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管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胆管损伤再次手术后反复发热、黄疸4年,复发1周"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胆囊息肉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因黄疸再次手术探查诊断为"胆总管误扎损伤",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吻合口放置支撑管半年后拔除.之后反复出现畏寒、发热、黄疸,不伴有腹痛、皮肤瘙痒、白陶土样便.  相似文献   

2.
金承龙  金哲虎 《吉林医学》2009,30(23):3067-3068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因发现右胸腹壁部肿物6年,伴疼痛,并肿物数量逐渐增多于2008年8月就诊。6年前患者发现右胸腹壁可触及黄豆大小肿物,单发,有轻度触痛,因不影响生活而未诊治。近4年右胸腹壁肿物逐渐增多,每处肿物均有触痛。即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林帆  李扬彬 《广东医学》2007,28(5):684-684
患儿,男,4.5岁.左颊部无痛性肿胀4个余月,左侧腮腺区可触及20 mm×30 mm肿块,细颗粒状,质硬,活动欠佳,有轻压痛;腮腺导管分泌正常,面神经功能正常.皮肤无咖啡斑或雀斑,双亲家属无神经纤维瘤病病史,临床诊断为淋巴管瘤.影像资料:外院B超示腮腺实质性低回声包块;MR示左侧腮腺均匀增大,呈皂泡样,弥漫分布多个小囊状等T1,长T2信号,内部间隔粗细不均,呈等T1,等T2信号,腮腺内颈外静脉及下颌后静脉未见明显受压推移或变窄,增强后,囊变部分无强化,其间隔中等程度强化,考虑为腮腺混合瘤.  相似文献   

4.
丛状神经纤维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礼高  刘德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2):156-158,F0004
目的:探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12例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丛状神经纤维瘤一般在儿童期发病,好发头颈部、四肢和躯干.组织学表现为由schwann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构成的丛状结构.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以S-100蛋白阳性为主,vimentin、EMA、NsE或NF散在阳性. 结论:丛状神经纤维瘤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认识有助于排查神经纤维瘤病1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4d,于1996年6月10日入院。入院前4d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及体重明显减轻。直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肋下未及,剑突下稍饱满,拟们及一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AFP<20μg/t,HBsAg(-),肝功能正常。AKP、CEA均为阴性。B超:左肝外叶可见一约65mm×54mm实质强回声包块,边界尚清晰,其内可见不规则片状强回声,其余回声稍低。拟诊:肝癌。CT检查:肝左外叶可见一约65mm×56mm密度欠均匀的略低密度影,边界尚清晰,拟诊:左外…  相似文献   

6.
陈妹琼  李淑英 《安徽医学》2021,42(7):829-830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 15 岁,因间断腹痛1 个月入院.患者自2017年9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右侧腹部为重,呈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外院全腹CT平扫+增强示:沿肠系膜及乙状结肠系膜走行区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影,其内夹杂较多血管影,考虑良性脉管源性占位,血管淋巴管瘤可能.予对症支持治疗后腹痛减轻.于2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5岁,因右耳部长肿物于2007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右耳屏前有约黄豆粒样肿物,压之有疼痛。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以“淋巴结炎”抗炎治疗无效,此后渐增大,张口时轻度疼痛。距就诊前半年以来生长较快,右面部胀感疼痛,张口受限。入院后查体示,右面部隆起畸形,右耳屏前隆起肿物皮肤呈棕色样色素沉着,体积约3.5cm×3.5cm,表面不平,呈结节状,轻度疼痛,右外耳道呈闭锁状,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9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周"于2011年11月1日入院.患者因双膝骨性关节炎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彩超检查示:左肾可见一大小约11.4 cm×7.1 cm低回声实性占位,内有结节样改变,提示:左肾实性占位并轻度积水.患者自诉平素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腹痛、腹泻等其他不适症状.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查体: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双侧肾区无饱满、无隆起,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左上腹部轻度深压痛.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9岁。左耳后肿物4~5年,以耳郭肿物收入院。患者4~5年前左耳后长有肿物,无痛,无耳鸣,听力无异常。未做任何治疗。此间肿物不断增大;近1年,增长较快,触痛,咀嚼食物时,左脸发热变红。查体示双眼虹膜上有栗粒状、棕黄色圆形小结节。左右面部不对称,左侧较长,双侧腋窝各有两个直径约3mm的咖啡色斑,背部有3个直径约2mm的咖啡色斑。专科检查示左耳郭较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7岁。主因左耳前肿物7年入院。于7年前偶尔发现左耳前皮下有一玉米粒大肿物,无明显不适,逐渐增大。查体:左侧腮腺区明显隆起,皮肤正常。皮下可触及3.0cm×2.5cm×2.0cm,表面光滑,活动,中等硬度的无痛性肿物。术中所见:肿物位于腮腺浅叶腺体内,表面有包膜,质韧有弹性。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11.
丛状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仅占所有神经鞘瘤的5%。外阴部位发病尤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外阴丛状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全身多处软组织肿块多年,偶尔疼痛。体检:左侧臂丛神经走行区、左上臂、右背部皮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肾上腺神经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16岁,体检B超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椭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自述无不适感。体检:左肾区轻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各顼指标均正常。MRI平扫:左侧肾上腺区见一稍长T1稍长T2中等信号(与脾脏相比)团块影,边界光整清楚,大小约1.7cm×3.8cm×4.0cm。右侧肾上腺,双侧肾脏及胰腺、脾脏未见异常,腹腔未见腹水及肿大淋巴结(图1-2)。  相似文献   

16.
丛状神经鞘瘤(Plexiform schwannoma,PS)是临床上少见的外周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目前国外仅有50余例文献报道,国内仅有数例.现报道一例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1岁,2008年8月30日来院初诊.患儿3岁时发现右上臂内侧淡褐色斑块,渐长大,有时轻度疼痛,局部无外伤史.关键词:丛状神经鞘瘤;患儿;病理变化分类号:R739.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947(2014)01-0012-01  相似文献   

17.
上肢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岁,主因右上肢肿物半个月于2010年4月入院.骨科检查:全身多处大小不等咖啡斑.右上肢尺侧腋窝至前臂中下段皮下可触及一长条状不规则肿物,部分膨大呈团块状,边缘欠清楚,可左右活动,上下活动度差,无压痛,皮肤无破溃、红肿.右上肢及腕关节、手指活动无明显障碍.彩超检查:于右上肢尺侧自腋窝经肘关节至腕部皮下软组织内沿肌纤维走行可探及实质性低回声,呈长条状,边界清,内回声较均匀,较厚处约30 mm.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病)较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门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是发生于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颈部、四肢、背部、纵膈及腹膜后,多见于成年人,分为局限性神经纤维瘤、丛状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神经纤维瘤三类~([1])。本文通过对1例左下肢局限性神经纤维瘤病例的报道,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该疾病早期诊断及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发现左大腿后侧包块半年余  相似文献   

20.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瘤内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8岁,因全身皮下多发结节30年,腰骶部包块10年、突发增大7d伴无力入院。患者于18岁时发现全身逐渐出现多发皮下小结节,大小不等,活动、无红肿疼痛。同时腰腿部可见片状咖啡斑。随年龄增大结节增大不明显。38岁时劳动中跌倒,腰部摔伤,逐渐局部结节增大至鹅蛋大,其他结节无改变。46岁时腰部再次受伤,局部包块逐渐增至原来的3~4倍大。入院前7 d劳动中跌倒,腰部又次受伤,局部包块于1 d内急速增大,疼痛不明显,局部膨涨感,不能仰卧,觉乏力。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