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探讨急性胆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1991年9月-1998年7月5800例LC中3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6.5%)腹痛发作时间与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中转开腹率高低关系。结果 发作48小时以内者197例,192例完全了LC手术操作,平均手术时间37分钟(15 ̄70分钟),5便中转开腹(2.6%);发作2 ̄6天者189例,19例中转开腹(10%),170例  相似文献   

2.
王公明 《山东医药》2011,51(23):104-105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时机及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将159例行LC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出现症状距手术时间分为四组,〈48 h为A组、48-72 h为B组、〉72 h为C组、2~4周为D组,比较其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LC中转开腹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手术时间最短、中转开腹率最低,C组则反之(P〈0.05);患者体温、胆囊肿大、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手术时机等7个因素与LC中转开腹率有关。结论症状发作后48 h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施行LC的最佳时机;体温、白细胞计数、胆囊肿大、手术时机等7个因素与手术中转开腹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已被作为有症状的良性胆囊疾患的首选术式,其优点超过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转作开腹胆囊手术。我院近5年共行LC中转开腹手术81例(中转率11.6 %),现将中转开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期今后开展此手术时,能通过对病人的术前评估及选择,通过对中转手术指征及时机的掌握,能够在避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LC手术的成功率。一般资料:LC中转开腹手术81例中 ,男40例,女41例。年龄22~73岁 ,病史…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比分析了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表明,单纯组和复杂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6和45.7分钟(P<0.05);中转开腹手术率分别为1.0%和7.4%(P<0.01);住院时间复杂组长于单纯组。单纯组99%的病人、复杂组90%以上的患者能够采用LC治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总中转开腹手术率为2.7%。本文结果提示,LC用于治疗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复杂性胆囊结石是可行的,同样可以保留和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例老年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进行了总结。32例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0例,胆囊息肉4例,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癌2例,病程28天~23年。LC治愈30例,术后24小时均恢复肠蠕动,进流食,下床活动,术后住院4~7天。该手术创伤小,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更适于老年人或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6.3%),其中1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无法分离,开腹后诊断胆囊癌,行胆囊及胆囊床楔形切除,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另1例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我们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老年人可以耐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术前对并存症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术中加强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之一。LC术中正确识别及处理胆囊动脉 ,防止其出血是提高LC成功率的关键 ,本文中我们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我院1991年9月~1998年12月间 ,在6200例LC术中发生145例胆囊动脉出血 ,发生率2.3 % ,患者年龄19~84岁 ,中位年龄44.7岁 ,男37例 ,女108例 ,均为胆囊良性疾患 ,其中急性胆囊炎并结石8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27例 ,14例有上腹部手术病史。二、结果145例中132例术中成功止血 ,术中止血成功率为9…  相似文献   

7.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1型Mirizzi综合征。方法 对35例1型Mirizzi综合征病例,在诊断和LC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综合征1型在术前确诊26例(74.29%),其中临床症状结合B诊断11例(25.71%),35例LC中转开腹胆囊切主4例,延期剖腹及ERCP诊断15例(57.69%),术中确诊9例(25.71%)。35例LC中 工腹胆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2880例LC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加以总结.方法对288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行LC,术前选择性地行ERCP等影像学检查.结果LC时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123例(43%),中转原因多为Calot三角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楚.共发生各种并发症21例(072%),其中胆漏4例,出血3例,膈下积液5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8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也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者的胆道外科素质,选择性术前ERCP检查,慎重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胆道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统计了357例急诊LC和1643例择期LC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急诊组和择期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82±33.21和32.17±19.16分钟(P<0.05);中转开腹手术率分别为9.52%和1.13%(P<0.01);腹腔引流率为26.21%和6.81%;估计失血量为86.70±40.24和29.50±26.92ml;住院时间急诊组长于择期组。作者认为,对于复杂和困难的急诊组LC治疗,上述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急诊组的90.48%和择期组98.87%的患者能够采用LC治愈。随着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延长(>72小时),急诊组LC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中转开腹手术率明显升高(>20%)。这些提示,发病到就诊时间是影响LC成功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72例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LC成功率91.67%,中转开腹8.33%,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LC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外科医师,采用LC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其中行PTGD后联合LC的70例,单纯行LC的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B超引导下PTGD联合LC组中,无并发症发生病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引流10例,平均LC手术时间4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7d;在单纯LC组中,并发症发生1例,中转开腹3例,腹腔引流36例,平均LC手术时间9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6d.两组比较,在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率、LC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D联合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较LC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治疗的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胆囊炎行LC 214例,中转开腹15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壁厚度、血清总胆红素、发作至手术时间、右上腹肌紧张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根据4种危险因素即胆囊壁厚度、血清总胆红素、发作至手术时间、右上腹肌紧张可以预测中转开腹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采用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1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C 28例,ACC 9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围术期死亡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AA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胆囊坏疽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结论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AAC效果与ACC相似,可作为AAC治疗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4.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7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本组278例中完成LC274例(98.56%),其中中转开腹4例(1.44%)。手术时间(21-115)min,平均42min;1例出现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胆囊三角的正确处理,减少并合理止血是减少胆管损伤和中转开腹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4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3例。在Excel表格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因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开腹组1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66例患者获得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5.6±15.4) min、(65.6±23.6) ml、(7.5±2.3) d、(2.4±1.3) d,显著优于开腹组的【(61.8±16.49) min、(103.9±35.6) ml、(14.3±2.9) d、(3.7±1.5) d,P<0.05】;术后第1、3、5、7 d,腹腔镜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1.3)、(4.4±1.1)、(3.1±0.8)、(1.5±0.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7.5±1.8)、(6.6±1.5)、(3.9±1.1)、(2.8±0.9),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均是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俊兴  马锦波 《山东医药》2011,51(38):53-54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13例。结果发病72 h内手术者69例,LC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胆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病72 h后手术者44例,2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胆道侧壁损伤而中转开腹修补胆道并放置T管引流;术后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出现胆漏,4例切口感染;长期随访,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发病72 h内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38例)和未中转组(52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术前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水平、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胆囊壁厚度、胆囊管结石嵌顿、黄疸、腹肌紧张、胆囊三角解剖是否清楚、胆囊周围渗出等方面的资料,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转组在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胆囊管结石嵌顿、总胆红素水平、胆囊三角解剖是否清楚等方面与非中转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48 h、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壁增厚且≥5 mm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若患者发作时间≥48 h、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壁≥5 mm,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增加,术前应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252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10/2005-10收治的252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LC病例.结果:应用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仔细解剖 Calot三角、近胆囊断离胆囊动脉、恰当处理术中出血、灵活应用电凝止血与钛夹止血相结合,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8例,系因合并胆囊癌、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Mirizzi综合征、胆囊壶腹部与胆总管粘连严重、胆囊十二指肠致密粘连及内瘘形成等原因而中转开腹,无术中大出血、肝外胆管损伤而中转开腹的病例.无术后胆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近期随访无胆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安全可行,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操作要点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炎症期行LC手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扈文涛 《山东医药》2005,45(35):51-52
对63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炎症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除3例中转开腹手术外,余均顺利完成LC手术,术后发生胆瘘2例。证明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炎症期行LC是可行的;遵循个体化、技巧正确、耐心操作、仔细解剖、适时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则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50例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我院为各种类型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50例,中转手术3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31例,其中肝外胆管损伤4例,术后需剖腹止血3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治愈1649例,死亡1例。重点讨论LC手术的并发症与学习曲线,中转开腹手术指征,强调LC术中正确辩论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界部在预防肝外胆管损伤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