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燕  刘晓丽 《全科护理》2021,19(14):1987-1990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T H A)术后病人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6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THA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THA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THA术后SER总评分为(65.23±8.24)分;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疾病知识水平、家属是否参与监督、社会支持度是影响成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THA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较低,通过加强病人健康锻炼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病人锻炼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病人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天津市红桥医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社会支持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SER)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65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SER得分为(67.94±17.22)分,年龄、经济状况、手术方式、有无锻炼督促者、有无与他人进行锻炼方法交流是影响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不高,应加强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康复训练可及时的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为探讨其重要性,对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得失.结果:1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康复指导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及出院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理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康复训练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THR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途径和方法,并随访3个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自我效能评分、术后1个月及3个月院外随访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THR患者的康复干预,能充分调动其自身潜能,促进其功能恢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1例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1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结果:术后3.5 a随访表明,91例中,2例因髋臼上的松动行髋臼修补,89例髋关节活动良好,生活质量恢复良好,生活均能自理。结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个体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术后一般护理、控制和监测血糖、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2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的发生,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加快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对22例60岁以上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从手术当天至术后两周,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结构式观察提纲和记录提纲,观察并收集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一科2004年10月~2006年5月71例(91个髋关节)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术后前3d,22.5%的患者没有进行锻炼;术后14d内做持续性被动运动、屈髋练习的患者分别占71.8%和81.7%,做肌肉静力性收缩、坐位练习的患者分别占40.8%和81.7%,以上4项锻炼开始时间晚,锻炼方法不规范,坚持时间亦短;单髋置换与双髋置换患者下地行走练习的开始时间分别为术后(6.51±2.90)d和(10.30±3-21)d;功能锻炼过程中,持续性被动运动由护士协助进行,其他锻炼主要由患者家属或护工协助进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实际进行锻炼的人数、次数、时间与方法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保证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康复锻炼,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效果及影响患者自理功能的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受损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术后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予以术后康复,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的恢复情况、术后半年的自理率以及术后1年随访时2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的优良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自理率,实验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实验组的髋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使患者的病情稳定,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实现自理,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6例(45膝),入院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3例(23膝)和对照组13例(22膝),两组患者均采用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自我效能评价,同时运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能充分调动患者自身潜能,增加自信心,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总结56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的评估、术后预防感染、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康复锻炼等,认为加强围术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的临床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深静脉血栓能够导致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肺栓塞以及远端深静脉的功能障碍,因此深静脉血栓出现对于逐渐增多的髋关节置换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筛选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置换前 1 d及置换后的第7天分别进行双下肢的彩超检查,将患者下肢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与临床的可疑因素予以Logistic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在置换后的第7天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16例,其中女性、全身麻醉、双侧髋关节置换、骨水泥的应用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显著因素,其P值〈0.05,能够导致7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呈显著性增加。Logistic非条件多因素的分析中显示性别、肥胖、骨水泥的使用3个因素在老年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出现的风险倍数依次增加达11.398,3.109,8.925;患者血型为O型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则显著降低,在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降低至O.186倍,能够被作为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一项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跨理论模型导向的康复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及3个月时,以及随访期间的康复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康复护理在人工髓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康康复护理在人工髓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在针有性康复护理程序,对34例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功能训练。结果: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21例,生活自理完全独立9例:生活自理大部分独立3例;部分依赖1例;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34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结果 258例患者(74.78%)存在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31.52±4.21)分;家庭关怀度总分(7.29±1.47)分。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亲密度、情感度和合作度可联合解释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22.6%。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发生率较高,家庭关怀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可从家庭关怀角度进行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9.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磨损断裂、骨溶解、复发性脱位等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行全髋关节翻修。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进行翻修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33例患者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假体选择、骨缺损处理及康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髋臼有21例行普通金属杯加内衬置换、8例行大头臼杯置换、4例行聚乙烯臼杯置换。股骨柄有15例行普通柄(11例应用骨水泥固定)置换、18例行加长柄置换(9例应用骨水泥、6例为组合型柄)。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翻修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36.5个月;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假体固定可靠,未再次出现感染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翻修前平均为37.1分,翻修后平均为91.3分。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示,若翻修手术指征正确,骨缺损处理得当,翻修假体选择正确,行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由责任护士到床边通过与患者沟通实施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2次/d,30 min/次。结果干预组36例患者术后3 d能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患者焦虑心理、术后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 d下床活动是可行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早期生活能力和疗效,晚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