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浩杰  胡文魁 《医学与社会》2012,25(10):69-70,84
目前,我国器官捐献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影响,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器官捐献组织机构,社会信任危机等原因.运用综摄法对器官捐献现状及其深层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应完善相关医疗政策,建立系统完善的人体器官捐献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设立专用账户,对器官捐献者应注重人文关怀以及推广脑死亡标准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8):275-275
在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体系过程中,如何分配捐献器官一直是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各国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普遍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捐献器官分配公平与否,也从一个侧门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泌尿外科理论教学中,以安徽医科大学2010级五年制本科生为对象,采用利他主义教学模式对医学生进行人体器官捐赠知识、国内外现状和影响器官捐赠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教育。再结合临床具体实例,了解器官捐献和移植对于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性,大幅提高了医学生对器官捐献工作的认知。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通过课堂的利他主义行为干预有助于未来国内器官捐献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存在器官捐献宣传工作不力,器官移植伦理审查不完善,器官捐献与获取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等问题。提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应坚持自主自愿、知情同意、尊重生命、无偿捐献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加大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建立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捐献与获取流程、切实加强伦理监管、建立健全器官获取组织(OPO)的组织架构及管理规范、创建供体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器官移植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唯一有效手段.自21世纪以来推行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重大改革,保障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器官获取组织,是保证我国器官移植快速发展的基石.器官捐献受我国传统文化、伦理、法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系的建立艰难曲折.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中国模式”逐渐受到世界赞誉。但是器官数量的短缺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提高社会人群器官捐献率和个人器官捐献数量是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价值观的梳理和分析,帮助今天的器官捐献工作找到恰当的价值引领,以期促进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医院危重病人抢救中心,是潜在捐献器官人群的聚集地。本文通过阐述ICU器官捐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ICU器官捐献与获取过程中应遵循不伤害、死后捐献、知情同意、唯一性、保密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并提出加快法律建设以规范ICU器官捐献与获取、加强ICU与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合作以及时发现潜在捐献者、统一ICU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入选标准、完善ICU器官捐献与获取伦理审查、加强经费监管与审查、建立人道主义救助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服务     
《中国医院院长》2014,(7):24-24
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正式开通3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扶轮3450地区”合作实施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正式开通。后者是香港的一家社会组织,多年来在港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每位中国公民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线登记自愿捐献器官,并有权随时修改或取消捐献登记。《慢病防治医生诊疗手册》助力基层近日,中国县医院联盟将面向广大基层医生推出《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并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医院推广,旨在提高基层的血脂、血压、血糖水平诊断和治疗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规范器官获取组织流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衍生出了一系列社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器官捐献与获取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示应采取及时发现潜在案例、判定生命状态、规范报批捐献手续、维护脏器功能、获取捐献器官、安抚供者家属、分配捐献器官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器官获取组织流程,以推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忠华     
《中国医院院长》2008,(24):16-16
中国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陈忠华,多年来一直为建立中国公民去世后的器官捐献网络而奔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为医学生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知识宣教及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的1323名在校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76.19%的医学生赞成遗体器官(组织)的捐献,不同年级、专业的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态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仅有1.13%的医学生家庭中有已捐献遗体的成员,有1.51%的医学生家庭中有已登记遗体捐献的成员;愿意到遗体器官(组织)接受站进行登记注册的医学生仅有23.73%,有意愿但犹豫不决的医学生占51.10%。结论大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认知水平和行为较低,需要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大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对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保定市5所高校学生进行关于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及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器官移植及身后器官捐献知识的了解甚少,医学生掌握得较好,但仍不容乐观,回答完全正确的比例仅为28.81%;未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影响捐献器官的主要因素是对器官捐献知识及社会意义的了解程度。因此,建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制约器官捐献的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洛阳市3所高校500名在校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显示:愿意捐献器官的学生高于不愿意捐献学生的3倍。对捐献器官“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学生占比例最大;影响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因素有民族和专业分类。是否为亲属或亲友捐献器官、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亲属及家庭的意见及社会宣传和支持力度等。结论大学生对器官捐献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器官捐献率极低的困境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业界的广泛讨论,而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倡导.其依据是,从伦理角度讲这是国家的必然之义和应有职责;从国际范围讲,国家倡导器官捐献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我国,推动国家倡导器官捐献应从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财政支持、宣传这四个方面着手才能冲破目前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279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器官捐献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器官捐献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知识、流程、用途及相关法规等知晓程度较低;有22.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捐献器官的意愿,且仍有66.9%的人还未做决定;大学生整体器官捐献态度呈正向态度,但不同年级、性别、科系类别、风俗习惯及献血习惯者的器官捐献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器官捐献知识和价值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的知识水平,促进器官捐献态度的改善和器官捐献意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区人群器官捐献的意愿和死亡态度,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咸宁市的部分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问卷由一般资料、死亡态度量表和器官捐献意愿量表组成。发放纸质问卷290份后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总结261位社区人群的一般情况,分析其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意愿以及死亡态度现状,并研究死亡态度和器官捐献意愿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 目前社区人群对器官捐献知识了解不全面,并且数据结果显示愿意器官捐献的只有16%。居民器官捐献态度比较正向,但是器官捐献意愿不强烈。器官捐献意愿与死亡恐惧呈负相关。结论 社区人群器官捐献意愿处于较低水平,与器官捐献知识了解过少以及死亡恐惧有关。社会应该积极宣传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并且加强死亡教育,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供移植的器官较少是长期困绕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加供体器官的数量成为开展器官移植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我国器官移植的具体实践,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建立器官捐献激励机制的必要性,阐释了器官捐献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并对器官捐献激励机制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拥有庞大的器官需求和潜在捐献群体,器官移植技术又获得了广泛开展。然而.在旺盛的移植需求和相对充足的服务能力面前.一场由国家力推的器官捐献与移植试点,却以三年不足700例的惨淡结果告终。通过梳理尚在纸面上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走访一些地方正在实施的器官捐献模式,可以发现,器官获取与分配环节的各自为政,恰是当前中国器官捐献流程不畅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国家是全球第二器官捐献与移植大国, 我们要成为全球的移植强国, 就一定要实现器官捐献的专业化实施、器官获取组织(OPO)的学科化建设、器官移植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发展, 创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院长薛武军教授表示。薛武军教授在器官捐献与移植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推动了我国OPO学科化的创新建设, 为打造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贡献了力量。为进一步了解器官捐献与移植学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的相关工作, 本刊特邀薛武军教授进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了活体器官移植。器官捐献者出于帮助他人的愿望,为病人提供了“生命的礼物”。通常情况下,器官捐赠者和接受者是近亲。情感因素以及需要移植器官者对康复的强烈愿望,成为捐赠者的真实动机。最近一份有关活体器官捐献的共识报告指出,“同意活体器官捐献的人应该是有自主能力的、自愿捐献并无强迫的”,要完全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