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91-2391,24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和应该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抑郁指数≥0.5分的入组,并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共入组32例,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7.61%,危险因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病程长,非医疗保险,个性特征等.结论 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个别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减少自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和应该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抑郁指数≥0.5分的入组,并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共入组32例,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7.61%,危险因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病程长,非医疗保险,个性特征等.结论 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个别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减少自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认知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症后抑郁病人的重要性。方法:对入组的89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病人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并对其进行认知性心理护理。结果:经过认知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也明显好转。结论:用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病人进行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付欣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84-8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实施为期8周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和SDS.结果: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过实施8周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30例和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措施)32例,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心理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3.14,P《0.01.结论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针对性焦虑抑郁护理干预实施前后各53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焦虑抑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焦虑抑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病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 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自杀原因。结果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语言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伴发抑郁等是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保护,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率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心理抑郁情绪。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慢性难治性的疾病,当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进而进入恢复期。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作用,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工作。方法:收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90例,进行常规护理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共9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白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患者抑郁情况,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前、后评分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而且能改善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情况,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69名家属进行测评,并对其进行4周(2至4次)的心理行为干预,4周后重新测评.结果: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明显,而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观察组60名患者家属经过4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艺术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艺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团体艺术治疗能减轻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汤兵 《中外医疗》2012,31(30):142-142,144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产生原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有52例SDS指数≥0.5,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占34.67%。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问题应给予充分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 :对 186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的自查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类型及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性格类型和疾病的临床分型等因素相关。 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应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筛选将患有抑郁情绪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相关因素随着自知力的恢复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与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等有关;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D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内心体验而表现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130例和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措施)32例,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心理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3.14,P<0.01。结论: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26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2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年龄、患者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