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星  阮志兵  胡雨 《放射学实践》2021,36(5):691-692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脐周阵发性绞痛1月余,牵扯至左腰背部;外院腹部B超显示脾区低回声团块,左肾结石;上腹部CT 平扫示左脾肾间隙及脾区稍低密度灶,考虑炎性病变;住院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复查CT病灶未见明显改变.门诊以"左脾肾间隙肿块:肿瘤?"收入我院.既往1年前因左肾结石于外院行超声波碎石,3年前背部外伤史并未予以...  相似文献   

2.
3.
<正>病例资料 患者,女,6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胃部不适、恶心伴间断上腹隐痛3天入院,伴反酸、嗳气、腹胀、呕吐及腹泻,经抑酸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体格检查发现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常规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阴性,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阳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左上腹脾胃间隙可见软组织肿块,大小约6.7 cm(上下径)×6.8 cm(左右径)×5.4 cm(前后径),形态尚规则,边界不清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中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行CT和(或)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LGMS的患者资料,女2例,男8例,年龄33~81岁,平均60.2岁;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LGMS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1例位于舌,3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腹壁,1例位于腰臀部,胸壁1例,腹腔2例;病灶最大直径52~277 mm,平均直径约79.6 mm; 7例CT平扫病灶与肌肉密度相比,1例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5例等低混杂密度,以等密度为主;CT增强扫描2例轻中度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MRI平扫与同层肌肉信号相比,T1WI信号不等,3例呈低信号,4例病灶中心T1WI序列上可见“岛屿状”、“溏心鸡蛋”样高信号,病灶边缘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病灶中心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8例病灶边缘均明显不均匀强化,即呈环形强化,...  相似文献   

5.
6.
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无明显诱因消瘦2个月,食欲差,全身乏力,20天前出现腹痛,以下腹及剑突下为著,呈持续性钝痛.CT平扫示胰头钩突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等、低密度,大小约8.0cm×5.3cm,CT值22~53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图1),CT值41~98 HU,延迟期肿块强化程度稍有下降(图2),CT值为46~80 HU,肿块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肿瘤推挤肠系膜上动、静脉,压迫下腔静脉及十二指肠套,肝内外胆管继发轻度扩张,胆囊增大,胰管未见扩张.胰腺穿刺活检取出2条灰黄条索状组织,大小约1.0cm×0.2cm×0.1cm.镜下见癌细胞呈梭形、束状、旋涡状排列(图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部分阳性,Desmin及H-caldesmon灶状阳性,AE1/AE3及S-100个别细胞阳性,CD117、CD34、DOG-1阴性;Ki-67增殖细胞指数>35%.病理诊断:胰腺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影像特点及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LGMS的X线、CT、MRI表现.单种方法检查中,行X线平片检查1例,行CT及MRI检查各2例;3例行2种方法检查.结果 8例LGMS中,5例发生于软组织,3例发生在长骨;发生于软组织者,在CT上2例边界较清晰,2例可见大量不规则钙化影,3例行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仅有1例行静脉期扫描,肿瘤强化程度进一步增高,1例出现双肺转移,在MRI上,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强化明显;发生于长骨者,在X线平片上呈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硬化边、钙化及骨膜反应,在MRI上,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以外周强化明显,肿瘤中心区域未见强化.结论 LGMS发病率低,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正>病例资料 患者,女,10岁。全程肉眼血尿1周,无明显诱因,伴尿痛,无尿频、尿急及腹胀、腹痛。查体:双侧肋脊角区对称、无隆起,双肾区未触及肿块,双肾及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无叩击痛,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尿常规:红细胞2873.8/UL。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未见异常。胸片无异常。盆腔CT平扫(图1):膀胱右侧壁及顶壁不均匀增厚,局部见边界清楚的肿物,大小2.4 cm×2.1 cm×2.5 cm, CT值34 HU。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0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不适3年入院。体检:腹平,触诊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痛,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平扫胃底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4.6 cm×3.2 cm,密度不均匀,其中心见较低密度区,CT值8~35 HU,肿块边缘不规则,可见分叶,边界欠清晰(图1)。增强后病灶中度强化,动脉期CT均值67 HU,静脉期CT均值85 HU,其内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与胰尾粘连、分  相似文献   

10.
花焱 《人民军医》2014,(3):319-319
患者女,75岁。因无明显诱因张口受限1年余,右侧颌面区疼痛明显1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牙源性疼痛,给予拔牙治疗,疼痛未缓解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完全张口受限,右侧面颊部可触及质软肿物,有搏动感。CT检查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部I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女各3例,年龄1~61岁,平均35.5岁。5例行CT扫描,其中4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仅行平扫;1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肠系膜4例,横结肠1例,前列腺后方1例。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部分相互融合。4例边界清晰,2例不清晰。病灶最大横径5.3~15.4cm。CT平扫4例密度均匀,1例密度不均匀,CT值25~58HU;增强扫描3例呈明显强化,其中不均匀强化2例,均匀强化1例,1例呈轻度均匀强化,2例强化病灶内及周边可见血管影。1例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中心可见不规则黏液样变性,呈明显短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黏液样变性区无强化。结论 CT、MRI能清楚显示IMT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的CT、MRI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5例ES中,发生于左前臂、左足、右眼眶、左外耳道、左侧阴茎根部各1例.3例行CT扫描,2例呈类圆形,1例呈铸状.1例边界清楚,1例部分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CT平扫密度均不均匀,伴有斑片状低密度区,其中1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1例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1例中度渐进性强化;1例体积较小,密度均匀.其中2例行MRI扫描,T1WI:2例病灶以等信号为主,1例病灶内见稍高信号区;T2WI:2例病灶呈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例病灶内见少量斑片状等或低信号,MRI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内有斑片状坏死区无强化.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阳性率100%(5/5),CK阳性率80%(4/5),EMA阳性率100%(3/3),CD34阳性率50.0% (2/4),HMG45阴性率100%(5/5),S-100阴性率75.0% (3/4),SMA阴性率66.7%(2/3),CD31阴性率50.0%(1/2).结论 ES的CT和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单发或多发,边界不清,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边缘条状或片状强化;MR 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  相似文献   

13.
腮腺病变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腮腺病变影像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29例经CT和MRI检查的腮腺病变,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腮腺疾病影像表现主要分为3类:(1)局限性肿块23例;(2)弥漫性肿块3例,均为恶性肿瘤;(3)弥漫性肿大但非肿块者3例,2例为腮腺炎,1例为腮腺颌面海绵状血管瘤.腮腺局部单发肿块中,良性肿瘤15例,仅1例边缘不清,而4例恶性肿瘤中的3例肿块边缘不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腮腺混合瘤多较大,平均直径4.3 cm,而腺样淋巴瘤平均直径2.3 c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 =2.737,P=0.02).结论 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多数腮腺病变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柱骨尤文肉瘤(Ewing'ssarcoma,ES)的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脊柱骨ES,研究其影像学表现和预后,并与16例非脊柱骨ES比较.结果 10例脊柱骨ES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椎体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侵犯至椎管硬膜外,椎旁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6例肿块内残余骨嵴,T2WI及T1WI呈低信号.4例(占40%)肿块内点状或短线状短T1、长T2弛豫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质呈明显不均匀持续强化.脊柱组骨ES中位生存期较非脊柱组骨ES短(P<0.05).结论 脊柱骨E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但确诊仍然需要组织病理学.脊柱组骨ES相对非脊柱组骨ES体积较小,强化更明显,而预后较非脊柱组骨ES差(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i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IM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61岁,平均49岁。肺部2例,肾脏和脾各1例。术前4例均行CT检查,其中2例仅行CT平扫,另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例肺内IMT CT表现均为孤立性实质性病变,边缘可光滑,亦可不规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中1例病变边缘可见线条状钙化。2例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分别位于肾脏和脾,CT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晰或不清晰,肿块内部出现钙化,增强后病变呈渐进性强化,但强化程度均低于周围正常组织。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肿瘤,CT检查能为临床诊断IMT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epat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HIM T )的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 HIM T的影像表现,其中4例行CT 扫描,3例行MR检查。结果7例7个病灶,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2例;CT 平扫呈低或稍低密度,T1WI为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CT 及MR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轻中度强化4例,不强化1例;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6例,边缘强化1例。结论 HIM T影像表现多样,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有一定特征,但本病少见,确诊尚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7.
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淋巴管瘤,其中行CT检查22例,MRI检查8例,3例经CT增强扫描,2例行MRI增强。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淋巴管瘤19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薄壁肿块,密度均匀;海绵状淋巴管瘤5例,表现为蜂窝状结构,边缘不规则;血管淋巴管瘤3例.可有不均匀强化及“液-液”平面表现。单纯淋巴管瘤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盆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IMT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及MR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密度或信号、形态、边界、转移及侵犯、强化特点.结果 发生于小肠系膜3例,结肠系膜2例,膀胱2例,左腹腔内1例.肿瘤最大径1.7 ~ 13.6 cm.8例均呈等-低密度,1例膀胱IMT边缘见点状、条状钙化影,1例结肠系膜IMT前缘见气体影,1例左腹腔IMT后上缘见囊性低密度影.不规则形6例,椭圆形2例.边界清楚2例,模糊6例.1例小肠系膜IMT在T1WI上呈等-稍高信号,T2 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为明显低信号.增强不均匀明显且持续强化8例,其中3例IMT见多发结节状强化影,1例呈多发环形强化,1例侵犯脾门、胰腺及横结肠,术后发生肝脏转移,门静脉右前上支见负影.结论 小肠及结肠系膜不均匀明显且持续强化的肿块需要考虑IMT可能,但确诊有赖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组织病理联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8例中普通型4例,间质型2例,透明细胞型和黏液型各1例;7例髓内型,1例皮质旁型。病灶均单发,累及胸椎3例(T4、T5和T11~12),骶椎3例(S1~3),腰椎和颈椎各1例。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7例病灶内见环状或弧线样软骨基质钙化。3例T2WI上见分叶状更高信号区(富水分区)病灶中,2例为传统型,且含MRI液-液平面,病理证实瘤灶内有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另1例为透明细胞型,病理显示富含透明软骨成分;此两型共5例,其中4例MRI呈线样或分隔样强化。黏液型病灶MRI信号混杂,但较传统型和透明细胞型信号相对均匀;除钙化区域外,瘤体呈弥漫强化。2例间质型病灶均表现为明显软组织肿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不同影像学表现可提示不同病理类型。熟悉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理类型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及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