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探讨郭文栋王琦师水生杨兵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特大息肉罕见报道,现将我院近4年来治疗消化道特大息肉20例作一探讨。一、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6~54岁。均为广基和亚蒂状息肉。息肉大小均在3×4cm~4×...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大于2 cm的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等.1995年Rossini首先报道用尼龙绳套扎息肉;1998年国内项平等报道内镜下单纯尼龙绳套扎治疗10例无蒂息肉取得成功.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样病变已逐步在临床中应用.我们应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使用FUJINON电子胃镜、结肠镜及Olympus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息肉、出血及瘘口封闭等52例。结果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9例,消化道出血4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内36例,直肠瘘1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结论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息肉、平滑肌瘤、消化道出血及瘘口封闭疗效肯定,创伤小,是内镜微创治疗术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基底部宽大、无蒂及直径大于3cm的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息肉摘除法。在内镜前端安装吸引套,圈套丝沿活检孔道插入并安放在吸引套的内槽中,内镜插人消化道到达拟摘除的息肉部位,将吸引套的顶端对准选下的部位,将息肉吸入套内并收紧圈套丝,然后将息肉送出吸引套行电凝切除。32例病人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共切除消化道息肉37人。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可一次性切除等优点,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1].我院胃镜室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尼龙圈套扎和联合电凝电切除消化道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通过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切除息肉,对照组行单纯内镜下电凝切除息肉,观察并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为98.1%,对照组为88.4%。结论对于消化道广基息肉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及结肠。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在逐步提高,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出血或可能癌变,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对本院92例不同类型胃肠息肉采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随访1年,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92例胃肠道息肉经内镜治疗,除1例特大息肉予分期黏膜下切除外,均一次切除,治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发率低。[结论]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治疗安全、有效,应首选。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0年6月至1997年6月,我院对320例消化道息肉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和随访复查,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上消化道息肉114例,男76例,女38例,多发35例,共217个息肉。下消化道息肉206例,男147例,女59例,单发78例,多发...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我院行镜下套扎或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74枚,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股资料自96年2月~97年9月共治疗消化道息肉病人62例,共有息肉74枚。男35例,女27例,年龄20~68岁,平均51.6岁。上消化道息肉35例38枚,套扎  相似文献   

11.
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息肉是指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等各个部位。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各种高清晰内镜的问世,并随着人们对内镜检查观念的改变,接受内镜检查的人数逐年递增,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消化道出血及潜在的癌变可能性,目前,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2.
微波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68枚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消化道管腔粘膜表面向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有关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因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且随着近年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息肉镜下治疗已成为常规。作者用微波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68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切除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60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单纯电切或尼龙绳结扎及热活检钳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采用内镜下切除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成功率及创面愈合率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内镜下切除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例患者85枚消化道息肉行内镜下APC治疗,氩气流量设定为2L/min,功率40~60w,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20例患者经1—4次治疗息肉均消失,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方便、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 ,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切除术[1] 。但该项技术对于宽基底或粗蒂的息肉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出血、穿孔的危险性。为了提高内镜下摘除息肉的治愈率 ,降低出血和穿孔的危险性 ,作者近来采用了尼龙圈套扎法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宽基底或粗蒂息肉进行了内镜下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住院和门诊经内镜检出的消化道宽基底和粗蒂息肉病人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2 8~ 77岁 ,平均 4 9 7岁 ,均有上腹不适或腹泻、便秘病史。1.2 内镜检查结果 息肉位于食管、直肠…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侧向发育型息肉、无蒂或亚蒂巨大息肉、息肉癌变等病变行EMR治疗。结果 病灶最大直径6cm。2例早期食管癌、1例早期贲门癌、1例早期大肠癌及2例胃中、重度异型增生经EMR及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切除,观察3-18个月无复发;31例黏膜下肿瘤经EMR和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均完全切除;对13例侧向发育型息肉及21例亚蒂和无蒂大息肉及局部癌变息肉采用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切除。术中出血5例,出血率7.04%,经内镜治疗停止。1例4.5 cm腺瘤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部分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及无蒂或亚蒂臣大息肉、局部癌变息肉及黏膜肌层的肿瘤,足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在行内镜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的68例内镜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内镜手术治疗依从性、手术之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指标以及生存质量指标;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血糖控制指标以及生存质量指标、内镜手术治疗依从性、手术之后住院时间、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32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息肉切除治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难治性息肉患者进行普通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和内镜随访。结果观察组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切除,切除成功率100%,1例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息肉复发。对照组27例患者一次性完成切除,切除率84.38%,5例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随访3个月至2年2例息肉患者复发。由此,观察组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8例消化道出血及息肉切除患者选用Olympus可旋式放置器HX-5QR-1和MD850型、HX-600—135型内镜金属夹防治消化道出血、穿孔。[结果]98例中有95例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即时止血,成功率为96.9%,1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5.3%,平均使用钛夹2.5枚;40例息肉切除后应用金属夹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成功率为100%,平均使用钛夹1.5枚。[结论]内镜下采用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和预防较大息肉切除后出血、穿孔疗效满意、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 ,内镜下治疗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微波及激光等 ,但对于直径≥ 3cm的巨大粗蒂或宽基息肉 ,镜下电切除易发生肠出血及穿孔 ,只能采用手术切除[1] 。我们对消化道巨大息肉采用单纯尼龙圈套扎治疗 ,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我院在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2月对内镜下发现的食管、胃及结肠的 2 5例 2 7枚巨大息肉行镜下单纯尼龙圈套扎治疗。男 1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 2岁。术前经电子内镜检查并取材活检排除恶性肿瘤 ,并常规查血小板计数 ,凝血筛选。息肉位于食管 1枚、胃 3枚、结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