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儿茶酚胺测定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 1999年 ,我们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了 2 5例正常人、经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 (PHEO) 14例 ,高血压 37例及 2 1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 2 4 h尿儿茶酚胺 (UCA)水平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 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11~ 5 6岁 ,均来自门诊健康体检者。PHEO组 14例 ,男9例 ,女 5例 ,年龄 17~ 6 4岁 ;高血压组 37例 ,男 2 0例 ,女17例 ,年龄 2 3~ 74岁 ;皮质醇增多症组 2 1例 ,男 9例 ,女12例 ,年龄 17~ 72岁 ,均为我院收治的病人。1.2 方法1.2 .1 标本采集 :留取早上 7:0 0时至次晨 7:0 0的…  相似文献   

2.
尿儿茶酚胺测定早期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文  杨世杰 《吉林医学》1995,16(4):197-198
为了达到早期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及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测定尿中儿茶酚胺水平。其结果表明:所有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尿中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儿茶酚胺水平与肿瘤大小无关。术后测定尿中儿茶酚胺水平可以明确有无残存的肿瘤存在。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三例嗜铬细胞瘤所致儿茶酚胺性心肌病的尸检例。总结了本病临床病理的特点,并就本病的心肌受累部位、病变性质、发生机制、心肌病变与嗜铬细胞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嗜铬细胞瘤所致儿茶酚胺性心肌病的病变程度与嗜铬细胞瘤的体积无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萧杏贤  尹松梅 《中外医疗》2013,32(14):94-94,96
儿茶酚胺心肌病是由于分泌儿茶酚胺的病灶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的心肌损害。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出血,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渗出,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本文报道嗜铬细胞瘤致儿茶酚胺心肌病1例,经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5.
6.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 ,通过病史、临床与生化检查 ,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 ,CT检查的目的是提供定位诊断并鉴别良恶性病变。本文对我院 1993— 2 0 0 0年收治的 11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CT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35~ 71岁。均有高血压病 ,3例为阵发性高血压 ,8例为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 ,其中 2例伴有代谢紊乱 ,曾被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所有病例测定 2 4h尿 3-甲基 - 4-羟基苦杏仁酸 (VMA) ,8例明显升高。 5例行酚妥拉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18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7例(94.44%),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5.56%);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13例(72.22%),伴有代谢紊乱12例(66.67%),伴发神经纤维瘤病Ⅰ型2例(11.11%);13例行血、尿儿茶酚胺检查皆有异常(分别为84.62%、92.31%),CT检查阳性18例(100%)。术后血压恢复正常16例(88.89%)。结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根治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作者对30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15例、膀胱10例、肾门4例、纵隔1例。术前23例行24h尿VMA测定(15~98mg)均高于正常值;20例行B超均获正确定位;10例行CT扫描,6例获正确定位;10例行膀胱镜检查,1例肿块呈球状元蒂,9例呈菜花样带蒂。提示:术前行24hVMA测定对该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定位诊断首选B超。  相似文献   

10.
11.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程序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48例嗜铬细胞瘤进行病理研究,结果显示肾上腺外恶性嗜铬细胞瘤发生率高于肾上腺。良性35例,恶性13例,切片中均见瘤细胞胞浆内有大量黄绿色的微细的嗜铬颗粒。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描述3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麻醉管理,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讨论。结果3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在全麻下切除嗜铬细胞瘤后,均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术后为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均使用了大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切除嗜铬细胞瘤后持续性低血压的重要因素。术前仔细评估心脏功能对于术中麻醉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并作文献复习。作者提出,该病临床特点是以儿茶酚胺增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伴局部浸润和转移。须结合临床和病理方能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和化疗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影像学与各种内分泌学检查。结果 各种检查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CT100%、B超95%,IVP30%;CA(儿茶酚胺)定量90%,VMA(香草扁桃酸)85.6%,CA定性37.5%,酚妥拉明试验70%,结论 肾上腺B超、CT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IVP对嗜铬细胞瘤定位性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3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51例嗜铬细胞瘤患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嗜铬细胞瘤以女性多见,多发于30-55岁之间,临床上并非均有儿茶酚胺增多的表现,CT表现为肾上腺区或肾上腺外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可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影;增强后以肿瘤边缘强化明显,亦可表现为瘤内分隔样强化;肿瘤大多与临近脏器分界清楚。结论 充分认识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多样性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起源于全身的嗜铬组织,最常见部位是肾上腺髓质、副交感神经节[1],其特征是可持续或间断分泌过量的一种或多种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及其不活跃的代谢物,导致血压持续性或阵发性升高、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及代谢紊乱等临床表现[2].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是胸痛,患者还可出现...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69例临床分析王新生刘勇李延江申东亮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功能性肿瘤,临床症状多样,如能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绝大部分预后良好,否则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自1970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74例,现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9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