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病”,由狂犬病毒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死率达百分之百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潜伏期最短只有6天,长则数年以上,一般在1~2个月出现症状。我们调查到1例潜伏期长达46年后发病死亡的病例,现  相似文献   

2.
对2012年医院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和狂犬病病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这两种疾病的管理问题,如治疗手段、设施条件、转诊管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因发热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而往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相混淆,难以鉴别。现将我院自1988~1998年间收治的外院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人院后否定诊断的共66例患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66例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13~85岁(平均35岁)。66例患者入院后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抗EHF-IgM检测明性否定诊断。1.2主要症状和体征体温38.l℃~40.2℃,热程在1周内者32例,超过三周者34例。上跨有出血点者39例,腋下有出血点者24例,无出血点者16例,球结膜充血者25例,充…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江西萍乡市某农村一位年仅33岁的农妇,与自家豢养的小狗逗乐时,小狗一反平时温柔驯服的常态,一口咬住农妇的右脚不放,咬得她脚趾鲜血直流。农妇匆忙中只用一块旧布包扎止血了事,两个月后,农妇突然觉得头昏、头痛、行走不便,咽喉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被家人送往镇医院按感冒治疗后,毫无效果。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怀孕3个多月了。几天前,我在街上行走时不慎被一只流浪狗咬伤了。请问,我该不该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我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吗?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40岁,住院号1065,湖南娄底市双黄乡人,发病前在平安县古城打工(修路)。于2004年6月29日因出现症状被送至海东医院就诊,30日转诊第四陆军医院。经接诊医师询问病史,得知该患者4个月前在原籍有被野狗咬伤史,遂怀疑狂犬病,并上报疫情;7月2日上午10时病例转省传染病医院,入院后立即采取特级护理、对症、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措施。省疾控中心曾两次派专业人员赴医院调查,并提出防疫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8.
《世界感染杂志》2008,8(1):19-19
世界狂犬病日的使命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和动物狂犬病的影响,其简易的预防办法,以及如何通过在动物贮主中防治该病来消灭人间病例。 据估计,每年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此外,亚洲和非洲有1000万人在被可能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  相似文献   

9.
10.
1 病例介绍 例1 姜臣,男,30岁,农民:于1992-11-25腹痛、发热、咳嗽,用药无效,3d后又出现呕吐、腹泻住某医院。后因诊断不清来本院以急性“胆囊炎”收入外科。该患来自疫区,有流行病学史:入院后查体T38.2℃,F92次/min,BP19.9/1.33KPa,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心肺无明显变化,上腹触痛,2次便检有脓细胞,又以菌痢转入传染科。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患,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除了Ⅲ和Ⅰ型变态反应外,HRFS病毒的直接作用可能起重要作用,特别在疾病的早期。国内外学者已经重视到炎症介质在HFRS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2.
罗静霞  杨进业  梁江明  梁伟献  张丽芳 《广西医学》2014,(11):1620-1621,162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狂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岁以下接种狂犬病疫苗患儿1 025例,其中注射辽宁成大速达狂犬疫苗548例(4针法组)和辽宁依生狂犬疫苗477例(5针法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4针法组发热率为48.4%(265/548),高于5针法组的18.4%(88/477)(P<0.05);4针法组发热最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大,发热概率越小;发热主要发生于首次注射时,以中热多见。结论建议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注射狂苗最好用5针法依生狂犬病苗,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家庭养犬的越来越多,被狗咬伤的人逐年增多,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鼠类为传染源 ,春夏和秋冬为流行高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及肾损害 ,起病时三红 (面、颈、前胸皮肤发红 )、三痛 (头痛、眼眶痛、腰痛 ) ,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五期演变过程 ,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四军医大曹敏谨教授将流行性出血热特殊类型归纳为流感伤寒型、急性胃肠型、急腹症型、脑型、腹水型、败血症型、类白血病型、肾型、出血型、休克型、眼型、肝损害型、肺型、其它型等十四种。笔者对我院收治的特殊临床类型病例的误诊作一剖析。1 …  相似文献   

15.
1995~1998年,我科对发热期入院的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给予早期扩容、扩管、利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按照“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提出的诊断依据,HFRS诊断成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9~66岁.入院时发热2~4天,尿蛋白十~(?),住院期间检测抗-HFRS V-IgM阳性39例,阴性2例.全部病例无心肺疾患史,  相似文献   

16.
17.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早期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详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危重并发症的早期征象,准确记录观察结果,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急性起病,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三大主征。发热一般为首发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型以稽留热、驰张热多见,少数为不规则热。发热期是HFRS病程的第一阶段,从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需4~45d,一般为7—14d。发热期临床表现除发热外,尚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症状,肾脏等器官损害表现。发热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预防低血压休克,防止发生急性。肾衰竭,保证患者顺利渡过各个病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5岁,因发冷、发热1周,持续性腹痛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发冷、发热,当时未测体温,在外院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5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于入院前2天出现腹部持续性刺疼,伴恶心、呕吐3次,呕出物为胃内容物,每次量约150mL。外院又静输菌必治、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药治疗无效并出现尿蛋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