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占医院急诊的1%,病死率高达10%[1].消化道钡餐、纤维内镜、核素扫描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大量依据.但对于少数仍不能做出准确诊断的患者,消化道血管造影检查可直接显示出血部位,明确出血原因,可在一定程度卜弥补传统检查方法的不足,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治疗。结果  30例明确了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 ,3例未确定 ,4例造影阴性 ,5例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 ,2 7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结论 介入性诊断可作为消化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 ,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规钡餐和内镜检查,均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小肠病变,检出率较低。笔者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法,对2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了血管造影术,其中20例得以确诊,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检出率为90,9%。而且对部份患者还能作导管内灌注和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急性消化道大出血26例,其中上消化道11例,下消化道15例.栓塞材料分别为明胶海绵、PVA、弹簧钢圈3种.下消化道出血采用同轴导管法.结果 26例中24例出血成功,2例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2.3%,无严重并发症.24例失败者均为栓塞后立即止血,随访2~12个月无再出血.2例超选择性插管失败为保守治疗时间过长,内脏血管收缩所致.结论使用不同方法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正确选择栓塞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4月以来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来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20例(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下消化道出血16例)。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钢丝圈3种材料进行栓塞。结果20例患者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2次,19例患者发现出血动脉,阳性率95%;其中18例行介入栓塞(1例为胃癌胃大部切出术后1周吻合口弥漫性出血,用直径200~700μm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另3例栓塞前先行药物灌注),均成功止血;1例因消化道广泛出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4.7%。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合适的栓塞剂及其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中的常见病 ,常规诊断方法容易漏诊 ,内科保守治疗常难以奏效 ,若失血过多会有生命危险。因此 ,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栓塞治疗这一新技术日益普及开来。我院自1985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对 2 5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并对 2 0例阳性表现者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或血管内药物治疗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4 5岁。 2 0例为内科无法控制的反复黑便并呕血 ,5例为反复便血。钡餐及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 5例 ,十二指肠溃疡 8例 ,食…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出血核素显像定位诊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显旬在消化道出血检测和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99mTc-RBC动态显像和^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结果:6例^99mTc-RBC显像有4例阳性,定位与临床最后诊断均相符合。6例异位胃粘膜显像阳性2例,诊断为Meckel’s憩室。结论:^99mTc-RBC显像对消化道出血的检出和定位诊断具有实用价值,异位胃粘膜显像可选择性应用于临床疑诊Meckel’s憩室并出血的  相似文献   

8.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6例(7.84%)。结合下列七个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出血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案,结果示肝功能B、C级者(列为肝功能差者),化疗药物返流及肝硬化合并有食道静脉曲张三因素分别在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而年龄,性别、门脉癌栓、介入次数四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故术前积极改善肝功能,术中插管超选择以及血管收缩剂的预防使用等对防治出血均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A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经临床确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包括术前、术后CTA检查及DSA资料,同时记录介入栓塞术总时间、曝光时间、造影次数及总射线剂量。入组病例中30例为实验组(术前行CTA),余30例为对照组(术前未行CTA),两组术后1天均行CTA,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入组患者年龄中位数、男女比例及体重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介入栓塞术总时间(65±12)min、曝光时间(218±22)s、造影次数(4±1)次、总射线剂量(468±35)m Gy分别较对照组(81±15)min、(309±36)s、(6±2)次、(587±48)m Gy减少,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0例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TA检查,发现3例仍有消化道出血,再次行介入栓塞术后复查CTA提示出血停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明确出血征象。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CTA检查可以评估出血位置、出血流量、血管走行,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缩短介入栓塞术总时间、曝光时间、减少造影次数及射线剂量;介入栓塞后复查CTA能够评估术后疗效,及时发现出血病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诊疗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6例行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快.术后随访2~15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手术对于内科保守治疗失败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可定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可定组,阿司匹林组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可定组在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加服可定,两组在服药1周及4周后,分别检测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凇度。结果1周后血浆P-选择素、TXB2浓度与AA和ADP诱导的PAG均呈正相关;血浆P-选择素浓度与TXB2浓度也呈正相关;两组间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两组AA和ADP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显著低于1周后的检测值(P〈0.01);可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定能增强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抗血小板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干预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偏头痛发作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并观察血小板抑制剂塞氯匹定(Ticlid)对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浆β-TG和PF4进行测定。结果 (1)偏头痛组患者与对照者血浆β-TG和PF4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并且两种因子增高呈正相关关系(r=0.49)。(2)Ticlid治疗前、后偏头痛患者血浆β-TG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PF4均值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非Ticlid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β-TG、PF4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临床上经Ticlid治疗后头痛缓解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68%。结论 偏头痛的发作与血小板激活和释放有关,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中医骨伤科专家李堪印教授认为:“辨位施法”是中医伤科外治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介绍了“辨位施法”的含量及其与“辨证论治”原则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辨位施法”的基本方法以及李堪印老师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术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四肢骨折合并高血压病人术前血压波动状况、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的因素、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81例病人术前血压波动较大但均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术前准备。79例病人血压控制良好,达到手术要求;2例病人血压控制不良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通过药物降压、饮食控制、心理护理、有效止痛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控制血压,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的外科技术 ,其具有手术创伤小 ,美容效果好 ,手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疗效好的优点。我科从 1997年利用胸腔镜行开胸手术 5 0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例 ,男 4 8例 ,女 2例 ,年龄16~ 6 5岁 ,其中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 37例 ,胸外伤合并血气胸 10例 ,恶性胸水行胸膜固定术 1例 ,同期行双侧肺大泡结扎术 1例 ,同期行双侧血胸清除术 1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健侧卧位 ,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 37例 ,均痊愈出院 ,随访 3年 ,无复…  相似文献   

16.
病案质量有效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在病案形成过程中进行重点、实时、有效的干预才能有效控制病历缺陷的发生,达到持续改进病案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评价耳疗联合自我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9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9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耳疗联合自我管理,疗程20周,以血压动态变化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经干预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随疗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疗联合自我管理,能降低血压,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双期3D-CTA对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16排螺旋CT双期三维血管造影(3D—CTA)显示脑膜瘤与邻近血管关系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1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术前双期3D-CTA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估3D—CTA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脑血管关系的能力。结果以手术为标准,本研究对42例与临近大动脉接触的脑膜瘤CTA.判定为A型(肿瘤未侵蚀血管)28例,24例与术中发现一致(85.7%),CTA判定为B型(肿瘤侵蚀血管)14例,12例与术中发现一致(85.7%)。对28例靠近静脉窦的脑膜瘤,CTA判定有临近静脉窦侵犯的共18例,全部被手术证实;其中14例CTA判断其侵犯程度与手术一致。结论双期3D—CTA提供了脑膜瘤与邻近大血管、静脉窦及骨骼三维空间准确关系;可明确区分肿瘤周围的动静脉成分;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提高术中处理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9.
意象对话技术对妇科患者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意象对话技术(IDS)对妇科患者术前后血压(blood pressure, BP)和心率(heart rate, HR)的影响,探索减轻术前焦虑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88例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评得分大于50的妇科手术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DS组、音乐意象放松(MIR)组及对照组.IDS组于术前1 d下午给予意象对话心理干预,MIR组于同一时间给予播放自制的MIR录音干预,统计三组干预前及干预后(术前1 d、术前0.5 h、术后1 h、术后12 h~24 h)的BP和HR,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个干预组干预前后BP和HR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HR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0).干预前与术前0.5 h BP和HR比较:IDS组术前HR低于干预前(t=5.734,P=0.000);MIR组术前DBP高于干预前(t=-3.265,P=0.002),术前HR低于干预前(t=2.968,P=0.004).对照组SBP、DBP高于干预前(P=0.000).干预前与术后1 h BP和HR比较:IDS组SBP、DBP、HR术后1 h均低于干预前(P=0.013,P=0.024,P=0.000);MIR组SBP、HR术后1 h均低于干预前(P=0.014,P=0.000);对照组HR术后1 h均低于干预前(t=5.611,P=0.000).术后12 h~24 h BP和HR与干预前比较三组均有下降.结论:IDS和MIR干预对减轻手术前后的心理和生理应激有不同的作用,IDS在稳定BP和HR方面更优于M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对顺式阿曲库铵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血液稀释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7 mL/kg补充禁食禁水所丢失的液体量。血液稀释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时行AHHD,静脉滴注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ES130/0.4)15 mL/kg,30 min输完;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2 mL/kg,滴注30 min。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监测神经肌肉功能,用单次给药法测定两组患者的顺式阿曲库铵量效关系的变化,在麻醉诱导开始即刻(T0)和30 min后(T1)分别测定动脉血气Hb、Hct、Ca2+、K+、Na+以及血浆总蛋白(TPP)和白蛋白(ALB)浓度。结果:与T0相比,血液稀释组患者T1时点Hb、Hct、TPP、ALB、K+、Ca2+、HR均降低(P<0.05),CV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CO2、Na+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T1时点比较,血液稀释组患者T1时点Hb、Hct、TPP、ALB、K+、Ca2+均降低(P<0.05),而CVP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ED50、ED90和ED95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47.86(30.9074.13)、68.39(44.6774.13)、68.39(44.67104.71)、71.45(46.77104.71)、71.45(46.77109.65)μg/kg;血液稀释组患者相应的数值为45.70(29.24109.65)μg/kg;血液稀释组患者相应的数值为45.70(29.2473.96)、67.45(42.3673.96)、67.45(42.36107.15)、70.79(44.67107.15)、70.79(44.67112.20)μg/k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130/0.4)行AHHD时不改变顺式阿曲库铵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