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 T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例 HT患者(A组)和52例体检健康者(B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B组[(14.4±5.6) ng/ml vs .(17.6±5.6) ng/ml](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的人数比例高于B组(85.3% vs .71.1%)(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10 ng/ml人数比例亦高于B组(20.6% vs .3.8%)(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组 PTH 水平高于B组[(37.8±13.6) pg/ml vs .(31.7±7.5) pg/ml](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群低,可能在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初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71例初诊AS患者及7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其25-OHD浓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5-OHD浓度在A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男性组和女性组、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春冬季组和夏秋季组、HLA-B27阳性组和阴性组、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之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5-OHD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相关性。结果AS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2±8)ng/m 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7±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7)ng/m L,明显低于中老年组患者的(2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活动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6)ng/m L,明显低于病情稳定组的(39±5)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与BASDA(r=-0.73)及BASFI评分(r=-0.94)呈负相关,与年龄(r=0.14)、病程(r=-0.03)、BMI(r=0.17)、ESR(r=0.11)及CRP(r=-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初诊AS患者维生素D缺乏明显,年龄和AS病情活动度是影响维生素D的主要因素,血清25-OHD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市区18-40岁室内工作健康女性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在2011年9月测定成都市区18-40岁室内工作健康女性135例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作为观察组;与同期及同年11月份首次测定血25羟维生素D的患者比较,对照组9月份50例、对照组11月份42例,分析其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健康女性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14.92±6.23)ng/ml与对照组11月份(14.70±5.94)ng/ml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远低于同期对照组9月份水平(60.56±23.5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女性组维生素D充足比2.96%、不足比12.59%及缺乏比84.44%与对照组11月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和不足的比例为97.04%远高于对照组9月份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内工作健康女性维生素D缺乏严重,这将极大地影响其健康,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二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其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产妇200例,随机选择100例于孕晚期28周开始主要补充维生素A、钙、铁、锌等营养物质(对照组),另100例进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滴剂。并对这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25-(OH)D的水平为(19.41±4.82)ng/ml,其相对应EPDS评分为(9.01±3.19〉分。EPDS总分≥13分者20例;观察组25-(OH)D的水平为(25.68±6.20)ng/ml,其相对应的EPDS评分为(8.35±2.60)分,EPDS总分≥13分者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减轻产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对照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纯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及25-二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t=4.87,P<0.05;t=5.12,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及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其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这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福生  赵仁亮  董志勇  董翠玲 《河北医药》2010,32(20):2808-28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48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入院时以及发病后第3、5、7、14天时的血清MMP-9浓度,与健康对照者50例结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MMP-9浓度为(260±105)ng/ml较对照组(150±88)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1)。在发病后第3、5、7、14天时分别为(381±128)ng/ml、(300±115)ng/ml、(281±98)ng/ml、(2144-90)ng/ml,呈现先增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以发病后第3天MMP-9浓度升高最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发病后第3天之血清MMP-9浓度呈直线负相关(r=-0.586,P〈0.01)。预后不良组1周内血清MMP-9浓度各时间点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之后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9水平的高低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病程有关,是判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8例SLE患者为SLE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4±7)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574、-0.477、-0.548,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 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明显相关,25-羟-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血清中I-型胶原C末端肽与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中的I-型胶原C末端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为(4132.2±523.6)ng/L高于健康组的(1389.5±4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型胶原C末端肽与A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丹丹  常虹  谈敏 《安徽医药》2015,(2):288-291
目的: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60例,年龄≥40岁;测定骨密度值,依据骨密度分三组:骨量正常组52例,骨量减组52例,骨质疏松组56例;非糖尿病骨量正常对照组46例;对其年龄、BMI、25-OHD、PTH、PINP、β-CTX、ALP、血Ca、血P进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及PTH、PINP、β-CTX、ALP与各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并分析25-OHD与PTH、PINP、β-CTX、ALP的相关性。结果4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5-OHD、PINP、β-CTX、A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钙、血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羟维生素D3与股骨颈呈正相关(P<0.05),与股骨全部、腰椎L2~4呈正相关(P<0.01);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及腰椎L2~4呈负相关(P均<0.01);PTH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呈负相关(P<0.01)。25羟维生素D3与β-CTX、PTH无明显相关(P>0.05),与ALP呈负相关(P<0.01),与PINP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者,且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ALP、PINP呈负相关。男性2型糖尿病患血清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骨密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根据斑块大小、性质分为:中大斑块组、小斑块组、无斑块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血脂、CRP及25-( OH) D3等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探讨25-( OH) D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颈动脉中大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小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血清CRP水平(4.21±1.61)mg/L,高于小斑块组的(3.41±1.92)mg/L和无斑块组的(2.52±1.18)mg/L(t=1.96、3.14,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15.28±5.86)nmol/L,显著低于小斑块组的(24.30±7.60)nmol/L和无斑块组的(32.74±8.13)nmol/L(t=4.67、3.41,均P<0.01)。小斑块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无斑块组(t =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年龄、BMI、HbAlc、CRP、LDL-C呈正相关( r=0.45、0.38、0.53、0.47,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血清25-( OH) D3浓度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蔡连锁  刘长江  张岳雯  宁佳 《河北医药》2016,(19):2967-296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白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42例;同时取无血管病变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CypA、IL-6、MMP-9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ypA含量为(8.68±3.29)ng/ml、IL-6为(17.35±3.57)ng/L、MMP-9为(44.96±11.25)ng/ml;对照组3个指标的含量依次为(3.51±0.57)ng/ml、(6.16±1.87)ng/L、(26.87±5.21)ng/ml。冠心病组患者血清CypA、IL-6、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 UAP组血清CypA、IL-6、MMP-9水平分别为(13.45±4.51)ng/ml、(21.37±5.86)ng/L、(63.22±10.31)ng/ml;SAP组3个指标的含量分别为(5.62±1.09)ng/ml、(12.12±2.14)ng/L、(30.43±7.24)ng/ml。 UAP组血清CypA、IL-6、MMP-9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SAP组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UAP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IL-6、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性( r=0.361、0.428,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ypA升高,其可能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且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是CypA与IL-6、MMP-9协同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 分析不同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1级25例、2级30例、3级45例,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5例(5%)、不足10例(10%), 缺乏85例(85%)。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别为(12.18±2.52)μg/L、(12.45±2.39)μg/L、(10.33±1.26)μg/L, 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6.48±0.25)ng/L、(41.15±0.39)ng/L、(47.52±1.44)ng/L, 随着血压的升高,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 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呈逐渐增加趋势, 但不同高血压分级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1.93, 均P > 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16.
吴大玉  孙鉴 《上海医药》2009,30(9):402-404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采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病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中、老年志愿者70例。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浓度。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干预,干预4wk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5umol/L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在病例组中占52.2%,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12.9%(P〈0.001);2)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8.72±8.25umol/L,比对照组高;3)病例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59±4.52ng/mL和359.15±186.72pg/mL,均比对照组的12.25±3.23ng/mL和498.32±256.23pg/mL降低(P〈0.01);4)脑梗死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干预4wk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平均为17.86±4.6umol/L,较干预前27.45±7.36umol/L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ACS患者、27例SAP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浓度。结果ACS组MMP-9、CRP浓度为(50.64±7.68)ng/ml和(10.24±3.47)mg/L,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与正常组MMP-9、CRP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动态检测探讨其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AS患者骶髂关节的病损程度分早期、进展期、晚期3期,选择各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者,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甲状旁腺素(PTH),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t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T),I型胶原C端肽(β-CTX),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对3期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①AS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健康对照组,β-CTX、ICTP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INP、PTH浓度水平在A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AS晚期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β-CTX、ICTP浓度水平高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与早期组tPINP、PTH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S疾病的进展,血清中N-MID OT、25-(OH)D3浓度水平逐渐降低,β-CTX、ICTP浓度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血清骨代谢指标在分期不同的AS患者中存在异常,不同指标参与了AS的骨吸收及骨转换过程,可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从峰  魏郢 《河北医药》2016,(2):230-232
目的:探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骨密度(BMD)水平与健康者骨密度值的差异,明确糖皮质激素治疗及 MS 患者功能缺损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60位 MS 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性别比、年龄比相似的302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 EDSS 评分系统确定观察组的残疾情况。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腰椎及全髋部的 BMD。观察测量血清中磷、钙及25-羟维生素 D[25-(OH)D]的浓度。结果观察组股骨颈、腰椎及全髋部的BMD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补充维生素 D200U/ d 的 MS 患者的血25-( OH)D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25-(OH)D 值和腰椎 BMD 呈正相关( r =0.27,P =0.021)。股骨颈及腰椎 BMD 和 MS 病程呈负相关。EDSS 和 BMD 值呈负相关( r 股骨颈=-0.25,P =0.001;r 腰椎=-0.16,P =0.013;r 全髋部=-0.33,P =0.013)。激素累计使用量和股骨颈 BMD 呈负相关( r =-0.29,P =0.005)。结论由于 MS 患者运动能力下降及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 MS 患者的 BMD 水平下降显著。MS 患者应适当加强运动并在一定的措施的辅助下防止或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王翔军  赵安成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60-216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ey、ET、NO、FA、VitB12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ey[(17.15±4.63)μmol/L]、ET[(32.62±18.7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μmol/L、(20.08±13.38)μmol/L](P〈0.01);NO[(39.82±7.26)μmol/L]、FA[(7.54±4.01)ng/ml].、VitB12[(247.70±119.85)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60.22±6.28)μmol,/L、(10.08±3.86)ng/ml、(411.52±194.58)mg/L](P〈0.01);高血压脑梗死患者He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y、ET浓度升高,NO、FA、VitB12的水平降低,且Hey水平与ET呈正相关,与NO、FA、VitB1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