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果 细菌是通过产生钝化酶、改变靶位蛋白及细胞膜渗透性等耐药.结论 循环使用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可减轻细菌的耐药性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减少新的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克服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解决方向与对策.方法 基于靶位的改变、抗生素的渗透障碍、主动外排系统以及产生导致抗生素失效的酶分析尿液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结果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宏观机制,得出用药方案以及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三个方面并提出了克服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解决方向与对策.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严重滥用,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提出需要更多的抗菌剂及新的治疗方法 来应对愈演愈烈的抗生素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世玲 《河北医学》2013,19(3):434-436
目的:通过对细菌耐药机制的分析,探讨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方法:结合已有文献报道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和方法。结果:细菌的耐药机制分为遗传学机制和生化机制,其耐药性的产生与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膜通透性改变、新靶位的产生和改变等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其滥用,能有效较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耐药性机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如何处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作出综述,旨在控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上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尤其是滥用抗菌药物加快了耐药菌的产生.因此合理与正确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和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的环节.掌握细菌耐药的机制,特别是当前细菌耐药的新动向、新理论,对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也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细菌耐药的监测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董琏珍  沈莉莉 《安庆医学》2000,21(3):137-138
<正> 1.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理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耐药系指药物对某一细菌的药敏高于药物在血或体液内可能达到的浓度,有时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则不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大小如何,仍应判定该菌为耐药。  相似文献   

7.
细菌多重耐药与整合子-基因盒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大难题。修饰酶及灭活酶的产生、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以及利用膜蛋白的缺失与主动外排泵系统过表达来减少抗生素在细胞内的浓度,是细菌的几个重要耐药机制。整合子介导耐药基因在染色体、质粒及转座子之间移动,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是细菌耐药性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医院内菌株(如肠杆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到医院外菌株(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其耐药性从对单种药物耐药发展至多重耐药,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ESBL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1]。病原菌产生耐药的3种主要机制为: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和对膜通透性变化。其中由β-内酰胺酶(ESBL)介导的耐药性发展迅速,几乎每一种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即有新的水解该抗生素的ESBL产生[2]。ESBL的基本概念:由质粒介导的β-内…  相似文献   

9.
细菌耐药性与新抗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及多药耐药细菌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针对细菌产生耐药的各种机制,筛选和研制新型抗耐药细菌药物是战胜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新药研制相关基础研究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加速开发创新药物,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和新耐药细菌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头孢类抗生素广泛应用及不合理应用常引起致病菌谱型的变异和耐药性的产生。1 耐药机制头孢类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主要通过下列途径:(1)阻止抗生素通过细菌外膜进入细胞内:此点除由病原菌加固细胞膜间孔阻止抗生素穿透外,是否还与细菌周围生物  相似文献   

11.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抗菌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为人类健康与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抗生素被长期广泛使用,多种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现象。具有多种耐药机制病原体的出现加剧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困难。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多作用的特点,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明显的耐药性。从中草药中寻找新型抗菌药物已成为解决细菌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就细菌耐药现状以及中药抗常见耐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防止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费用尤为重要,为此,针对临床分离常见菌的耐药性和抗感染治疗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使用,细菌耐药性也日益增长,严重影响了治疗质量,甚至使治疗失败.目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临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及耐药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临床工作中,细菌的耐药现象不仅针对于抗生素治疗,消毒剂相关的耐药菌株在国内外也被相继发现,因此,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受到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相较于抗生素,消毒剂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及判读尚未建立统一标准,同时针对消毒剂与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否存在关联存在不同观点。因此,本文从消毒剂耐药的定义、判读与检测方法入手,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消毒剂耐药及交叉耐药的机制,以期增进人们对消毒剂耐药产生的理解与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标准检测方法的建立,对消毒剂耐药性的判读也将得到完善与统一,其将为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提供更充足的依据与相应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正> 经过多年细菌耐药性敏感试验,发现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即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现就细菌耐药性的机理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天然耐药与获得性耐药两大类,前者耐药又称为固有耐药,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一代与二代头孢菌素皆耐药;链球菌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等等;而后  相似文献   

16.
活血解毒法治疗耐药菌致细菌性肺炎57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1] 。由耐药菌引发的细菌性肺炎常可导致致命的败血症、休克和多脏器衰竭 ,以致死亡[2 ]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 ,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3 ] ,大型医院耐药菌感染率高于小型医院[4 ] 。目前 ,各国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可以治疗耐药菌的抗生素及如何消除耐药菌的耐药性[5] 。但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断变化 ,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远未解决。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了一组由耐药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的发现使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和临床抗菌治疗失败,目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药物耐药性严重地危及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1],我国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等十分普遍,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困难.因此,熟悉各种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正确应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 ,其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使用 ,使患者机体防御屏障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 ,从而增加了患者二重感染的易感性 ,同时也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一些常见的致病菌耐株逐年增加 ,给临床医生应用抗生素的针对性方面带来困难 ,影响医疗质量[1 ,2 ] 。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3] 对于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医疗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1.1 产生灭活酶 ,灭活抗生素 :各种细菌接触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后都能产生 β -内酰胺酶 ,使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结…  相似文献   

20.
抗耐药菌中草药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药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是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产生的越来越严重的难题:普通抗生素难以奏效,虽然万古霉素是MRSA感染的最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已见报道.由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使国内外医药界把注意力转向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如何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抗耐药菌的活性成分引起更多的关注,本文介绍抗耐药菌中草药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