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因、出血部位及采取的检查手段、治疗。结果:病因以结肠肿瘤、结肠血管病变、结肠炎症、结肠息肉、结肠憩室最多见,病变部位以右半结肠最多。各种检查阳性率分别为:血管造影65.5%(19/29)、纤维结肠镜58.9%(43/73)、全消化道透视35.4%(6/17)、钡灌肠透视27.7%(10/36)、小肠钡灌21.0%(4/19)。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更重要,各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势,需多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并选择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过去12年该院治疗的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出血原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等。检查方法巾结肠镜使用次数最多,占66%,血管造影阳性率最高达75%。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十分重要,首选结肠镜检查,在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收集我院1992~1995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246例大肠病变统计资料,本文对其诊断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46例大肠病变均为经纤维结肠镜检查(93%到达回盲部)并进行病理活俭确诊。男129例,女117例,年龄为9~79岁。炎性肠病150例占61%(其中慢性结肠炎141例)。大肠癌54例占21.9%(其中远瑞大肠癌51例包括直肠癌29例),大肠息肉42例占17.1%(单发30例,多发12例),见附表。2讨论本组病例中,以炎性肠病最多(其中94%为慢性结肠炎)占61%;大肠癌次之占21.9%;大肠息肉占17.1%,较陈丽菱等报告的14.1%和耿引风等报告…  相似文献   

4.
下消化道出血在病因和定位诊断上比上消化道出血困难,X线检查不易明确诊断,采用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纤结镜)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阳性率。我院从1983年1月~1995年12月用OLYMPUSCFLB3R及301型纤结锐对726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6例中,男性432例(59.5%),女性294例(40.5%),年龄11岁~86岁,其中20岁以下26人(.6%),ZI~39岁307人(42%),4O~59岁318人(44%),60岁以上75人(10%)。检查距出血时间短者3天,长者6年。临床表现以下腹隐痛、里急后重、便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结肠镜对儿科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患儿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92.1%)患儿在内镜下明确诊断,其中结肠息肉63例(33.3%),慢性结肠肠炎48例(25.4%),肛周疾病17例(9.0%),炎症性肠病及其它病变共46例(24.3%)。经内镜高频电凝圈套器摘除肠息肉63例(81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率高,是诊疗小儿下消化道疾病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结肠镜检查在急性结直肠出血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而行急诊结肠镜检查的28例患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以结直肠出血为主;病因复杂,以细菌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血管畸形等较常见。结论:急诊结肠镜检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局灶性病变可进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及结肠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锐  张桂霞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1):103-104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与结肠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102例临床及结肠镜检查情况。结果轻度50例(49.0%),中度34例(33.3%),重度18例(17.7%)结肠镜下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8例、29例、55例,以慢性复发型最多占53.9(55/102),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两性占87.2%(89/102),重度UC全结肠者占55.4%,重度UC中66.3%为结肠镜下Ⅲ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严重程度与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分级及病变范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嘉兴地区1793例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2年间经结肠镜检查的 1 793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 :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是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的 3种常见病因。有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3 .40± 2 .31 )d ,无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1 1 .61± 4 .50 )d ,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肠息肉 (尤其多发性息肉 )与大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是本地区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检出率高的重要原因。若无禁忌症 ,出血后 3d天内应行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在本地区高发 ,易恶变 ,应高度重视 ,积极诊断和及时切除是预防其恶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将332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男210例,女122例),分为儿童组31例(9.34%),青年组101例(30.42%),中年组114例(34.64%),老年组86例(25.90%)。其中289例经肠镜检查,43例经钡灌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或手术探查。结果 289例经肠镜检查的病人均确诊;43例经钡灌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或手术探查的病人,32例(74.42%)明确了诊断。本组资料表明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大肠癌(25.30%)、息肉(19、90%)、肛周病变(18.63%)、、结肠炎(17.17%),憩室(3.61%)等;息肉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痔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大肠癌在中年组、老年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果酱色或咖啡色血便多来自小肠及右半结肠,暗红色血便来自左半结肠。结论 大肠癌、息肉、肛周病变、结肠炎和路室等疾病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年龄及性别与病因相关;便血的颜色与病变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急诊结肠镜检查在老年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2月233例行急诊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程度分为轻度组(105例)、中度组(108例)及重度组(20例)。均行急诊结肠镜检查,根据内镜下情况行内镜下治疗及下一步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233例患者急诊结肠镜检查到达回盲部220例(94.4%),发现病灶212处,活动性出血灶173处。活动性出血灶发现率:轻度出血组61.90%、中度出血组82.07%、重度出血组95.00%。出血病因以结肠癌最多(42.92%),其次为结肠息肉、缺血性肠炎、结肠炎等。中、重度出血组缺血性肠炎及结肠息肉的比例较高。常规口服泻药与清洁灌肠做肠道准备进行急诊肠镜检查,结肠镜完成率无差异。部分病例行内镜下治疗,包括病变部位喷洒止血药物、电凝、微波、钛夹止血、黏膜下注射及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息肉治疗等。结论急诊结肠镜对老年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中、重度出血的早期病因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