儿童集居的地方流行,严重威胁广大儿童身心健康。为掌握江山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蛲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11月对江山市城乡5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蛲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了解东莞市儿童蛲虫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对东莞市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抽取的1 139名2~11岁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儿童感染蛲虫的相关因素.结果 东莞市2~11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15%,其中小学(6~11岁)儿童感染率为6.25%,学龄前(2~5岁)儿童感染率为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夜间磨牙、夜惊、烦躁不安、肛周瘙痒症状与蛲虫感染均相关(P值均<0.05).结论 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从根本上切断蛲虫传播的途径,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扬中市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1年,每年抽取城乡各两所幼儿园进行儿童蛲虫感染调查,虫卵或成虫检查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0.23%,其中男童为0.25%,女童0.21%。2006—2011年感染率分别为0.16%、0.15%、0.21%、0.15%、0.17%、0.48%。结论扬中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低于全国12岁儿童,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现状,为该地区儿童的蛲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城区和农村18所幼儿园1 234名儿童为调查对象,连续3 d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肛拭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蛲虫卵阳性者280名,感染率为22.69%。男童感染率为22.92%,女童为2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小班感染率为19.77%,中班为22.5%,大班为25.23%,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5)。城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18.10%,农村幼儿园儿童为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P<0.01)。汉族儿童感染率为19.50%,回族儿童为19.29%,黎族儿童为35.46%,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9,P<0.01)。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感染率最高(父亲为27.02%,母亲为26.45%),并且感染率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儿童感染蛲虫状况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儿童感染蛲虫情况,方法:1988-1992年采用整群随机等比例抽样方法在全省21个地、市、州的44个县196个调查点内,对0-14岁的儿童应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全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0.46%,男女性别之间无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以5-9岁组为高,不同地形之间差异显著,以西部高原为高,结论:男女儿童均易受染,尚与蛲虫的生活习性,防治环境,儿童年龄,卫生习惯,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防治重点人群应以5-9岁为主,不同地形之间感染率的高低分布尚与防治状况,虫卵的生态习性及自然因素有关,应重视西部高原及其它地形儿童蛲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幼儿园儿童蛲虫的感染因素,以便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朝阳市市区幼儿园86例感染蛲虫的儿童及其对照进行蛲虫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洗澡次数少,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吸吮手指是蛲虫的行为感染因素,居住平房、经济收入低是蛲虫的客观感染因素。[结论]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和控制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门市城镇与郊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蛲虫病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江门市9所幼儿园中的1285名儿童进行调查,对感染者给予驱虫治疗。结果1285名儿童中阳性者83人,感染率为6.46%,其中城镇组感染率为2.29%,郊区组感染率为16.85%。儿童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门市农村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定期查治,减少儿童交叉感染的机会,降低蛲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王莹 《中国校医》2010,24(8):567-567
蛲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儿童集中的幼儿园。患者常有肛周瘙痒、夜间磨牙等症状,反复重度感染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滞后。为了解中原油田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笔者于2007年4~5月对中原油田城区和郊区9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成都市群体儿童蛲虫肠道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取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总的蛲虫感染率为 6 .2 2 % ,城乡儿童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5 ,P<0 .0 5 ) ,市区街道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非街道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P<0 .0 5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群体儿童服驱虫药是控制蛲虫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了解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10所市区小学和4所乡镇小学的2 790名小学生,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 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9%,其中蛔虫感染占53.79%,鞭虫感染占42.06%,钩虫感染占4.15%.乡镇小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x2=114.20,P<0.01),城市及乡镇小学生感染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x2值分别为11.62,36.47,P值均<0.05),乡镇小学男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女生(x2 =4.23,P<0.05).结论 三亚市乡镇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将防治重点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莞市横沥镇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探讨蛲虫感染影响因素,为蛲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40名3~8岁儿童为对象,采取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蛲虫卵,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感染影响因素。结果横沥镇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3.75%;儿童蛲虫感染率与户籍性质、居住环境、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屋的人群是蛲虫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蛲虫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情况,为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淮南地区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血清抗H.pylori-IgG水平.结果共采集学生血清标本1 091份,H.pylori-IgG阳性率为46.0%;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阳性率依次为28.3%,38.7%,52.6%,59.0%,差异有显著性(P<0.01);矿区、城、乡学生血清抗H.pylori-IgG阳性率分别为64.3%,32.8%,45.6%,差异有显著性(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无症状为主,仅少数出现腹痛、腹胀、反酸及呕吐等症状.结论H.pylori感染在该地区学生中较为多见,且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矿区、农村较城市多见.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流行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为防制隐孢子虫病在学生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安徽省各地市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粪便标本共4048份,采用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隐孢子虫检出率为1.33%(54/4048)。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89),0.82%(9/1098),0.82%(9/1092),0.83%(8/969),幼儿与其他学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男生与女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49%(28/1880)和1.20%(26/2168),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乡学生隐孢子虫检出率分别为0.05%(13/1740)和1.78%(41/2308),差异有显著性(P<0.01)。隐孢子虫感染以亚临床感染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轻度腹痛、轻度腹泻、稀便。结论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以幼儿多见,农村较城市多见;隐孢子虫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亚临床感染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易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和蛔虫感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指导学生预防与控制贫血和感染蛔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研点校,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选取7,9,12,14,17岁年龄组学生构成调查样本.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测血红蛋白;对农村7岁和9岁学生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卵.结果 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5.6%,男生为5.0%,女生为6.2%;城市为4.6%,乡村为6.6%,其中边缘性贫血占总贫血的82.2%.乡村7岁和9岁学生蛔虫感染率为5.9%,男生为5.5%,女生为6.3%.结论 贫血和蛔虫感染已不是广东省学生健康的主要威胁,但应保持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止反弹.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杭州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及综合防治的效果,为制定最佳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杭州市江干区2所乙级幼儿园,采用均衡对照法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1所幼儿园的220名儿童作为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卫生习惯改善、集体驱虫等综合防治方法;另1所幼儿园的131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驱虫法。分别调查防治前后的蛲虫感染率,比较防治前后总感染率的保护率、效果指数,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蛲虫感染率由综合防治前的3.64%(8/220)下降至防治后的1.82%(4/220),保护率为50.00%,效果指数为2.00。对照组蛲虫感染率由综合防治前的3.82%(5/131)下降至防治后的3.05%(4/131),保护率为20.16%,效果指数为1.2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习惯、开展集体驱虫等综合防治措施比单纯驱虫能更有效控制蛲虫再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评估其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抽取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的初中和小学各4所,每所学校各年级抽取1~2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有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视黄醇)水平。结果 共调查1 398人,血清维生素A水平均值为(337.5±82.4) μg /L,男、女生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维生素A缺乏率和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2.4%和31.1%。男、女生缺乏率分别为2.6%和2.1%,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31.6%和30.7%,男、女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和初中生缺乏率分别为3.1%和0.9%,亚临床缺乏率分别为38.8%和15.3%,小学生和初中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缺乏率较低,但亚临床缺乏率较高,需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不育夫妇、置IUD妇女、人流术后出现生殖道炎症症状妇女作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检测,结果表明,前述三组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率及GMT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云南地区的该三组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相当普遍,是不育及节育术后出现生殖道炎症症关诉重要原因,置IUD妇女经不同置器时间动态观察发现,支原体感染主要是发生在置器后3个月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集体儿童蛲虫感染的情况,以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幼托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方法对8所幼托机构503例儿童进行蛲虫感染抽样调查,采用玻片粘胶纸粘取肛周物在显微镜下找蛲虫卵的方法。结果集体儿童蛲虫感染率为8.35%,男女儿童感染率无差异(P>0.05)。儿童蛲虫感染率4~6岁组明显高于0~3岁组(P<0.005),私立所明显高于其他幼托园所(P<0.005),全托制所明显高于日托制所。42例蛲虫感染儿童中,20人有不良卫生习惯,18人有明显的症状。结论根治蛲虫感染重在预防,要广泛开展卫生宣教,使家庭和幼托机构都要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幼托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定期对儿童和保育人员进行普查普治,切实降低集体儿童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天水市学生贫血及蛔虫感染状况,为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水市7,9,12,14,17岁汉族学生12 700名,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定血红蛋白;选取城乡7,9岁学生共2 583名,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漂浮法检查蛔虫卵.结果 天水市中小学生总贫血率为18%,城区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学生;蛔虫感染率为62%.结论 乡村学生贫血与蛔虫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城区学生,可能与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