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绿脓杆菌MSHA菌苗(简称PA-MSHA菌苗)对大鼠实验性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本文用人血清白蛋白(HSA)致敏、攻击的方法建立一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作为损伤组,另外建立一组经HSA致敏同时皮下注射PA-MSHA菌苗的大鼠模型作为保护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发现,保护组血清β-NAG酶活性(76.7±5.3u/L)较损伤组(94.3±6.3u/L)显著降低(P<0.01);用菌苗保护后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0.348±0.075ng/mL)显著高于损伤组(0.211±0.029ng/mL,p<0.01):PA-MSHA菌苗能明显抑制Ⅰ、Ⅱ、Ⅲ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在肝内沉积(P均<0.01);肝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了保护组肝细胞萎缩也减轻。提示,PA-MSHA菌苗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显著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 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的免疫学改变,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A 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 和6 (IL 8、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及干扰素α(IFN α) 水平。结果: AA 患儿上述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 或P< 0-05) 。其中HPVB19 阳性AA 组IL 8 水平亦高于HPVB19 阴性组, 而IL 6、TNF α及IFN α两组间无差异。对HPVB19 AA组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IL 8 与TNF α和IFN α呈正相关, TNF α与IL 6 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65 、0-603 及0-860, P< 0-01) 。提示: HPVB19 所致AA 患儿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 多种细胞因子, 特别是IL 8 可能在其免疫病理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血清TNFα、IL-2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膀胱肿瘤患者血清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L-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和IL-2水平与膀胱肿瘤分级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手术及麻醉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选择吸入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两种麻醉方式。采用ELISA法对患者术前、术毕4h内和术后1周血清TNF-α、ΙL-6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TNF-α水平术前低于正常(P<0.01),术毕术后升高,术后1周仍低于正常(P<0.01);IL-6水平术前高于正常(P<0.01),术毕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降至正常;术毕时,IL-6水平在两种不同麻醉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TNF-α与IL-6呈正相关(P<0.05)。提示检测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和衡量应激反应的指标。阿片类麻醉药能抑制应激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8.
长期HBV携带者IFN—γ的诱生和TNF—α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放射量度分析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了68例长期HBV携带者PBMC诱生TNF-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①HBV无症状携带者和肝炎携带者诱生IFNα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或0.01);②肝炎携带者血清和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和无症状携带者,而无症状携带者诱生TNF-α的含量又比对照组低;③各组的IFN-γ和TNF-α之间相关性检验无显著意义。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二妙散(Er-Miao San,EMS)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黄柏对植皮小鼠皮片存活时间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以抗小鼠胸腺细胞血清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用药各组移植皮片的半数生存期均有明是的延长,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5~0.01。EMS,CP和ATS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地受到抑制,其外周血T细胞值和脾细胞毒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0.001,RA组的抑制作用较弱。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0.
p<0.01;与AP比较,△p<0.01,△△p<0.05讨论TNFa是由激活的巨噬/单核细胞系统所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具有介导抗肿瘤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参与炎症病变的发展过程,TNFa是牙周炎病变过程中与牙槽骨吸收有来切关系的细胞因子──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之一[1,4],它能活化破骨细胞,刺激表2牙周炎患者GCF中TNFa水平与PD、AL的相关系数注:与H比较,p<0.01骨吸收,造成牙槽骨的破坏,本文的检测结果表明,AP、RPP、JP患者GCF中TNF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牙周破坏槽数PD、AL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在牙周炎的发展过程中,GCF中升高的TNFa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形成牙周袋;而且GcF中TNFa水平越高,临床上牙周破坏程度就越严重。提示TNFa是参与牙槽骨吸收破坏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1].同时,本文的检测结果还表明,RPP、JP患考的牙周破坏指数高于AP患者(P<0.05),GCF中TNFa水平也是著高于AP组(P<0.01),而RPP组与JP组间则无差异(P>0.05),说明各型周炎的牙周破坏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各型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压氧菌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对家兔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性发热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给药,ST-1型数字温度计测家兔的结肠温度。结果:(1)静脉注射ET,家兔体温呈典型的双相热;若事先侧脑室注射α-MSH拮抗剂,则体温升高更明显,且热程明显延长,6h体温反应指数(TRI6)显著高于NS+ET组(P<0.01)。(2)侧脑室注射TNF-α引起体温明显升高;事先给予α-MSH拮抗剂,则显著增强TNF-α性发热效应(P<0.01)。而α-MSH拮抗剂对正常体温无影响。结论:内源性解热物质α-MSH在限制发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TNFα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ELISA法检测35例急性期和25例恢复期HSP患儿血清TNFα浓度,结果显示,急性期HSP病人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接近正常(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CIC阳性与否与TNFα浓度无相关性,提示TNFα在HSP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犬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频喷射通气(HFJV)给氧对犬血中单胺类递质及组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FJV下动脉血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组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提示存活时间延长与HFJV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降低,单胺类递质释放减少及同时抑制了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实验还观察到:休克晚期NE、DA、5-H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全细胞瘤苗对荷肝癌小鼠的主动免疫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种植性肝癌模型,评价添加新型佐剂的全细胞肿瘤瘤苗的治疗效果,包括免疫学参数及小鼠存活期,探讨该肿瘤瘤苗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肝脏成功接种肿瘤后,分成4组,各组行不同的治疗。第1组单纯切除肿瘤,不做免疫治疗;第Ⅱ组切除肿瘤,用新型细胞瘤苗进行免疫治疗;第Ⅲ组不切除肿瘤,用新型瘤苗进行免疫治疗;第Ⅳ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开腹、关腹。第28天处死各组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血清中IL-10和IFN-γ的水平;取脾用FACS检测CD4/CD8 和 IFN-γ/IL-10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各组所余小鼠继续饲养,鹏存活期。结果第腴血清IFN-γ的水平较其余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 IL-10的水平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1);CD8+/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 CD8+/IL-10+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CD4+/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靴各组(p<0.01);CD4+/IL-10+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同时,第Ⅱ组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亦有明显延长。各组肺或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同系肿瘤细胞瘤苗可激发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8和TNF-α在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PV肠炎患儿急性期大便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二者迅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中重症组大例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且大便IL-8水平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8和TNF  相似文献   

1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3名对照组和129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及TNF-α水平含量。结果表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肝炎组(P〈0.01),各类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ALT、TBil均呈明显正相关;各类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患者五项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  王艾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1-362
对35例食管癌(EC)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外周血诱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C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多(P<0.06),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sIL-2R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诱生IFN-γ降低(P<0.05);血浆TNF-α升高。表明,上述指标对判断、分析E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病变程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地鼠肺进行灌洗,利用灌洗液分离纯化出肺泡巨噬细胞(AM),并进行培养。脂多糖(LPS)刺激后,分 别加入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和一氧化氮(NO)供体,观察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探讨NO 对TNF-α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LPS刺激AM使NO和TNF-α含量均增加(P<0.01),特异性iNOS抑制剂使活化 的AM分泌产生TNF-α上调,NO供体可显著抑制TNF-α的释放。不同的NO抑制剂和NO供体使NO和TNF-α含 量变化不同。提示 NO和 TNF-α是 AM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 NO对 TNF-α存在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观察了大鼠失血性休克(HS)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及其细胞来源,并结合休克后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变化,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LPS后90min,HS+LPS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较HS组高20倍(P<0.01),LPS组高2.7倍(P<0.05);休克和复苏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明显受抑,而肝Kupfer's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却明显增强;休克后不仅肝组织内LBPmRNA表达增多,肺、肾组织内LBPmRNA也相继表达增加。研究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能显著增敏内毒素诱导TNFα的产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组织内LBP表达上调有关,组织巨噬细胞群(如Kupfer细胞)可能是休克后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机体炎症与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RA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为了探讨RA患者TNF-α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析了30例RA患者关节腔滑液及血清中TNF-a水平。30例RA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结果显示RA患者滑液及血清中TNF-a含量分别为19.85±6.06ng/ml及8.48±2.35ng/ml,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含量为2.42±0.79ng/ml,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实验中发现滑液中TNF-a的个体差异很大,30例中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