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昊  梁源 《广西医学》2001,23(6):1350-1352
目的:探讨镰着细胞病与急慢性骨髓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援非工作中遇到的镰状细胞病人感染了急、慢性骨髓炎的病例。结果:该人群易患骨髓炎,可出现多处甚至对称性的病灶。X线特点:①长骨干皮质内的纵裂;②丰富的长形骨包壳形成;③累及多处骨干甚至对称性的病灶。镰变试验HF(+)。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结论:需要足够剂量和疗程的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等治疗。外科手术应注意输血输液和给氧,避免发生红细胞镰变及其所致的并发症。病灶清除术后以开放换药为好。  相似文献   

2.
许承志 《广西医学》2012,34(8):1120-1121
目的 探讨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X线诊断.方法 对非洲儿童四肢对称性骨髓炎患者22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称性病灶中,镰状细胞性贫血急性骨髓炎3例,表现为长骨骨质疏松及骨膜反应,骨髓腔模糊,周围软组织肿胀;镰状细胞性贫血慢性骨髓炎14例,梅毒性骨髓炎2例,外源性骨髓炎3例,表现为骨膜硬化,皮质增厚平,骨髓腔狭窄或消失及死骨形成.结论 四肢对称性骨髓炎主要由镰状细胞性贫血所致,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骨髓炎的原因,才有利于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通常对镰状红细胞形态(镰变)的检验是以盖片法2个小时以上厌氧下发生镰变才能镜检并以“+”号表示报告。作者在非洲尼日尔国镰状红细胞性贫血(镰贫)高发区,经多次实验,配出一种新的镰状红细胞染色计数稀释液,注入计算板5分钟后,同红细胞稀释,计数以每微升的红细胞和镰变细胞之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镰状韧带旁肝左叶低密度假病灶(简称镰旁肝假病灶)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特征.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9月926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接受了肝脏或上腹部螺旋CT扫描,共检出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15~73岁)具有镰旁肝假病灶,详细观察和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平扫与增强各期图像上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63例(6.8%)共有66个镰旁肝假病灶,均位于肝左叶内侧段(57个)或(和)左叶外侧段(9个)前缘镰状韧带旁.60例(95%)为单个镰旁肝假病灶,3例(5%)各有2个镰旁肝假病灶(分别位于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而呈对称性分布).据镰旁肝假病灶在平扫与双期增强图像上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将其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57例60个(91%),B型6例6个(9%).结论镰旁肝假病灶并非很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的密度及其变化有特征性表现.对镰旁肝假病灶应能正确识别,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8月60例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治疗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方案,观察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分析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骨髓炎炎症指标、生活质量量表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骨不连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骨髓炎炎症指标、生活质量量表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总时间、骨不连等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长骨干创伤性骨髓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总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CT影像上误诊为真性病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CT随访证实或病理证实镰旁肝假病灶误诊为真性病灶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12例中4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5例误诊为肝转移性肿瘤,3例误诊为血管瘤。误诊原因包括:对镰旁肝假病灶的三种形态认识不够、未做多层面重建、没有熟悉对镰旁肝假病灶平扫、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中的特征、没有熟悉此病灶在螺旋CT下的表现。结论熟悉镰旁肝假病灶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及CT扫描的影像特征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其的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镰状细胞病的骨骼X线表现。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在尼日尔共和国Maradi省中心医院,经血液检查确诊镰状细胞贫血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例镰状细胞病患者中骨坏死表现25例(75.8%),多累及管状骨干骺端,其中股骨上、下干骺端和胫骨干骺端14例,髋臼缺血坏死改变6例,股骨头骨骺坏死12例,双侧同时坏死8例,长骨呈广泛骨梗死表现7例。骨髓炎表现21例(63.6%),其中急性骨髓炎9例,慢性骨髓炎12例,双侧肢体对称发病13例,多见于四肢长骨。骨髓增生改变20例(60.6%),其中8例合并有病理性骨折。2例行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有程度不同的炎性灶,多个肋骨增宽、骨小梁粗大、骨质疏松、骨皮质菲薄。1例颅骨主要表现为额骨、顶骨板障的增宽、颗粒状骨质稀疏。结论镰状细胞病骨骼X线有多种表现,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falciform ligament pseudolesion,FLP)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方法从PACS中检索出进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患者125例,筛选出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21例,详细记录假病灶的数目、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平扫、增强各期图像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共检出21例(22个)肝镰旁假病灶,20例为单个病灶(95.3%),其中肝左叶内侧段19例(95%),左叶外侧段1例(5%),1例(4.7%)有2个假病灶,分别位于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而呈较对称性分布。楔形7例(33.3%),类圆形9例(42.9%),不规则形5例(23.8%)。假病灶最大直径约7.8-29.5mm,平均约17.2mm。CT扫描:平扫及动脉期、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者略低密度,门脉期几乎均呈低密度,与正常强化肝实质分界清晰。结论FLP发生部位特殊,门脉期几乎全部呈低密度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湖南地区单中心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菌种分布,为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病例系统近5年(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诊断为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信息和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闭合或者开放)、病灶部位;菌种分布包括微生物培养结果,病灶处微生物种类等,并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统计。结果湖南地区共计有142例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男女比为3.58∶1。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创伤后首次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7岁(7岁,82岁),造成创伤后骨髓炎的外伤以开放性损伤为主(80.3%)。随访时间大于12月的患者例数为110例,不同手术方案的治愈例数(1年无复发)为93例(84.5%),截肢例数3例(2.7%)。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主要累及下肢,尤其是胫骨。术中取组织标本进行致病微生物培养的阳性例数为83例,阳性率为58.5%。创伤后骨髓炎由单一致病微生物引起感染的例数为75例(90.4%)。根据培养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微生物(25例,33.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13.3%);其次分别为阴沟肠杆菌(10例,13.3%)、铜绿假单胞菌(8例,10.7%)。结论湖南地区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常见于男性,相比于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更容易导致创伤后骨髓炎,四肢骨干创伤后骨髓炎好发于下肢骨,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73例长骨干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行彻底病灶清除术,负压封闭引流(3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组(37例)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对比2组的复发率。结果负压封闭引流组36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对流冲洗组37例患者随访12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18,P<0.05)。结论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比传统的抗菌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脾机能亢进,文献罕有描述,由于镰状细胞贫血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报导也很少,原因是此病多由于感染或造血障碍而死亡。镰状细胞病病人肾功能衰竭伴有脾机能亢进尚未见有报导,本例可提供说明:(1)镰状细胞性肾  相似文献   

12.
<正>创伤性骨髓炎主要指因火器伤、开放性骨折或切复内固定等对骨折断端或显露处的直接污染、感染而造成的骨髓炎,创伤性骨髓炎又以胫骨骨髓炎多见。骨髓炎分类方法很多,其中Cierny和Mader根据骨髓炎涉及的范围及病人的全身状况进行分类得到临床较为广泛的采用[1]。骨髓炎病情复杂,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率及感染复发率极高。我院采用经过病灶清除术后行肌(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自体骨植入一期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15例,效果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长管骨骨缺损采取清创,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干及干骺端截骨,保留骨膜,骨搬移方法治疗胫骨骨缺损。结果:每天延长骨缺损1mm,搬移处骨成骨钙化,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6例效果理想,2例仍有约1.0~1.6cm肢体短缩。截骨延长平均5.3 cm,所有8例患者截骨骨延长区骨愈合良好,骨缺损区延长后均得到修复。结论:骨搬移术是治疗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联合肌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长段骨缺损丰德宽王涛刘儒森*唐胜建*(潍坊市市立医院骨科潍坊261021*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自1989年4月以来,我们采用多个肌瓣或肌皮瓣联合转移为6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长段骨质缺损的病人修...  相似文献   

15.
硬化性骨髓炎又名Garre's骨髓炎,临床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确定,不易找到致病菌,一般认为是骨组织低毒性感染,有强烈的成骨反应,亦有认为系骨组织内有多个小脓肿,张力很高,本病多发生在长管状骨骨干,以胫骨为好发部位.近年来有关硬化性骨髓炎医学杂志及文献报道较少,作者认为此病例具有一定特点,硬化性骨髓炎发病于扁平骨双足拇趾趾骨,病史1 2年,伤口长期不愈,双足拇趾趾骨骨质疏松严重,呈海绵状,略有弹性,挤压有淡黄色液体溢出.术后切除大体病理标本检查光镜所见:新生骨质不规则,缺乏排列层次,可见坏死样骨片及慢性炎细胞小灶.双足趾脓性分泌物培养检出霉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在动态增强MR及化学位移成像上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 研究我院156例同时行上腹部MR平扫、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病例,仔细观察肝镰状韧带旁肝Ⅲ、Ⅳ段有无假病灶,如有假病灶则记录假病灶的数量、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在MR平扫、化学位移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的表现.结果 156例病例中共检出20例(12.8%)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7例假病灶位于镰状韧带旁肝Ⅳ段,3例位于肝Ⅲ段.假病灶的最大径范围为0.7~1.8 cm,平均值为1.0 cm.20例假病灶中,动态增强MR时16例(80%)只在门静脉期呈低信号,3例同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表现为低信号,1例同时在门静脉期、平衡期呈低信号.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示只有3例(15%)于反相位可见信号减低.结论 肝镰关韧带旁假病灶在MR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常见.虽然有些假病灶有脂肪变性,但其形成原因可能主要与迷走静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临床诊断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1.5TMRI行常规T1WI、T2WI和质子像检查。结果5例患者CT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异常低密度,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低密度改变;MRI5例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2例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小脑齿状核,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囊性变。结论1,2-二氯乙烷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基底节区和齿状核,CT、MRI结合临床均可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MRI可早期发现脑改变。  相似文献   

18.
几十年来,众所周知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变异体(血红蛋白S)的纯合子遗传,而不是由血红蛋白A引起。镰状细胞贫血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累及几乎全身每个部位的反复性疼痛发展(“危象”)、血栓栓塞现象、反复性感染和寿命缩短。镰状血红蛋白是单一点突变能起作用而引人注意的例子。镰状血红蛋白是由于缬氨酸置换成人血红蛋白四聚体β链第6个位置上谷氨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征象,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15例经临床证实的15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四肢长骨均见受累,多发性、对称性病变14例,局限性1例;干骺端炎13例,骨膜炎12例,伴骨髓炎2例.干骺端炎主要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稍增厚、密度增高,其下方宽窄不一的透亮带,相邻骨干水平状致密白线,呈“夹心饼征;以及骨质破坏和尖角样突起.骨膜炎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沿骨干两侧呈层状、葱皮样骨膜增生.5例包括相邻手掌骨4例受累,其中多发对称性3例,病灶与长骨表现相似.髂骨沿骨皮质下透亮影6例.结论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及时诊断,并能提供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20.
急慢性骨髓炎为骨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规治疗法,往往疗程长而效果差,我院骨科对急,慢性骨髓炎用病灶清除闭式灌洗—吸引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兹述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果30例,女6例,年龄1—54岁,其中急性骨髓炎27例,慢性骨髓炎9例。 2、临床症状:急性骨髓炎病例入院时体温均在38—39℃以上,患肢红、肿、热、痛、功能受限,局部压痛,并有波动,部分病例试穿有脓液,白细胞计数1.35—2万以上,血沉快。慢性骨髓炎伴急性炎症状者,入院痈大都进行过全身抗感染和病灶清除手术,其中2例为慢性股骨干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