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冰  吕小平  唐星火  韦荣芬 《内科》2011,6(1):82-84
临床教学大肠镜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双人操作法,另一种是单人操作法。双人操作法需要护士配合送镜,检查过程中带给患者较大痛苦,穿孔等并发症较多。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不需要双人送镜,节约人力资源,术者能更自如、灵活、协调的操作内镜,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穿孔等并发症几率,使术者内镜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随放大内镜、  相似文献   

2.
结肠镜规范化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工具,随着内镜性能和插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极大地缩短了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已成为普遍开展的诊断技术.早期结肠镜检查采用的双人操作法,多数的内镜医生虽然能够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基本操作,但是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方法和存在经验式的思考方式,众多的内镜医生依然靠传统的方式学习结肠镜,甚至自行摸索操作结肠镜,由此带来操作手法混乱,病人痛苦大和并发症多的问题.目前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在国外已逐步成为主流,然而国内大多数内镜医生仍然采用双人操作法进行结肠镜检查,并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及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因此,推广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统一诊断及治疗标准是内镜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大肠镜检查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大肠镜的改进和插镜技术的提高,许多大肠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插镜是检查成功的关键,所以探讨插镜失败的原因及春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47例电子大肠镜插镜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在近20余年得到迅速发展.此文简介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开展现状,总结近年来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基本技术、细节技巧及最新进展,提出整体观念是结肠镜检查的基本技术之一,目前中国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20060792大肠镜检查7395例临床分析/林国伟…//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1).-1178~1179大肠镜检查7395例,均不采用X线透视引导下插镜,有7341例到达回盲部或回肠末端,插镜成功率98.9%,并提示18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5%)、直结肠息肉(14%)、直结肠癌(6.4%)最为常见。138  相似文献   

6.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分析和操作技巧评价(附3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9%。双人操作法成功率85.5%。回肠末段到达率单人操作为85%,双人操作为56.0%。单人操作法到达回盲部的时间平均为8.8min,双人操作到达回盲部平均时间为11.5min,并发症发生率单人操作法0%,双人操作0.88%;单人法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人力,效率高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通过操作者左手持肠镜操作部,右手握镜身,完成全结肠检查的操作过程,这一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笔者自2005年以来把单人操作法分为平握法(即水平握持操作部和镜身)和传统法(即传统握持操作部和镜身)两种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共检查了690例,发现前者可以更好地完成检查,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注水肠镜与传统注气肠镜检查对老年患者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探讨注水肠镜的优势。方法选择因下消化道症状就诊并行非麻醉肠镜的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注水肠镜组(A组)53例和注气肠镜组(B组)49例,比较患者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疼痛评分、肠镜达盲肠时间、插镜深度、全结肠检查率、进镜与退镜时肠道清洁度、操作者主观难易度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注水肠镜组患者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注气肠镜组(P=0.021);术中腹痛评分明显低于注气肠镜组(P=0.001);注水肠镜组患者的退镜清洁度评分高于注气肠镜组(P=0.030);插镜深度明显小于注气肠镜组(P=0.003);注水肠镜组操作者主观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注气肠镜组(P=0.007)。结论注水肠镜显著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减轻了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的腹部疼痛与不适感,操作更为简便,同时显著提高了退镜时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9.
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一05—11/2002—1l一1l,采用单人操作法的轴保持短缩法(改良Shinya操作法)对508例病人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并结合临床应用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黏膜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单人操作法是通过单个医生操作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方法,这一技术时于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平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来国内逐步开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得使单人操作的优势越来越为内镜医生认识及推崇.现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进行的单人操作病例进行总结,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双人操作法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现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11.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纤维结肠镜发明使用初始,由于对内镜的掌控尚处于探讨阶段,加之观察时应用目镜的不便,使得双人操作法成为经典的结肠镜操作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Waye等创立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随后传至日本并得到推广应用。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医生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幕进行观察,内镜操控部的操作灵活性大大提高,使结肠镜单人操作更成为可能。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使被检查者的不适进一步减少而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1982年美国学者Waye和日本学者冈本乎次到我国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演示,以后便有少数部分医疗单位尝试了单人操作法。近年来广泛的内镜技术交流使得单人操作的优越性越来越为内镜医生所认识及推崇。但是,受传统习惯及一代代师徒式教学的传承,使得双人操作法仍为目前国内多数内镜医生所应用。然而,随着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对内镜的细微观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推广使用有其更加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目的 评价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间38例有消化道症状,但是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为阴性者,进行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从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插镜,其中8例经上消化道插镜未能到达回盲部者改从下消化道插镜。结果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发现有小肠病变33例(检出率86.8%),其中空回肠克罗恩病7例,空回肠多发溃疡5例,空肠血管畸形并出血4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空回肠静脉显露3例,小肠恶性间质瘤2例,非特异性回肠炎2例,回肠中分化腺癌1例,空肠钩虫病1例,回肠蛔虫病1例,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吻合口狭窄1例,回肠结核1例。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并发症,除2例因腹痛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外,其余患者均可完成检查。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内病变,病变检出率高,安全性好,是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利工具,但操作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检查包括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目前后者在国际上已成为主流,国内正在逐渐推广。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单人操作法完成结肠镜检查500例次,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病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而息肉检出率则被视为衡量肠镜检查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腺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转变为癌的时间大约为10年。因息肉漏诊者中一部分患者很可能以后不会再行肠镜检查,所以提高息肉检出率,尽量减少漏诊,对于预防大肠癌至关重要。国外有研究显示,肠镜检查时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密切,但国内尚无此方面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退镜时间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旨在为提高息肉检出率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普及情况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广东地区开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人数以及所占比例,调查阻碍推广的原因。结果①调查44家医院,全部采用单人操作的医院有9家,占20.5%,完全未采用单人操作法单位6家,占13.6%,余下29家医院既有单人操作又有双人操作,占65.9%。单人操作人数占单位结肠镜操作总人数50%以上的单位有18家,不到50%有26家。44家医院中,结肠镜操作总人数278人,单人操作人数有157人,占总人数56.5%;②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18家医院中,1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单人操作法,仅有2家医院科室主任采取双人操作法。在结肠镜单人操作人数〈50%的26家医院中,有20家医院的科室主任未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仅有6家医院科室主任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③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的难点:选择"科主任不支持"2人,选择"单人与双人操作法无差别"的6人,选择"单人操作法对镜子损耗大"的10人,选择"单人操作法有难度"的9人,选择"原来双人操作改单人操作不习惯"的21人。结论经过8年推广,广东地区绝大部分医院已经采纳或部分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普及率高于全国水平;科主任是否采纳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此法的普及至关重要;不习惯由双人操作改为单人操作以及认为两种操作法无差异是阻碍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肠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探讨大肠癌肠镜检查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分析了125例大肠癌的临床资料、大肠镜检查结果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直肠癌检出率最高,青年人大肠部哪病率在逐渐增高;(2)直肠癌肛诊阳性率为85.0%,大肠镜诊断大肠癌的准确率为99.2%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1岁,反复上腹部饥饿痛3年,10天前饮酒后出现柏油样便,并伴有暗红色血便,每日1~2次,来院就诊。体检: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粪便潜血(++),血红蛋白92g/L,胃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未见溃疡及出血灶,胃窦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肠镜检查见距肛门20cm处见环形隆起的溃烂灶,病灶中间可见双腔改变,肠镜从右侧管腔插至50cm,见腔内大量粪块及暗红色血水,无法观察而退镜。然后肠镜从左侧管腔插入,顺利插至80cm,见肠腔环形皱襞,腔内清洁。肠镜诊断为结…  相似文献   

18.
肠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结直肠疾病的金标准,但如果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充分,肠腔内的粪便会掩盖黏膜病变,对内镜的观察造成影响,极大程度上增加内镜检查漏诊、失败的可能[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中的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耐受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159例,其中81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首选进镜方式分为经口或经肛2种,首选方式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日后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对活动性出血病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另78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两组患者分别由专门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为95.06%,病因诊断率为82.72%,23例检查时见病变活动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21例止血成功,内镜止血成功率为91.30%;胶囊内镜组的病变检出率82.05%,病因诊断率为66.67%。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因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受性方面,胶囊内镜的耐受性最好,双气囊小肠镜的耐受性依次为:全麻下经肛进镜、全麻下经口进镜、非麻醉经肛进镜、非麻醉经口进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胶囊内镜,并且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65例临床怀疑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先前进行的插管法小肠钡灌肠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58例,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其中45例患者首选从肛门进镜行小肠镜检查,确认克罗恩病34例(75.6%),另11例后从口腔进镜,发现病变者8例(72.7%);20例首选经口进镜,检出克罗恩病11例(55%),另9例患者日后经肛进镜检查中检出5例(55.6%).先前进行的46例小肠钡灌肠检查中,2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52.2%,与小肠镜结果比较,符合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例数为18例,诊断正确率为75%(18/24).22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14例诊断或疑似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率为63.6%,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的病例数为11例,诊断准确率为78.6%(11/14).结论 经口和经肛方式结合能使双气囊小肠镜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是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并能对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作出正确判断,插管法小肠钡灌肠是一项决定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上有价值的筛选性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