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与供肝非实质细胞(NPC)输注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排斥反应组、免疫耐受组,每组20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检测受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耐受组供心存活时间为(30.83±2.55)d,排斥反应组为(8.15±2.08)d,差异有显著性(t=24.46,P<0.01)。术后7、14 d排斥反应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均高于免疫耐受组,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免疫耐受组,术后7 d血清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t=4.50~16.20,P<0.01)。结论免疫耐受的形成与Th1/Th2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 Th1/Th2是否存在失衡状况。方法收集 SLE 患者(SLE 组)、SLE 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real-time PCR 法检测外周血 Th1/Th2细胞转录因子 T-bet/GATA-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Th1/Th2细胞内 IFN-γ及 IL-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 IFN-γ及 IL-4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LE 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2细胞转录因子 GATA-3表达水平、CD4+ T 细胞胞内 IL-4分泌水平及血清 IL-4水平均明显低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 P <0.05)。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 Th1优势活化的 Th1/Th2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失眠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PCPA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1β、IL-4、IL-10及IFN-γ/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IFN-γ、IL-1β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IL-10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1);黄连阿胶汤组IFN-γ、IL-1β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IL-4、IL-10的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升高(P〈0.01)。结论黄连阿胶汤能提高失眠大鼠Th1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是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究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婴幼儿围手术期辅助性T 细胞1(Th1)/ 辅助性T 细胞2(Th2)的动态变化和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 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4 例低体重先心病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肺充血组(32 例) 和肺缺血组(22 例)。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32 例低体重其他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法检测所有患儿治疗前、先心病患儿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3 和7 d 的血清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 素-4(IL-4)并计算IFN-γ/IL-4。结果 肺充血组IFN-γ、IFN-γ/IL-4 较对照组低(P <0.05),IL-4 较对照组高(P <0.05);肺充血组IFN-γ/IL-4 低于肺缺血组(P <0.05),肺缺血组IFN-γ/IL-4 低于对照 组(P <0.05)。手术结束时、术后1 和3 d 的IFN-γ、IFN-γ/IL-4 较手术前低(P <0.05),IL-4 较手术前 高(P <0.05);术后1、3 和7 d 的IFN-γ、IFN-γ/IL-4 较手术结束时高(P <0.05),IL-4 较手术结束时低 (P <0.05);术后3 和7 d 的IFN-γ、IFN-γ/IL-4 较术后1 d 高(P <0.05),IL-4 较术后1 d 低(P <0.05); 术后7 d 的IFN-γ、IFN-γ/IL-4 较术后3 d 高(P <0.05),IL-4 较术后3 d 低(P <0.05)。结论 先心病 患儿尤其是肺充血型先心病患儿Th1/Th2 免疫系统功能相对失衡。小年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内 出现IFN-γ/IL-4 的短暂变化,提示出现Th1/Th2 的功能变化,进而导致免疫功能的漂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及Treg细胞在慢性心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慢性心衰患者和4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及Foxp3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慢性心衰患者T-be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GATA-3及Foxp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T-bet/GATA-3及IFN-γ/IL-4升高,Foxp3降低,提示Th1细胞亚群表达升高,Th2型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激光术后加用BCG-PSN;病例对照组20例,激光术后未加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IL-2、IL-4、IL-12、IFN-γ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且Th1/Th2平衡失调(P〈0.01)。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Th1/Th2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IL-2、IL-12和IFN-γ阳性CD4^+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证实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失调;BCG-PSN通过上调外周血CD4^+T细胞IL-2、IL-12、IFN-γ的表达,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失调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异品系(Wistar→SD)皮肤移植模型,以SD大鼠自体皮肤再植为对照。分别于术后0d、4d、8d、10~13d(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脏取血,分离血浆,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异品系皮肤移植后血浆IFN-γ和IL-4水平不断升高,在排斥时显著高于各自0d、4d和8d水平,自体皮肤再植术后两因子水平保持较稳定的低水平;异品系移植组大鼠排斥反应发生时血浆IFN-γ和IL-4均显著高于自体皮肤再植同时间点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且IFN-γ/IL-4比值也显著高于自体皮肤再植对照组(P<0.01)。结论:IFN-γ和IL-4参与了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发生与两者的相对含量有关,排斥反应时Th1类细胞因子IFN-γ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 spiralis)应用组、 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 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以及补体C3和C4的含量,流式细胞法检测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1)Th1/Th2细胞因子:观察组的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干扰素-γ(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6、10(IL-6、IL-1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2)免疫功能:观察组的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含量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3)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关系:TNF-a、IFN-γ含量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的含量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IL-6、IL-10含量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的含量呈负相关,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存在Th1/Th2漂移,血清中Th1细胞因子TNF-a和IFN-γ含量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6、IL-10含量升高,且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胰腺移植术后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为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集受者锁骨下静脉血,抽提总RNA,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检测受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与血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体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移植组比较,免疫抑制剂组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索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③胰腺移植术后静脉血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变化比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改变早2~d.结论 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移植胰腺局部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40只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8)、移植组(n=16)、移植 免疫抑制剂治疗组(n=16).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经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检测受者的锁骨下静脉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术后1、3、5、7 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以及移植 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者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腺移植 免疫抑制剂组与单纯胰腺移植组相比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后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比常规病理学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早2~4 d.结论 移植胰腺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局部蛋白表达变化早于常规病理学改变,结合常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T细胞活化表达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ICOS)为基础的荧光示踪技术无创诊断小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以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为模型,分为同系移植、同种移植、同种移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治疗(同种移植治疗组)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分别在移植术后1、3、5、7 d,采用荧光染料Cy7.SE标记抗小鼠ICOS抗体(Cy7.SE-ICOS-Ab)经尾静脉注入移植小鼠,用荧光实时显像仪观察移植物荧光图像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细胞表面ICOS表达,H-E染色分析心脏移植物病理改变。结果 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小鼠移植术后各时间点基本不显影;同种移植术后1 d,移植物荧光图像无明显变化,但术后3、5、7 d荧光逐渐增强,术后7 d时荧光强度最明显;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停药3 d移植物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停药5、7 d后强度明显增强。H-E染色表明:各时间点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小鼠心脏移植物无明显排斥反应;同种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在术后(或停药后)1 d移植物无明显排斥反应,术后3、5、7 d排斥反应逐渐出现并加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术后1 d,各组脾脏T细胞表达ICOS水平无明显差异;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在各时间点基本不表达ICOS,但同种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在术后(或停药后)3、5、7 d ICOS表达逐渐增加(P<0.05)。结论 ICOS表达强度与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强度有关,荧光标记的ICOS抗体可能有助于无创评估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活体肾移植受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比例,探寻肾移植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及Th17/Treg比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1、2、3周及术后1、2、3、4、5、6个月的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结果 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第2周明显下降(P<0.05),术后2个月降至最低,较术前相比下降68.6% (P <0.05),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Th17细胞比例在术后1周至3周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移植后第1周Th 17/Treg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使用环孢素的受者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2个月最低,下降67.1% (P <0.05);术后使用他克莫司的受者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3周最低,下降80.8%(P <0.05),均在术后3个月开始缓慢上升.CD3+T细胞比例在术后1周降低(P<0.05),术后3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活体肾移植术后免疫细胞处于动态变化.术后2周到5个月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术后2个月最低.Th17/Treg细胞比值在术后1周到3个月均明显升高.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Treg细胞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Yu YM  Yu LX  Liu YJ  Deng W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38-2240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分子Toll样受体4(TLR4)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肾脏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病例进行了研究,采用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术后第1、4、7天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及其下游分子CD80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术后2周内有无排斥反应将18例病例分为排斥组(3例)和无排斥组(15例)。对TLR4和CD80在排斥组和无排斥组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无排斥组肾移植术后第1、4、7天TLR4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1.38±16.02)%、(13.38±7.90)%和(4.28±3.74)%,术后第7天表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4天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斥组TLR4表达水平分别为(3.59±1.18)%、(21.5±20.54)%、(17.05±12.92)%,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2)排斥组(3例)术后第4天TLR4水平与术后第1天的环比(d4/d1)高于无排斥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2例)术后第7天TLR4水平与术后第4天的环比(d7/d4)高于无排斥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1例术后第5天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第7天与第4天TLR4表达水平环比下降。(3)无排斥组肾移植术后第1、4、7天CD80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CD80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TLR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患者免疫反应能力相一致;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组TLR4表达水平环比明显高于无排斥组。  相似文献   

16.
大鼠心脏移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后大鼠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Wistar→SD大鼠心脏移植组和正常SD大鼠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比值 ;对心脏移植组急性排斥反应 (AR)进行病理分级。结果 心脏移植组AR在术后第 5天最严重 ,第 7天减轻 ;CD4 T及CD8 T比正常大鼠组增高 ;CD4 T在术后第 3,5天高于正常 ,CD8 T在术后第 1,5 ,7天出现显著性增高 ;CD4 T/CD8 T的比值在术后第 7天低于其他时间段和正常组 ,且比值小于 1。结论 心脏移植后CD4 T及CD8 T总体细胞数升高 ;当杀伤性CD8 T细胞上升时 ,排斥反应有所加重 ;CD4 T/CD8 T的比值 ,在心脏移植后第 7天低于 1,同时排斥反应减轻 ,推测心脏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及Foxp3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行Wistar(供体)到SD(受体)大鼠的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并按实验设计行实验动物分A组(对照组)、B组(单纯脾切除组)、C组(单纯心脏移植组)、D组(心脏移植+脾切除组)四组。以光镜、电镜观测心肌的病变特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RT-PCR检测CD4+、CD25+T淋巴细胞的功能基因及Foxp3的表达情况并观测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 C、D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病理及亚显微结构改变均在术后第5天最重,第7天减轻,且D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C组。D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7.63±4.54)d(n=12),较C组存活时间[(7.47±2.24)d(n=12)]明显延长(P〈0.05)。CD4+、CD25+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其功能基因及Foxp3在A组中无明显变化,在B组中术后第3、5天升高,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在C组、D组中术后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有显著差别且成正相相关,D组CD4+、CD25+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基因及Foxp3在术后分别为:3d(13.60±3.22、31.9±5.5)、5d(9.93±1.26、29.8±3.3)、7d(9.49±0.95、27.3±2.9)明显高于C组:3d(4.83±0.94、12.3±3.3)、5d(3.69±0.63、8.0±1.8)、7d(3.29±0.60、4.2±1.5)(P均〈0.01)。结论脾切除具有诱导心脏移植大鼠免疫耐受形成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心脏移植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及其功能基因及Foxp3表达上调,且与急性排斥反应成负相关,提示CD4+、CD25+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可能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反应性细胞因子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表达状况,进一步阐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复杂发生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和Balb/c近交系小鼠,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Balb/c-Balb/c同基因对照组(A组)和C57BL/6-Balb/c急性排斥反应组(B组)两组,每组26只。分别于移植术后1、3、5、7 d各处死5只小鼠留取移植心脏标本,采用RT-PCR及W estern印迹方法动态检测组织中IL-15、IL-2、TNF-α及IFN-γ的表达状况,同时行HE染色检测。另外,A、B两组各保留6只小鼠设为亚组,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A组移植心均获长期存活(>100 d),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8.0 d±0.9 d(t=251.95,P<0.01)。A组各个时间点移植心均未发现排斥现象,B组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排斥反应。A组各时间点IL-15 mRNA与TNF-αmRNA呈弱表达,IL-2 mRNA与IFN-γmRNA无表达。B组IL-15 mRNA、TNF-αmRNA、IL-2 mRNA及IFN-γmRNA均明显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A组各时间点可见IL-15、TNF-α、IFN-γ和IL-2蛋白的低水平表达;B组IL-15与IL-2自术后第3天始、TNF-α与IFN-γ自术后第1天始,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包括非T细胞来源细胞因子,参与了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and suppression of allograft reje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study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effect of immune therapy with anti-CD40L 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yclosporine A (CsA) on the recipient survival and Th1/Th2 cytokine profile was studied to elucidate its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and role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model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modified Kamada’s technique. Recip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control group): SD→SD; group B (group of rejection): SD→Wistar without any treatment; group C: SD→Wistar with CsA monotherapy from day 1 to day 5; and group D: SD→Wistar with CsA from day 1 to day 5 and anti-CD40L mAb on day 0 and day 2. The survival of the recipients in all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ELISA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on post-transplant day 7. Results The survival period of recipients in groups A (&gt;60 days) and D (&gt;60 day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B (13.8±2.4 days). The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 2 (IL-2) and interferon γ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the level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was higher 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trast, the serum levels of IL-4 and IL-10 in group D were elevat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in group B (P&lt;0.05). Conclusions Combined immune therapy can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allograft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2 cytokin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duction of tolerance and suppression of rejec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recipients and allografts.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变形性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正常红细胞变形指数。手术创伤组(A组,SD大鼠24只);同系移植组(B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共48只);同种移植组(C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各24只)。B组、C组应用ONO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术后1、3、5和7d的移植心病理改变,同时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观察点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术后第1天起持续下降,并在第5天达到变化的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心脏病理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r=0.78)。结论红细胞变形性的下降与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显著相关,可能是参与及促进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