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儿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的pPNET的MSCT表现.结果 8例巨大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其中3例表现为骨质放射状增生伴局部骨质破坏,其中2例位于胸壁,1例位于肩胛骨;5例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位于后纵隔、1例发生于副鼻窦、1例发生在腰椎和1例发生在骶椎.3例为未伴骨破坏的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发生于腹膜后,1例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内.除发生在皮下脂肪层内病灶较小者,其余病灶都较大,平均直径为8 cm.软组织肿块以压迫推移邻近组织的方式生长.瘤体内钙化少见.结论 pPNET的MSCT典型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骨质破坏,增强呈均匀或非均匀的团絮状强化,大血管穿行于瘤体内较少见.有一定的特点,需与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MSCT能较好显示病变内部结构,血供状况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术前分期、手术方案的确定、有无远处转移和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11例pPNET中9例行CT检查,2例行脊柱MRI检查。结果 11例病灶中1例位于鼻腔,4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2例位于脊柱。9例软组织pPNET表现为较大且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的溶骨性破坏。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中等程度以上不均匀强化。双期扫描动脉期多数肿瘤内见细小供血动脉,静脉期肿瘤持续性强化且密度趋向均匀。2例脊柱pPNE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包绕椎体并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且不均匀。结论 pPNET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pPNET 9例.CT检查6例,其中4例增强扫描;MRI平扫 增强检查3例;超声检查4例,分析pPNE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发生于后胸壁2例,腰骶部、肩胛骨、鞍结节、鼻腔、颈部、右上臂及卵巢各1例.pPNET多表现为较大实体软组织肿块,成分混杂,血供相对较丰富,呈不均匀性强化;起源骨组织者以溶骨破坏为主,周围见明显软组织肿块;起源于胸壁pPNET常伴有胸膜侵犯及邻近肋骨骨质的破坏.结论: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显示pPNET大小、范围及其毗邻关系,对于青少年出现溶骨性破坏伴较大软组织肿块或软组织内见较大异质性肿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定性诊断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PNET)的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理、免疫组化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证实的15例pPNET的CT表现。4例行CT平扫检查,其余11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5例pPNET分别位于胸壁(4例)、腹腔(2例)、腹膜后(2例)、颈部(1例)、肩部(1例)、腹股沟(1例),胫骨近端(1例)、骶髂骨(1例)、脊柱旁(2例),11例软组织pPNET的CT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多伴坏死、囊变,1例伴有点状钙化,1例伴有瘤骨,增强后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双期扫描中)2例病灶门脉期持续强化;4例骨或椎旁pPNET主要表现为较大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2例病变由椎间孔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1例可见瘤骨,1例可见骨膜反应,增强后中度以上不均质强化,15例病变中2例伴肝脏转移,2例伴肺转移,1例伴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标记物中阳性表达前三位的由高到低依次为:Vimentin、CD99、Syn。结论 pPNET的CT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血供情况,明确肿瘤的范围、毗邻结构的侵犯情况,判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疗效,最终确诊须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复习12例周围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搜集经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骨与软组织pPNET12例,平均年龄23.8岁,9例〈30岁。12例均摄有X线片,10例行多层螺旋CT,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12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特点。结果pPNET发病年龄较轻,患者临床症状重。10例X线片可见溶骨性改变。6例软组织pPNETCT显示病灶侵犯并包绕周围相邻的血管神经间隙,邻近骨被包埋或破坏。6例发生于骨的pPNE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到骨膜反应及瘤骨或钙化。病变于MR T1WI上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6例原发于骨的pPNET,MRI显示软组织肿块巨大,边界不清。3例呈多椎体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并沿硬膜外和韧带下跨节段浸润。2例发生于椎管内的pPNET沿脊神经蔓延,但其对邻近结构有明显的侵蚀破坏。CT及MR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2例均有CD99(+)、波形蛋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嗜铬粒A、神经丝等高表达。结论pPNET具有一定临床和影像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讨论其影像学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FH 26例,男15例,女11例,40岁21例,占80.77%。病史3个月~5年。7例摄有X线平片。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8例。MR平扫15例,增强扫描8例。病灶大多位于大腿、小腿、前臂和臀部。23例位于深部软组织,3例位于表浅软组织。结果:21例(80.77%)呈不规则长圆形或长条形软组织肿块,直径5cm。3例X线平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侵蚀性破坏,2例伴有骨膜增生。CT平扫多呈等、低或略低密度,仅1例高密度。CT增强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均不清,累及邻近肌肉。CT上2个病灶内可见弧形钙化,其病灶直径均5.0cm。13例可见邻近骨骼破坏或骨膜增生。MR平扫15例,T1WI多呈等或低信号,合并出血4例。T2WI多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0例病灶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MR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边界清楚,邻近肌肉受压推移,12例边界不清,邻近肌肉侵犯。6例可见邻近骨骼受侵。结论:发生于中老年人,位于下肢、前臂深部软组织的巨大肿块,尤其是呈长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长条状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伴有邻近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者,应首先考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7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 17例pPNET男女比例相当,男8例,女9例,年龄4~74岁,中位年龄18岁;临床表现局部疼痛,位于浅表者触及包块,局部功能活动受限,少数肢体感觉障碍.发病部位分别位于鼻咽部1例、纵隔2例、肩胛区3例、腹部1例、肾脏1例、耻骨2例、髂骨1例、椎管内及股骨各3例.软组织pPNET的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伴坏死、囊变,无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骨pPNET的MRI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发生于椎管内的pPNET的MRI表现为与脊髓分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肿块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改变,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改变,脂肪抑制呈高信号.结论 外周型PNET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其临床发病具有一定特点,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可提出诊断.CT和MRI检查在鉴别诊断、制定手术计划、评判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肋骨软骨肉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肋骨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5例肿瘤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8例均行MSCT平扫,7例肿瘤见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肿瘤内出现不规则钙化; 4例肿瘤边缘见断续骨包壳影。4例行MSCT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均呈轻度强化,3例肿块内呈条索状、小网格状轻度延时强化,另1例肿块内未见强化。结论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或肿块内不规则钙化或骨化是肋骨软骨肉瘤的重要CT表现,MSCT对肋骨软骨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skin瘤的MSCT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1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Askin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分析Askin瘤的MSCT及临床特征.结果 12例Askin瘤患者,7例病灶位于胸壁;7例以发现迅速增大的疼痛性肿块就诊(58.3%,7/12);9例行手术切除及术后放化疗,随访1年内6例复发或转移(66.7%,6/9).Askin瘤MSCT表现多为胸肺交界区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直径2.0~13.0 cm,密度不均匀,11例囊变(91.7%,11/12),1例钙化(8.3%,1/12),边缘不清(100%,12/12),增强扫描多呈中度以上不均匀明显强化(100%,12/12),其中侵犯胸膜并向外生长11例(91.7%,11/12),9例伴有胸水(75.0%,9/12),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8.3%,1/12),4例伴有邻近肋骨或脊柱骨质破坏(33.3%,4/12).结论 Askin瘤多表现为胸肺交界区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短期迅速增大,肿块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钙化及邻近淋巴结转移少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发病部位均在右侧胸壁,呈孤立型肿块7例,弥漫型肿块1例。1例位于脊柱旁;7例位于肋缘或肋间,其中2例位于胸壁皮下软组织内,查体胸壁上可触及明显肿物,5例位于肋内侧缘,均对肺组织造成不同程度压迫。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密度低于邻近肌肉组织,边缘清晰,平均大小4.3 cm×3.9 cm,平均CT值14 HU,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平均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18、27 HU。3例伴囊性变,1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2例伴胸水。肿块直径5 cm 3例,邻近肋骨均受压变扁,其中1例呈弥漫型分布者邻近肋骨有骨质破坏,提示恶变。结论 :胸壁神经鞘瘤发病率低,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确诊还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的影像学资料.9例行CT扫描,4例行MR扫描,其中1例行DSA检查.结果:胸壁软组织5例,右肺下叶1例,肱骨2例,股骨1例,胫骨1例,脊椎2例.胸壁软组织的pPNETs CT平扫表现为大而边界欠清的软组织肿块,内见坏死,无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右肺下叶的pPNETs CT平扫表现为分叶状肿块,内见少量出血,边界清晰,增强后明显强化.长骨pPNETs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无钙化,无骨膜反应.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脊椎pPNETs表现为椎体或附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不累及椎间盘,其中1例骶骨pPNETs DSA检查示肿瘤由髂内动脉供血和大量新生血管.结论:CT和MRI均能很好地显示pPNETs的内部结构、病变范围、有无侵犯毗邻组织器官或远处转移.DSA可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和反映新生肿瘤血管丰富的特点,可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方法.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7例中6例有X线检查、2例有CT检查、4例有MR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X线片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病变区存在骨质硬化,5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均未见骨膜反应。2例CT像上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合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软组织内未见钙化或骨化。MRI检查4例中有3例病变在T1WI呈中等信号,1例在T1WI呈低信号,4例在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均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有囊变坏死区。结论影像学上骨内病变呈溶骨性破坏,可伴有病变区的骨质硬化而一般无骨膜反应,并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者应考虑到pPNET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Eighteen cases of osteogenic sarcoma of the long bones in the extremiti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pathological basis of the X-ray signs was explain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solitary calcific shadow appearing near the knee joint in young individuals should alert the radiologist to the possibility of osteogenic sarcoma. The X-ray findings of osteogenic sarcoma were characterized by dissociation of osteolysis from ossification. Simultaneous bony destruc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rtex was one of the patterns of erosive bone destruction in osteogenic sarcoma.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bony spicul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 tissue mass and subcutaneous fat layer and that between osteomyelitis and the subcutaneous fat layer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中,蜂窝织炎1例,CT表现为皮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软组织脓肿6例,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脓性肌炎1例,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边缘强化.脓毒性关节炎4例,其中膝关节病变3例,髋关节病变1例;X线平片示骨质破坏2例,正常2例;CT表现为骨质破坏3例,关节腔积液4例.骨髓炎9例,其中骨结核8例,包括椎体病变6例,X线和CT的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肋骨病变3例,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髂骨、骶骼关节病变1例,X线和CT表现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例,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结论 软组织和骨骼感染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ON)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结果:13例患者中,8例行CT平扫,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瘤体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中病灶局限于鼻腔者4例;有上颌骨、筛骨、鼻中隔或颅底骨质破坏者9例(69.23%);其中2例侵及同侧的前颅窝(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鼻腔中上部肿物,MRI显示内部信号不均匀,而CT显示密度大都较均匀,且增强有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有破坏,甚至病灶自鼻腔延续至前颅窝者,呈"蘑菇"状,应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s CT表现。结果:5例发生在骨骼的pPNETs,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硬化和瘤骨形成;软组织肿块的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1例放疗后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缩小。1例发生在右胸腔的pPNETs(Askin瘤),CT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侵犯纵隔,密度不均匀,有中度不均匀强化,周围骨骼无破坏。手术切除后4个月,在右胸壁再发密度均匀的小肿块,有中度均匀强化。结论:pPNETs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但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且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判断手术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CT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病灶12例,9例起源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鼻窦腔病灶2例;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现3例,混合表现7例,多数(11/14)密度相对均匀;位于鼻窦腔者骨质破坏明显,2例均可见骨质缺损;位于鼻腔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较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病灶易累及邻近结构,6例鼻翼、鼻背部皮肤肿胀,皮下脂肪层消失,3例颊部软组织肿胀。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10例骨pPNETs的临床和X线、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pPNETs多以局部疼痛(9例)伴肿块(7例)为主诉。X线示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伴有不规则硬化和轻度膨胀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未见异常1例;7例见软组织肿块;均未见骨膜反应。7例CT扫描中,边界不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伴有不规则硬化和轻度膨胀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均有软组织肿块形成,2例伴有细小的点状钙化,均未见骨膜反应;10例MR扫描中,9例在T1WI呈等信号,1例呈中等偏高信号;在T2WI和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8例呈不均匀中、高信号,2例呈均匀高信号;均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4个疗程化疗以后,肿瘤有明显缩小。结论骨pPNETs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明显的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为主要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治疗措施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与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pPNETs的CT和MRI表现。患者发病年龄7~57岁,中位年龄22岁;男11例、女8例。19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13例同时行MR检查。结果 3例病灶位于颅内,7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胸部,4例位于腹部,3例位于脊柱。软组织pPNETs的CT表现为大的、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伴坏死囊变,不伴钙化,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骨pPNETs主要表现为较大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有1例可见瘤骨形成,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在MRSE T1WI上表现为等肌肉信号,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部分病例可见假包膜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肿瘤均表达CD99,并不同程度地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但不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等。结论 pPNETs的CT与MRI缺乏特征性表现,但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腹腔网膜脂肪(PAOF)突入食管裂孔(EH)的上消化道造影(GI)表现。方法收集7例 GI和 MSCT检查发现PAOF突入 EH 患者影像资料,分析 GI表现并与 MSCT对照。结果4例食管下段周围伴较大软组织影,密度浅淡,黏膜相显示食管下段2~4 cm黏膜粗乱,其中1例食管与软组织上缘交界处黏膜线被牵拉吊起;充盈相显示管腔轻度狭窄,管壁软,病变上界可见。3例 His角圆钝,其中1例显示 His角随体位变化。4例 MSCT显示食管下段右旁较大囊状脂肪密度影。3例 GI表现基本正常,其中1例食管膈壶腹持久,MSCT显示食管下段右旁较小囊状脂肪密度影。7例 MSCT多平面重建(MPR)均显示囊状脂肪密度影下部与腹腔脂肪相连,胃左动脉弓状指向或突入 EH。结论食管下段伴较大而密度浅淡软组织影、黏膜和管腔改变轻、病变上缘有分界及 His角圆钝可变为PAOF突入 EH 的 GI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