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心脏病。国内资料据北京心肺血管中心的人群监测结果,冠心病死率为男81/10万,女54/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城市的患病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病是多因素作用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迄今已提出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达200多种,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次要危险因素尚有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西方的饮食方式、遗传因素、A型性格等。2001年5月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家组发表的第3个报告中突出了除高密度脂蛋白(LDL)外的另5类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或服抗高血压药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本文将探讨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然  张抒扬 《中国医药》2006,1(11):702-704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重建术,但都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冠心病的发展。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基因治疗将成为冠心病治疗中另一有效手段,本文对目前冠心病基因治疗的现况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其与"胸痹","心痛"等病相似。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比较注重在心,而对肝的防治常被忽略。本文从临床特征,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发病诱因以及治疗,预防等方面阐述肝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虽病位在心,但其气滞,血瘀,痰阻,寒凝造成心脉痹塞,脉道不利的原因,多由肝功能失常所致。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HD患者中合并有情绪障碍,特别是合并抑郁的患者,比例较高.抑郁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对CHD的治疗、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在CHD患者合并抑郁后抗抑郁治疗是否有利于CHD的预后,目前仍有争论.本文就CHD合并抑郁的合并率、危险因素、抑郁对冠心病的影响以及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在我国,本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年龄多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  相似文献   

7.
田银君  王忠 《中国药房》2006,17(2):147-149
脂肪组织是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其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具有抗胰岛素抵抗、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冠状动咏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其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选择原则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患者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治疗方剂,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痊愈的患者19例,占比例的34.5%;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6例,占比例的47.3%;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14.5%;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3.7%。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要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简称冠心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CAD患者7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生命治疗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改善CAD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照组)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肾功能、FBG、LDL-C、HDL-C和TC等相关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FBG、LDL-C、HDL-C和T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UN和SCr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呈正相关(r=0.638、0.763,P<0.01),对照组中尚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存在相关关系(r=0.037、0.080,P>0.05)。结论肾功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一个较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鲍红艳 《中国药业》2012,21(12):103-104
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粒25 m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消心痛,每次服用10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69%和36.5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7.31%和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CHD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体征变化、心理问题改善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HR、SBP、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方式各项目参与例数均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CHD治疗效果,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正临床阶段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分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冠心病分为5种类型:(1)心绞痛;(2)心肌梗死;(3)无症状心肌缺血(指病人无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后,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减低、低平或倒置);(4)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5)猝死(由于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上述5种类型可以合并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心脏病。祖国医学无此病名,类属于“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的范畴。 要防治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金匮要略》认为本病总的病机是“阳微阴弦”,上焦阳虚,阴盛于下,阴乘阳位,本虚标实的病变。根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所见。笔者认为虚、瘀、痰三字可以概括冠心病的病机。正虚是本,痰浊、瘀血是标。正虚,主要是心、肾虚衰。标实是由正虚而引起。肾为先  相似文献   

18.
董静莲 《河北医药》2009,31(23):3296-3297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近20余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防治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statins)也称三羧基3甲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已跃居首位。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1]。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状况[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病死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20.
陶璐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411-14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是由患者的个人行为以及心理情况所导致的,传统的冠心病护理重点放在日常的行为护理上,却对冠心病带给患者心理方面的影响不重视,往往造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茫然和不配合,想要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心理沟通、感情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很好的进行护理工作,必须将行为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