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品津 《新医学》2003,34(1):52-53
1引言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通过清除或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改善肝脏的炎症坏死,阻止病情向进行性肝病犤包括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犦发展。我国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修改了“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为了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案,本文参考2000年制定的“亚太地区乙型和丙型肝炎防治共识报告”,就慢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的原则问题阐述如下。2抗病毒治疗策略制定的依据2.1发病机制及自然病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病毒、肝细胞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耐药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的肝脏慢性炎症性坏死的疾病。慢性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病原治疗,也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这已成为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3.
阿昔洛韦是抗病毒药物的一种,具有肾毒性。现将我院6例阿昔洛韦相关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而言,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而核苷类药物的问世成为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能有效抑制HBV复制,使肝功能恢复、肝组织学改善,防止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肝细胞癌。但核苷类药物存在需要长期治疗,疗程不易确定,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特别是易出现耐药变异,引起反弹,少数病例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问题成为医者和患者共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急性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乙肝急性发作的患者55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均行Fibroscan检测;护肝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Fibroscan复查肝脏硬度,两组进行前后对比.并将急性活动期慢乙肝患者Fibroscan值(简称FS值)与3个月后的肝功能、病毒载量以及复查FS值进行相关分析,了解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肝功能、FS值的关系.结果:急性肝炎活动期两组患者FS值均升高,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S值均显著降低,但慢乙肝组患者FS值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患者.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HBV DNA相关系数低,而急性期FS值与恢复期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恢复期FS值呈正相关.结论:慢乙肝急性活动期FS值不能准确反映肝纤维化情况,但急性期FS值越高患者肝炎活动越持续,肝纤维化情况更容易进展.  相似文献   

6.
何书  汪奇伟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137-113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共济失调的常见类型与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1例急性共济失调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感染是急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病因,临床以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类型,其次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小脑性共济失调。结论:小儿急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多病因综合征。应用抗病毒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复杂,与急性胆石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等急腹症很难鉴别,使得诊断变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为提高重症胰腺炎抢救的成功率,早期、准确地诊断是关键。典型的临床表现尽管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但实验室检查才是真正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该文通过近3年来的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发现,抗HBV药物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和中药及其提取物联合治疗慢乙肝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不管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变异率,还是改善肝功能、纤维化和临床症状,联合治疗均优于单一治疗,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和优势,可能是治疗慢乙肝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9.
赵志新 《新医学》2006,37(11):757-758
1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晚期可导致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与乙肝相关晚期肝病发病的机制极为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除了综合治疗措施外,抗病毒疗法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系由胆道疾病所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占我国急性胰腺炎患病率的55%~65%,病死率可达20%~30%。近年来有关运用内镜治疗AGP的临床报道显示,内镜治疗效果独特:现将近年来报道的AGP的治疗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贾杰  吴彪 《新医学》2008,39(2):118-12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该文对5种临床常用的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HBV对核苷类似物的耐药机制作一简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对作免疫表型测定的6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在强烈化疗下,B细胞急淋的中位存活期最长(32相月),其次为急粒(26个月)再次为T细胞急淋(15.5个月)杂合型白血病的中位存活期最短(仅8.5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片和单用利巴韦林片治疗,疗程均为3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和24h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体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肝合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4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4例应用“急肝合剂”,对照组224例采用齐墩果酸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64%,基本治愈率3.57%,总有效率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28.57%和85.71%,P均〈0.001),结论 清热利湿,化瘀蠲痰的“急肝合剂”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  相似文献   

15.
陈鸿  赵安琳 《护理研究》2005,19(12):2671-2672
急性肺栓塞(PE)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达20%~30%。近年来急性PE病人明显增多,大块的肺动脉栓塞阻断肺血流可引起突然的循环障碍,是引起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既往采用全身溶栓或外科手术取栓方法治疗,但由于溶栓起效慢、疗效欠佳,外科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在临床较少应用。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为急性P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自2001年6月开始,采用血栓消融器(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成功抢救了7例危重PE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预后的关键[1-2],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还能减缓肝硬化进程,甚至实现肝组织结构重塑和肝硬化逆转[1-3]。干扰素是最早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患者耐受性较差[4]。因此,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倾向于使用其他抗病毒治疗方法,如口服核苷(酸)类似物[5]。口服核苷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细菌和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正确鉴别两者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是大有益处的。一些急性时相蛋白尤其是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明显变化更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作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及健康老人的CRP和PA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特点及相应的督导模式。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评估,将140例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及督导式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心理计分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督导式干预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督导式干预,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5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均表达髓系抗原,部分同时伴有淋系抗原(CD7)表达,急性淋系白血病均表达淋系抗原,少数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表达。1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标记,又表达B系抗原标记。结果表明,白血病免疫表型是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手段一仍需结合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白血病)的治疗,目前已有长足的进步,通过化疗和骨髓移植,可使75%~85%的患儿得到治愈届。但受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单纯化疗仍然是大部分急淋白血一病患儿治疗的主要方法。我科目前已有通过单纯化疗存活超过8年,停止化疗超过3年患儿22例,以此为例,浅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