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肺动脉连接(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11年5月,采用外管道TCPC术矫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47例(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室双出口)患者,手术年龄(8±4)岁。一期手术25例,分期手术22例。结果:术后早期(术后1月)死亡4例(8%)。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感染、蛋白丢失性肠病和低心排。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为肺水肿3例、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1例、心包积液1例、蛋白丢失性肠病和低心排1例。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9~87月。远期再住院率为9%(4/43),再次手术7%(3/43)。2例再次出现胸腔积液,2例因自行停服肠溶阿司匹林后出现外管道堵塞再次手术,1例于术后出现低心排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适应证明确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心外管道TCPC手术治疗,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48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开展手术,无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轻度肺膨胀不全3例,肺部轻度感染2例,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住院时间2~5d,平均(3.1±0.4)d。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切口小、损伤肌肉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且腋下切口瘢痕小,不影响美观,值得临床对手术方法和护理措施继续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储备降低,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常伴有呼吸、肝、肾功能减退,且手术创伤大、介入操作多,体外循环又可导致血液稀释、组织水肿、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加之患者术前精神压力大,术后容易发生焦虑躁动,循环状况不稳定时易发生意外。适当镇静治疗,对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机体氧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心脏手术后患者的镇静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储备降低,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常伴有呼吸、肝、肾功能减退,且手术创伤大、介入操作多,体外循环又可导致血液稀释、组织水肿、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加之患者术前精神压力大,术后容易发生焦虑躁动,循环状况不稳定时易发生意外。适当镇静治疗,对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机体氧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uscte-Sparing切口和改良关胸方法任胸外科手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标准MS切口开胸,完成胸内操作后,关胸时经切口下缘肋骨钻孔关闭肋间隙。结果使用标准Muscte-Sparing切口和改良关胸方法,有术后早期疼痛轻,对胸壁肌肉张力的影响小,利于术后咳嗽排痰,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远期具有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消除了胸部长期紧束感及疼痛不适,较为美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缺点是术野显露范同不及标准后外侧切口,对照明及胸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要求高,不适用于胸膜腔广泛严重粘连,肺门解剖困难。结论Muscle-Sparing切口和改良关胸方法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开关胸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术前皮肤清洁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十分重要,且没有争议,骨科切口感染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为此,我科从2000年至今采用换药碗包布包扎手术前术区皮肤,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1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66例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性地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患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1例2次开胸止血,余均顺利出院。术后出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减少。结论:对先心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手术失血少、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切口隐蔽并美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切口术式对老年中、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肿瘤科1994年1月~2005年12月行三切口术式治疗老年中、上段食管癌40例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 老年中、上段食管癌术前合并症多,三切口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死亡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68%、40.5%、31%。结论 三切口术式是治疗老年中、上段食管癌重要术式之一,但由于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70岁以上患者是否采用该术式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对腹壁神经肌肉损伤小的特点,故术后疼痛轻,减少术后应用止痛药,减少了一般开放性手术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康复快,术后第2~3d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可恢复正常工作。2005—06我院实施1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讨改善预后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7例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曲霉菌感染的部位、影响因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207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17例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发病率为8.21%。口腔黏膜感染5例,无死亡;深部曲霉菌感染12例,其中单一脏器曲霉菌感染8例:切口感染3例、无死亡,肺脏感染3例、2例死亡,肝脏感染2例、1例死亡;多脏器曲霉菌感染4例,全部死亡。死亡病例中重型肝炎5例,肝炎后肝硬化1例,原发性肝癌1例。结论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素(≥3周)和免疫抑制剂是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主要原因;重型肝炎患者感染曲霉菌的风险更高。两性霉素B治疗深部曲霉菌感染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常规监测、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曲霉菌感染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体外循环(CPB)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矫治婴幼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种术式效果。方法 本研究取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我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共126例,平均年龄1.0±0.2岁,平均体重8.5±0.3kg,均为简单型先天性性脏病。分成右腋下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正中切口组无手术死亡,术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周内均恢复,肺不张1例,胸骨愈合不良1例;右腋下小切口组术后传导阻滞3例,均恢复,死亡3例;2均为肺不张致肺部严重感染并全身败血症患者,1例心脏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未能正确处理PDA,术后患者低心排而死亡。右腋下小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50.64±10.81)ml明显小于胸骨正中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86.11±11.25)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替代正中切口剖胸矫治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术前明确诊断为选择此种切口必要条件,但对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的复杂畸形选择此种切口要慎重。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心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大骨节病所致的周围神经卡压,我们以前曾做过报道。但通过长期(〉1年)随访,发现此种原因所造成的晚期周围神经卡压(〉3个月)术后效应器肌肉功能在同等条件下较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卡压术后效应器肌肉功能恢复差。这种效应器肌肉术后功能恢复的差异除神经损伤影响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我们对比大骨节病所致周围神经卡压患者和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卡压患者,检测失神经支配后萎缩肌肉病理改变,以期更好地了解大骨节病所致周围神经卡压后骨琏肌失神经萎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3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各166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安全性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指标(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围术期死亡情况)。结果 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年龄小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体质量、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发生率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传统开胸手术组,术后引流量小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及发生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可有效缩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虽然其操作难度稍大,但术者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在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切口长7田cm。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纵隔引流量少,输血量少,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5 8岁。曾患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修补术。因多次心脏骤停于右侧置入起搏器后 ,因起搏器功能不良改行左侧起搏器置入术 ,术后右侧切口感染 ,经久不愈。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切口处 ,其治疗 10次 ,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上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大多发生在术后24~48 h。目前,临床上的胸科手术仍以开胸手术为主,开胸手术切口较长,切口附近神经密布,创伤大,神经,肌肉损伤大,可引起剧烈的术后疼痛,患者咳嗽、排痰、变换体位时,疼痛更加剧烈,由此可引发肺部相关并发症,术后的有效镇痛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1〕。老年患者开胸  相似文献   

17.
三尖瓣替换术及其早期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尖瓣替换术,由于其手术死亡率高,一般只有在三尖瓣成形术无法成功的情况下才予施行。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4年10月,连续进行了70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17例(2.43%)患者接受了三尖瓣替换术。17例中1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为Ebstein畸形,余1例为右房恶性间皮瘤。本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29.4%),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广泛渗血、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右胸部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6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右胸部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8年1月,共经右胸部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641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94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87例,右腋下小切口54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50例为对照组。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切口长度(13.7±4.7)cm,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2±2.2)h,术后引流量(175±95)ml,术后输血量(350±101)ml,术后切口感染及胸骨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组的手术死亡率(0.47%)、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胸部小切口适用于简单的先心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等优点,但必须要选择适合的病例,应用必要的措施改善显露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并观察和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术前运用护理程序认真评估2013年1月—12月间56例参与的28例合并糖尿病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病情,做好心理护理、监测和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和肠道准备护理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并给予出院指导性健康教育工作。结果 28例患者切口恢复良好,25例患者切口达到Ⅰ期愈合,3例患者达到Ⅱ期愈合,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合并糖尿病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和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0年12月4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28例与同期行腋下小切口手术16例。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较腋下小切口手术组明显缩短,无中转开胸。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而且术后恢复快,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复发性、双侧性者的首选治疗,但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是否开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