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出血热病毒,患者感染后表现为发热、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010年-2016年10月全国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平均病死率为5.3%,其中危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及早诊断,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对症支持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本文就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展开综述,以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o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方法检测SFTS患者血液、排泄物中的SFTSV RNA。【结果】共43例患者,均为农民,其中男20例,女23例。大多数病例没有蜱叮咬史,但发病前2周均有树木、草丛等野外活动史或田间劳动史。主要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乏力、纳差、头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咽痛、腹痛、腹泻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蛋白尿、血尿。39例患者血液标本SFTSV RNA检测阳性(90.70%)。所有病例的尿液、粪便、咽拭子标本未检测到SFTSV RNA。【结论】SFTS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患者血液中有SFTSV RNA存在;排泄物中虽未检测出SFTSV RNA,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的感染性疾病,2009年在中国大陆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流行并传播,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陆续有类似疫情报道,已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该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率达10%。目前已经证实其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所致。SFTSV的基因组由大(L)、中(M)、小(S) 3 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为更详细地了解SFTSV,本文针对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疑难病杂志》2019,(7)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收治SFTS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60~69岁最多(35.00%),男性多于女性(23∶17)。患者多于8~9月发病。有明确蜱虫叮咬史15例(37.50%),有明确田间或野外作业史者30例(75.00%)。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主要体征为淋巴结肿大,皮肤瘀点瘀斑,部分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为WBC、PLT减低,肝功能ALT、AST升高,心肌酶谱CK、CK-MB、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升高。胰腺受累以血脂肪酶升高为主。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钾血症及低钠血症。铁蛋白增高36例(90.00%),降钙素原均轻度升高。经治疗后恢复正常35例(87.5%),昏迷状态自动出院5例(12.5%)。结论有蜱虫叮咬史及野外作业史人群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易感人群,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多脏器功能受损。早期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在皖西高发地区一般人群布尼亚病毒(SFTSV)IgG抗体阳性率,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报告病例数进行排序,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 126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集血液标本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SFTSV-IgG抗体,分析发病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SFTSV-IgG总抗体阳性率4. 66%.不同行政村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 28,P<0. 01),SFTSV血清阳性数和SFTS发病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 =11. 51,P<0.01),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TSV-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波浪式的上升,从事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21,P=0.01).结论 一般人群对SFTSV普遍易感,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方法 搜集2014—2015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山东省74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该病多发生于居住在山地丘陵地带的中老年农村居民,部分患者有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以发热伴全身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肺炎、消化道出血、多器官损害等。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46例临床治愈出院,12例住院期间死亡。1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其间13例死亡。 结论 SFTS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应加强防病意识,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养殖业的兴起,新的病种也不断出现,近几年出现一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疾病。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有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患者有头痛,肌肉酸痛,表情淡漠,嗜睡,肢体抖动,抽搐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脉缓。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半数以上病例尿常规:尿蛋白(+~+++);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肝功:转氨酶轻度升高;有的患者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血清中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5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等资料.结果 253例患者以从事农业生产的成年农民为主,多在5~10月发病,部分有蜱叮咬史,高度可疑可有人传人形式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乏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感染中毒症状,主要体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实验室检查主要是WBC、PLT降低,蛋白尿、血尿,ALT、AST、CK、LDH升高.抗生素的选择以多西环素为基础,加强对症、支持治疗.215例治愈,死亡36例,2例未能取得联系;年龄偏大、既往有基础疾病、发病后未及时诊治和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病情多较重,病死率较高.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新发现的感染病,易被误诊,二者在临床上难以鉴别,提高该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隔离和防护措施,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临床特征。方法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RT-PCR法和序列分析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且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检测均阳性,8例患者特异性血清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均有发热症状,外周血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均有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转氨酶或乳酸脱氢酶的升高,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经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及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 17例SFTS患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高峰在6~8月份;危重型9例,普通型8例。死亡6例(均为危重型),病死率为35.29%。SFT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及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死亡患者主要为高龄合并有基础病、高热、血小板下降明显者,病程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SFT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高龄、血小板迅速下降、存在基础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重型患者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宜兴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人和动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血清感染状况,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将有丘陵山区的5个乡镇设立为监测地区,监测地区的医院及市级综合性医院为哨点医院,采集病人的血清作核酸PCR检测及序列测定分析,采集健康人群与动物血清运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SFTSV总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SFTSV总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两年共监测报告确诊病例5例,调查健康人群866人,SFTSV总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0.23%。采集5种动物血清215份,SFTSV总抗体阳性6份,总阳性率2.79%。结论宜兴市丘陵山区存在SFTSV的流行,应加强对该病的识别、救治及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感染所致,该新病毒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地区流行传播,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平均病死率约10%,陆续地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有类似疫情报道。该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厌食、肌肉痛、寒战、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SFTSV的基因组由大(L)、 中(M)、 小(S) 3 个单股负链 RNA片段组成。为更详细地了解SFTSV,本文针对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早期检测方法和临床诊断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我国2009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蜱虫是其重要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野生动物和家畜均存在自然感染。α/β干扰素受体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SFTSV的动物感染及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为SFTSV自然流行的控制以及动物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报告的现住址为六安市的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病例的三间分布、聚集性疫情、死亡病例、暴露史和就诊情况特征.结果 5年间累计报告病例186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4.8%,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5-9月为高发季节.< 50岁人群报告发病率(0.80/10万)低于≥50岁人群(10.18/10万),两组人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金寨县和霍山县是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3.3/10万和2.2/10万.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敏感性低,病例多次就诊现象普遍.死亡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为67岁(范围48~77岁).57例个案中,明确有蜱虫叮咬的占12.3%(7/57),首次在村卫生室就诊的占40.4%(23/57).结论 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逐年增加,可能自然疫源地已形成,50岁以上农民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