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胆脂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薇  廖玲  唐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29-1230
目的:探讨颅内胆脂瘤的临床表现和CT、MRI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内胆脂瘤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生在桥脑小脑角区25例,鞍区7例,脑室系统、枕叶各3例,小脑半球、颞叶各2例。结论:CT、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生长特点及CT、MRI特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脂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胆脂瘤7例,对比CT和MRI的表现。结果:病灶多位于鞍区和后颅窝的桥小脑角区。结论:CT、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结合临床及好发部位、CT、MRI特点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结果: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1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8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干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40%)和脑膜瘤(21.5%)。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不同特点,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珐: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脂瘤的MRI表现,7例均为脑外型,其中6例胆脂瘤位于桥小脑角区,l例胆脂瘤位于脊髓内.结果:先天性胆脂瘤的绝大多数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且病灶具有“见缝就钻”的特点。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但如合并感染可有轻度强化。结论:MRI的表现及特殊序列FLAIR、SPIR像的相互补充应用对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薇 《华夏医学》2008,21(1):96-97
目的:通过对颅内胆脂瘤的好发部位、生长特点、临床表现及CT所见的分析、复习,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的CT表现。结果:发生在桥脑小脑角区16例,鞍区6例,脑室系统3例,小脑半球、颞叶、枕叶各2例。结论:CT在诊断颅内胆脂瘤中意义重大,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其好发部位、生长特点及CT所见,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深对非典型颅内胆脂瘤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非典型颅内胆脂瘤MRI影像资料。结果患者1,枕骨大孔区延髓右前方见大小约4.0 cm×2.3 cm×1.2 cm短T1、长T2信号;患者2,延髓前方见大小约2.8 cm×1.9 cm×1.6 cm等长T1、长T2信号,2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胆脂瘤。结论非典型颅内胆脂瘤MRI影像表现多样,MRI可提供正确诊断依据,要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PA)肿瘤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侧桥小脑角区肿瘤30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听神经瘤17例,三叉神经瘤7例,脑膜瘤3例,表皮样囊肿3例.根据解剖部位、肿瘤病变特征和MRI信号特点,能对大多数桥小脑角区肿瘤进行定性诊断.结论:桥小脑角区肿瘤中以听神经瘤最多见,MRI能对CPA区肿瘤作出较好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和CT表现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MRI和CT表现和特征。结果:左侧桥脑小脑角区15例,右侧21例。其中听神经瘤22例,脑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胆脂瘤)4例,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及胶质瘤各1例。结论:MRI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检查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在鉴别肿瘤的类型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采用T1-SE序列,T2-FSE序列,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T1WI,必要时矢状面T2WI,其中28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23例听神经瘤中16例听神经增粗并向内耳道延伸,为听神经瘤的典型征象:4例三叉神经瘤均跨中、后颅窝生长呈哑铃状:3例脑膜瘤中1例增强后出现“脑膜尾征”;1例室管膜瘤呈类圆形,与第四脑室出口关系密切;1例蛛网膜囊肿边缘光滑,信号类似脑脊液;1例胆脂瘤边缘光滑,信号均匀,沿桥脑池生长;1例海绵状血管瘤无典型征象。3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1.2%。结论 MRI是桥小角区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 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1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 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51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年龄2岁~89岁,平均年龄48.8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56例,全部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本组56例中听神经瘤38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5例,胆脂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肿瘤在CT上多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在MRI中T1WI上多呈低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MRI对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表现,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总结MRI表现及特征。结果:100例病人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12~72岁,平均55.47±9.68岁,左侧桥小脑角区36例,右侧64例。听神经瘤38例,含双侧发病的神经纤维瘤病Ⅱ型5例;表皮样囊肿28例;脑膜瘤20例;蛛网膜囊肿8例;三叉神经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MRI在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1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诊断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27例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的病史资料,其中后组颅神经鞘瘤9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脑膜瘤4例,胆脂瘤4例,蛛网膜囊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恶性肿瘤3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诊断和手术径路根据术前MRI检查结果确定.结果 所有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中2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1例胆脂瘤复发.结论 MRI对桥小脑角病变具有诊断价值,根据术前MRI结果选取手术径路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20例,其中: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5例,Rathke囊肿2例,脑膜瘤1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鞍区肿瘤有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好发部位以及好发年龄,MRI图像也有其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 MRI的多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参数成像,能显示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后颅窝肿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6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48例行增强扫描.其中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临床影像诊断.结果:听神经瘤17例,脑膜瘤10例,胶质瘤8例,转移瘤5例,髓母细胞瘤5例,三叉神经瘤4例,室管膜瘤4例,胆脂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颈静脉体瘤1例.结论:后颅窝肿瘤有其好发部位,MRI可显示各种肿瘤的不同特征,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准确率,是诊断后颅窝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增强扫描能提高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33例后颅窝肿瘤的CT或MRI特征,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肿瘤中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影像诊断。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8例行MR检查。结果:听神经瘤7例,脑膜瘤4例,Ⅰ级星形细胞瘤3例,Ⅱ级~Ⅲ级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三叉神经瘤、单发脑转移瘤各2例,胆脂瘤及蛛网膜囊肿各1例,以上均为手术病理证实;经临床影像诊断转移瘤4例。结论:后颅窝瘤有其好发部位,CT和MRI可清晰显示后颅窝肿瘤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检出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2例,垂体脓肿2例,错构瘤2例.不同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对诊断有主要价值;病变来源的判断可帮助定性诊断.结论 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定位、定性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颅内胆脂瘤的低磁场MRI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本组13例患者中,年龄11-54岁,扫描序列:SET1WI,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扩散加权像 (DWI),1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 T1WI 6例呈低信号,4例低等信号,3例呈高低信号.T2WI 13例呈高信号且信号密度不均.FLAIR 13例病灶内见多个不规则的等高信号颗粒及乱麻团样稍高信号.DWI 均呈高信号 (均匀或不均匀).12例增强扫描检查,3例边缘轻度强化,9例不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生长特点以及MRI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